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
众所周知,“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但“中国式过马路”却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篇一
“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
【摘要】经常听到有人抱怨:“马路上总有人一群人在旁若无人的过马路。对红灯视而不见,让人看了胆颤心惊。”引得大多数听者连连摇头叹息,从社会各阶层到交通管理方都有不少看法,都是一边倒的指责过马路的行人,老百姓一致认为法不责众,人们不顾自身安全,无视法规;交通管理方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心态想的是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法不责众没有什么大碍,这是一部分老百姓“无基本底线、无基本原则”的心态体现。
显然,这种现象几乎每时每刻在每个城市的街道上出现,许多行人的安全出行意识非常淡薄。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思考
中图分类号: U412.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大家都知道,和各种各样的机动车相比,行人绝对是“弱势群体”。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家来集体“违法”,将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呢?在一些城市,行走已经变成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临时停车场,不少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暂,让行人来不及通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些行人“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客观上是因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造成的。
一、中外过马路对比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国民素质劣根性,但一定是一种通病。“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也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当人们发现闯红灯没有受到什么惩罚,自私侥幸的心理就会唱主角。实际上很多国家也存在闯红灯现象的,只是国内老百姓套用“中国式离婚”等字眼,使得“中国式过马路”风行一时。当然,闯红灯在多数国家都为人所不齿。
美国人很遵守交通规则,通常都是傻等绿灯过马路,但少数情况下,如果路上没车也会快步通过。巴黎主要是看有无车辆,只要没车或车离的远,一群人就可过马路,而车辆会在大老远减速慢行,先行的行人会挥手表示谢意。因此,“闯红灯”绝非中国独有,发达的美国也同样有集体闯红灯的现象。
在曼哈顿街头漫步,你会深刻体验到纽约行人闯红灯现象,在任何时间和路口,都能看到一群行人闯红灯。可见,“中国式过马路”并不是中国特有。 如果说,“中国式过马路”是“凑齐一群人”就闯红灯过马路,还有所顾忌,量力而行。那么“美国式过马路”还不如中国式的先进,行人我行我素,完全不顾及车辆和另外的行人,自己自顾大步流星,连“凑齐一群人”的意识也没有。好像他们根本看不见红绿灯(在纽约白色是通行灯),只要能避免被飞驰的汽车撞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闯红灯。生活节奏太快,需要赶时间到各自的写字楼去讨生活!美国人为什么也闯红灯?是因为他们素质太低?恐怕不能一概而论。美国地广人稠,什么文化水平的人都有,马路上走的,既有没上过学的非法移民,也有腰缠万贯的超级富翁,更多的是拥有高等学历的高级白领。所以说闯红灯的原因不能以素质低一概而论。二、闯红灯与素质的关系
快速变化的社会节奏,使许多人感觉如果不加快节奏,就会被社会淘汰,而这种心态在过马路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城市的街头,我们经常能看到与红绿灯无关的过马路方式:一些汽车在十字路口快速通过闪亮的红灯。但是行人便开始向道路中间挤,只要有人向前挪动,就会有人跟过去。一个红灯中,少时有两三个人闯,多时有八九个人抢过马路。看到别人走,自己也会跟着。许多行人都表示,看到别人都过去了,如果自己还规矩的等待,感觉很傻。于是,“中国式过马路”就在急躁的行人中产生了。 乱闯红灯不是件好事,如果能够提高中国人的交通意识,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没有必要什么事都与中国人的素质联系在一起。前一段国庆长假,游客乱扔垃圾,也有人称国人素质低,美国人如何如何。美国人乱扔垃圾的现象太普遍了,公园景点不实行高额罚款(往往在1000美元以上)的话,根本管不住。
三、制度不能决定素质的高低 人就是人,本质是一种动物,其天性是散漫自由的。是否遵守法条或规矩,与守法的成本有关,与违反的代价也有关系。不同的管理制度下,人的表现不一样。将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现象做一对比,不难看出,所谓素质高低,决定是否适合实行某种制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这是一个文化差异产生的后果。我们标榜自己是礼仪之邦,但这种礼仪其实并非是针对陌路人,而是针对面对面的交往者。中国说到底还是一个熟人社会,也是一个人情社会,每个人通过社交网络认识或者接触,在面对车里车外这种不直接接触的时候,往往并不遵循所谓礼仪,甚至还形成某种对抗性。
而由于西方社会在法律以及宗教方面的文化因素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比较成熟,大家基本形成了某种社会共识,互相尊重对方的权利。这种尊重就体现在车辆尊重行人、行人也尊重车辆,比较起来,车辆更为尊重行人的路权,因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是强势的一方。
其次,法律的执行情况两者也有不同。为什么我说这是执行情况有差异?人的行为需要法律约束,而如果法律条文有、执行不到位,谁也不会拿这个当回事。到中国的老外们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其他外国人,很多人都迅速学会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技巧,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这帮人绝对是不会这么做的。
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所在。表面上看是执行规则不利,导致没人把这个当回事,深层的原因则是在社会转型期,大家并不能理解个人权利与公共空间的使用权之间应该如何调和,以及在社会生活当中因为尊重对方权利而做的暂时退让,最终会让这种退让的良好结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己也会享受到这种成果。
四、江苏对于过马路的管理
江苏在交通安全立法的过程中借鉴国际上通行的“行人优先”和“严管重罚”两个重要理念,如果行经人行道或者遇到行人过马路,不按照规定减速、停车、避让的,对机动车驾驶人处50元罚款。在江苏官方看来,对机动车车主进行罚款和教育,是形成行人先行文明驾车习惯的保障。
江苏实行新政策以来,许多车主按照原来的思维定势,因没有按照规定遵循行人先行,因此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罚单。在此之后,行人与车主之间就存在了执法上的争议,例如,在繁华的街道而没有红绿灯的位置,面对行人众多的情况,该怎样处理行人和机动车的关系,而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行人先行”的理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江苏出台的机动车礼让行人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促使“中国式过马路”更加肆无忌惮,要解决问题,行人机动车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硬。也都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体现现代的交通管理理念。还有人提议效仿香港,调整红绿灯设置的位置和时间。
五、结语
我们认为“中国式过马路”不是仅仅存在于中国一个国家的一个特殊现象,“闯红灯”过马路是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去探究它深层次存在的问题,更应该从国民的人文文化层面去挖掘。不应该去一边倒地批评这种现象,还应从道路设施,车辆增加,造成车辆拥堵等诸方面综合考虑,不应一概归咎为民众素质底。也应看到当今社会确实存在行路难,某些红绿灯设置不合理,间隔时间过短,造成人们身不由己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发生,那又是谁的责任呢?
【参考文献】
[1]孙聚成,“中国式过马路”让谁不安?[J].经营管理者,2012,14(20),102
[2]刘晶瑶,处罚前三能终结“中国过马路”?理论导报[N].2012,10(11),35
[3]李力言,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的规则困境[J].当代贵州,2012,10(32),64
[4]朱俊俊,中国式过马路,凑一撮人就走[N].现代快报,2012,10,16,59
[5]伍开昌,交通文化的表达与有效表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172-174
中国式过马路政治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