关于柳树的散文_描述柳树的散文
冬天,柳树变得光秃秃的,任由风欺雪压,柳树姑娘依然笑傲东风,无所畏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柳树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柳树的散文:校园里的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校园里的杨柳以其欣喜的羞涩的舞姿迎来了整个春天!
经过了一个严冬的沉思,跨过了冰霜的洗涤,春天不知不觉姗姗来迟。阳春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站在春暖花开的大地上。放眼望去处处都是柳绿花红,繁花似锦。不甘落后的柳树枝叶也随着春天的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吐出娇嫩绿黄的新叶。为校园增添了不少色彩。
柳树千丝万缕,与苍松翠柏刚劲挺拔的风格迥然不同。它柔中带刚,刚柔相济。你瞧!综合楼门前,有一排列队整齐的柳树。柳丝低垂,婀娜多姿。
经过春风的吹拂,柳树枝条犹如长发飘飘的舞女在风中翩翩起舞,它舞得那样柔,那样媚,那样灵,那样巧。它有汉朝女子的端庄大气,有唐朝仕女的热烈妩媚,有宋代淑女的婉约凄凉。它为校园穿上绿衣,为春天写下诗歌,为孩子增添笑颜。它是校园环境的绿色使者!
百草忙着出头,百花忙着争艳,只有柳树伸直双臂全心全意迎接春天,春风来了就足够,春雨来了就满足,乐在春天里,美在春风中。柳树旁边的百花百草争艳,那是因为柳树映照出的美景。孩子们欣赏它、喜爱它,那是因为这里是孩子们的童话城堡。
每当春日夕临,综合楼门前的青砖路为孩子们和柳树铺下了一个大舞台。下课之时孩子们都会跑到柳树底下戏弄它那柔弱的柳枝。有的孩子手里拿着柳条在校园里嬉戏追逐,满是欢声笑语;有的孩子嘴里含着一支用柳枝制作而成的口哨,那音乐轻巧曼妙;还有的孩子戴着用柳枝做的柳条帽,童趣盎然。柳树爷爷看着孩子们玩得欣喜若狂,以至于冲淡了、忘却了自己的悼心之痛。和孩子一起共享童真的乐趣。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柳树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喜爱柳树,不仅因为它轻盈柔美的风姿为校园增添了妩媚的风采,还因为它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它不需要种子,只要把枝条插进土里,无人看管,自己默默地成长,就像我们,就像我们的孩子们,无所依凭依然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描述柳树的散文:柳树
秋日的午后,和几位朋友相约到漳泽水库一游。行进的途中,堤坝旁一排排整齐生长着的柳树引起了我的注意,驻足片刻,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柳树一般栽在河堤上用来固土。
固土?原来柳树还有如此的作用。固土——“故土”。回到家中,身处异乡的我陷入了对故乡的怀念。
在中国西北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柳树随处可见,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
能看到炊烟的地方,几乎就能看到柳树,它们的根深深扎在土中,守护和陪伴着那里的人们。
我从小就喜欢柳树,儿时的多半光阴便是在她的陪伴下度过的。农忙时节,父母亲将我和弟弟妹妹留在家里,出不了门,院外挨墙生长的一棵柳树便成了我们兄妹三人的好去处,弟弟蹲下,我踩在他的肩上先爬上去,然后用手把他和妹妹两人也拉上去,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后来,本家修房子需要用椽,便把它伐掉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难以适应没有它的生活。
童年的记忆里,柳树经常出现,春天上学的奔走,嘴里总是含着一支用柳枝制作而成的口哨;夏天饭后的休闲,头上总是顶着一片大柳树遮挡形成的阴凉;秋天周末的外出,身后的背篓里总是盛满柳叶用作冬天火炕的燃料;冬天雪后的帮活,总有一项是到林子里捡回柳树的枯枝用来当烧饭的柴薪。这样的生活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而柳树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爱柳树,不光是因为它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随处可见,更是因为它那无华的品性。众所周知,柳树是名副其实的平民树,在西北广大的农村地区,它的主干被多少家庭用作房顶支撑天空的椽,它的枝条被多少家庭编成了箩筐,它的树叶被多少家庭烧暖了火炕……柳树的一生,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一直默默地为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奉献着自我。
因而当我身在异乡,看到柳树时,总会引出一些复杂的思绪。尽管城市的柳树多为垂柳和白柳,被作观赏之用,但还是从它们的形态中勾起许多关于故乡的记忆。“故乡”这个词我是不常用的,我一直认为这是迟暮之年才敢用的字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用“家乡”。后来有次和朋友闲聊,他告诉我,“母亲在,家乡存;母亲逝,故乡魂”。原来母亲的离世竟已让我失去了“家乡”,此后我便一直用“故乡”了。
故乡的柳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柳树。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当母亲的轮廓逐渐变得模糊,故乡的柳树是我梦里出现最多的事物,她已然像是母亲灵魂的寄托,一直陪伴着我。梦里的黄土地上,乡亲们的?头一下又一下,扬起阵阵的土雾,打骂声、嬉笑声不绝于耳,我穿过土雾,放眼望去,什么人也没有,一排柳树立在那里,在风中尽情摇曳着自己的枝条,这是一种惟有自己才能读懂的幸福。
故乡的柳树不仅是平民树,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西北农村的丧葬风俗中,当逝者出丧的时候,晚辈(侄子和外甥等)会手持符节,上面满是用白色的纸花缠绕,这些符节是要到坟前烧纸时搅火用的,大多数人会选用柳树的枝干来制作。等下葬完成后,人们会把它们插在坟旁边的空地上,若干年过去了,几棵大柳树生长在坟的两侧,为逝者遮挡阴凉。多好的柳树啊,人们借着你寄托了哀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
耳边传来费翔的《故乡的云》,每一句歌词都深深触动我的心,原来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那故乡的风,故乡的云,还有故乡的柳树,是否也在呼唤我的回来?
我一直喜欢柳树,也喜欢它极强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柳树不仅是我灵魂的寄托,更是我人生的楷模,我的生命也应像柳树一样,能够在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身边的人们奉献自我,哪怕只是在炎夏撑起一片阴凉!
柳树,故乡的柳树,请收起你对我归来的呼唤吧,因为我从来都没有离开!
描述柳树的散文:春天的柳树
在通行的观音菩萨像中,有一个很鲜明的形象,便是美丽慈祥的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用一枝纤纤柳枝蘸取甘露圣水洒向人间,给人们降下洁净吉祥。
一般人都会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却很少有人去想,那美丽的观音菩萨手中所持的为什么会是一枝杨柳呢?据说观音手中的柳枝是可以辟邪祛病的,能洁净人的心灵。尽管我们一时弄不清楚那柳枝的正直来历,但既然为圣洁的观音菩萨所持,那纤纤柳枝便也就成为一种圣洁的象征。
柳树可谓是一种极为平常的树种,无论是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还是荒凉的苍茫大漠,几乎到处都可看到她婀娜飘逸的身影。但古往今来,柳树在无数诗人们心目中却可谓是情有独钟。她那纤纤身姿,缕缕长丝,总是屡屡牵动着无数迁客骚人的缠绵情思。
在最早关于柳的诗歌中,最著名的诗句恐怕要属《诗经》中的那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自古伤情多别离”。而杨柳却总是每每嵌入人们依依惜别的场景。也许是诗人们总是寄情于柳,因而总让那纤弱的柳丝缠绕了太多的离愁别绪。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条条安得垂”。
大概人们也感到,即便那依依婀娜的杨柳也不希望人们总有太多的别离吧?于是总也还有人出来替她说公道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然而,杨柳带给人们的也并不总是伤情别离,而且她还是一位最早的报春使者。正是她用最早绽出的一缕新绿,在冰雪消融寒冬将近的时候,最早带给人们春天的消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在平常人的心目中,杨柳几乎就是春天的象征,是春风的化身。正是那一株株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才使得人们感受到春光的明媚,也为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笔下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而写柳较为著名的一首,当推唐代贺知章《咏柳》:
“碧树妆成一树高,万杆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从古至今,诗人们咏柳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几乎历朝历代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咏柳》或与柳有关的诗句,直到今天,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仍为人们所熟悉。在无数诗人咏柳的诗中,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王维的那首《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据说唐代乐曲中著名的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便是依据王维这首绝句谱写而成。这首乐曲在唐代曾非常流行,曲调情意绵绵,婉转凄切,可谓“一唱三叹”:
“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
关于柳树的散文_描述柳树的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