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随笔

发布时间:2017-02-16 17:20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那我们先看看教学随笔写得如何把。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桂林山水教学随笔,希望你喜欢。

桂林山水教学随笔

桂林山水教学随笔篇一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

文章还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是品读欣赏的范文。整篇课文有中心句,段有首括句,是指导学生习作的范文。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感觉: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如果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读去感悟,相信他们会读出更多的精彩,更多独特的感悟。

课上完了,自然有得也有失。虽然课文很美,但课上要表达的学生似乎并不很多,但学生听得很认真,也很明白,使学生知道了写景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还要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学习写作虽然不是每个学生在一堂课里就能掌握很好,但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一定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桂林山水教学随笔篇二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语文第11册第1课《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作者慕名荡舟前往玩赏,所到之处,漓江的水既不是水平如镜的西湖,也不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桂林的山既不是峰峦雄伟的泰山,也不是红叶似火的香山,作者的感受却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发宝库的钥匙。”

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诸如生字新词,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及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等)之外,我重点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旨在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一,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之缩写,要求学生以古代诗歌的形式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在这看似极其简单的训练中,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一,学生必须是真正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后才能抓住主要的内容;

其二,学生必须有过硬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才能高度概括,言之有物;

其三,学生必须对古代诗歌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模仿和惟妙惟肖。

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仿“如梦令”的,有仿“虞美人”的,也有仿“西江月”的,还有仿“绝句”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其中一个学生仿“律诗”格局创作的《七律﹒桂林山水》,细细读来,不得不为该生的个人语文能力拍案叫绝:

七律﹒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慕名荡舟去玩赏。

漓江水静清又绿,

桂林山奇秀带险。

八十千米山水连,

一日看尽心舒畅。

真是舟行碧波上,

仿佛人在画中游。

在这首幼稚的诗作中,不仅有课本知识,而且有课外知识(桂林山水是指漓江83公里的航程)。学生能这样学,何愁不能步入文学的殿堂?

第二, 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像作文。

把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桂林山的与众不同。“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根据桂林山的特点,我告诉学生:“每一种山形,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信大家能把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写出来的。”

这一下,教室里可就像炸了的油锅一样。有“慈祥的老父亲为寻找走失的孩子精疲力竭最后伫立江边” ;有为“唐僧师徒南游路上增加一难的《大象妖的传说》” ;有“忠心的骆驼为吸更多的江水救主而永驻岸边”……真个是驰骋想像,放荡不羁。作为教师,有这样的学生,你能不感到欣慰吗?如: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南行至漓江边,正准备过江,被一群大象挡在了江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材内容,拓展学生思维,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需的吗?

桂林山水教学随笔篇三

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教学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句,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首先对这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在学生品读、诵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二、通过品读重点句子,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结合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抓住许多典型的句子进行讲解,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让学生知道此句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对比后的表达效果。还有“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在学生了解了桂林水的特点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因为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和第二自然段一样。所以,在学习时,我引导学生按老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己读书,小组互议,把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写写体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既轻松也很愉快,他们很快就能够说出写山的时候,作者写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进行对比来写的。

四、紧扣情感,读写结合。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热情。如果老师讲得太多,文章会搞得支离破碎,整体的美被破坏。只有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语感,使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品读、男女生分读、配乐读等,将自已的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表达出来。在学生品读时,我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情感,用感悟促进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已经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这时候,我提问:“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在文字中表达出来的呢?”随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方法。又通过仿写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件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没有完全的统一,在第一环节的教学当中,课件的出示有些快,而教师的语速有些慢。在第一课时的结尾处,教师点课件的时机不够好,课件出示稍微有些早。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如果教师课件出示背诵提纲,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效果会更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水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1.桂林旅游心得随笔

2.个人教育随笔

3.模仿桂林山水的排比句

4.桂林山水导游词600字3篇

5.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

6.关于桂林山水的作文范文

7.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400字范文5篇

8.五年级桂林山水导游词3篇

9.关于桂林山水的300字作文

10.《桂林山水》导游词3篇

桂林山水教学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