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项目创业计划书
在创业计划书中,创业者应细致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都是谁?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工作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城乡项目创业计划书,供你参考。
农村项目计划书篇一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 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25亩的水库一座,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架桥等安全设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拟探险等项目。旅游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修复古建筑、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把寒谷建设成闽赣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地瓜干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辣椒干、长豆角干等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国大型超市;
2、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闽赣省界武夷山脉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生态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
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篇二
智慧城市项目计划书
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此文档为
目录
前言 .................................................................................................................................................. 4
1、智慧城市概念介绍 ..................................................................................................................... 6
1.1、什么是智慧城市 ............................................................................................................. 6
1.2、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 7
1.2.1、意义 ..................................................................................................................... 8
1.2.2、作用 ..................................................................................................................... 9
2、某某县基本情况与现状 ........................................................................................................... 15
2.1、基本情况 ....................................................................................................................... 15
2.2、发展现状 ....................................................................................................................... 16
2.3、存在问题 ....................................................................................................................... 17
3、某某县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 20
3.1、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 ........................................................................................... 20
3.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 20
3.2.1、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 20
3.2.2、高水平的城市数字化管理 ............................................................................... 21
3.2.3、高增长的城市信息化经济 ............................................................................... 22
3.2.4、高水准的城市数字化生活 ............................................................................... 22
3.2.5、高质量的城市数字化环境 ............................................................................... 23
3.3、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 23
3.3.1、统筹规划、政府主导 ....................................................................................... 23
3.3.2、需求导向、注重实用 ....................................................................................... 24
3.3.3、以民为本、服务经济 ....................................................................................... 24
3.3.4、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 25
3.3.5、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 25
4.1、信息基础领域工程 ....................................................................................................... 26
4.1.1、前言 ................................................................................................................... 26
4.1.2、广电(某某宽带)城域网建设 ....................................................................... 26
4.1.3、无线宽带网建设 ............................................................................................... 34
4.1.4、城市数据中心 ................................................................................................... 46
4.1.5、某某IP视频监控系统 ..................................................................................... 48
4.2、信息强政领域工程 ....................................................................................................... 52
4.2.1、信息资源协同平台 ........................................................................................... 52
4.2.2、办公自动化系统 ............................................................................................... 53
4.2.3、综合行政审批系统 ........................................................................................... 54
4.2.4、政府门户网站集群 ........................................................................................... 55
4.2.5、数字城管指挥平台 ........................................................................................... 55
4.2.6、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 56
4.2.7、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 57
4.2.8、数字档案系统 ................................................................................................... 58
4.3、信息惠民领域工程 ....................................................................................................... 59
4.3.1、统一呼叫中心 ................................................................................................... 60
4.3.2、平安校园 ........................................................................................................... 61
4.4、信息兴业领域工程 ....................................................................................................... 62
4.4.1、商户服务门户 ................................................................................................... 63
4.4.2、数字化科技园 ................................................................................................... 64
5、实施计划 ................................................................................................................................... 66
5.1、实施步骤 ....................................................................................................................... 66
5.2、智慧城市建设具体进程规划 ....................................................................................... 67
5.2.1、基础设施建设 ................................................................................................... 67
5.2.2、政务信息化目标 ............................................................................................... 68
5.2.3、经济信息化目标 ............................................................................................... 68
5.2.4、社会信息化目标 ............................................................................................... 68
6、近期实施项目投资估算 ........................................................................................................... 70
7、经济效益分析 ........................................................................................................................... 71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并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最活跃的区域,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区域。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李克强总理2011年5月23日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强调指出:目前国际上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物联网快速发展,竞争非常激烈,要加快科技攻关、攻坚步伐,打造数字中国、智慧中国。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重大部署,不仅为我们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动力,而且使我们增强了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建设智慧城市,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城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从而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会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智慧城市是以数字城市为基础,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传感设备
等信息技术,融合更海量的时空信息,把人类的知识充分应用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当中,形成智能化专题应用,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优化组合,最终使城市具有智慧、变得智能,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国土、环境、社会活动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
近年来,某某县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融合渗透,积极推进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领域的信息化,促进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全面发展。促进三网融合,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智慧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开始开展某某县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等。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成为信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家庭农场商业计划书篇三
新津现代有机农业旅
项目单位:
地址:新津
联系人:
电话:
网址/电子邮箱:
游观光农场 商业计划书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 公司简介
1、公司基本情况
成都( )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14日,公司主要从事对外投资业务,主导资源、资本和项目投资相结合。公司旗下公司有成都展兴鼎贸易公司、四川( )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设部门有:融资理财部、服务业务部、项目部、招商部、市场策划部、行政部、财务部等。公司坚持合作、分享、共赢的企业理念和客户至上、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经营宗旨,秉承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细节决定成功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投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本着求实创新,以资源和资本相结合的方针,对团队坚持“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精细化的人才管理理念,组建了一批具有金融、管理、法律财务及经济领域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精英人才团队。内部机制健全,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灵活、发展思路明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文化与背景
2.1`新津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距成都市区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古有“南方丝绸古道第一站”之誉,今有“成都南大门”之称。
风景名胜
梨花溪风景区距新津县3000米,占地近万亩,每年春天,梨树漫山遍野,花开如云似雪。景区内茂林修竹,绿荫扶疏,溪水潺澉,鸟语虫鸣,更有峥嵘怪石,异景厅观,宛若世外桃源。 新津观音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四周九峰环抱,形成九朵莲花盛开,观音寺居莲花中央,故名“九莲景”。 新津老君山坐落于距县城约2000米处稠梗山颠。四面群峰拱卫,古柏森森,环境幽静,风景宜人,山高树密,常常云雾缭绕,蔚为壮观,“稠梗出云”即是指此。相传太上老君曾于此地炼丹修道,山上建有老君庙,是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津纯阳观是为纪念吕纯阳(吕洞宾)于上世纪初修建,为省级保护单位。该观占地2.7万平方米,紧邻县城,殿宇巍峨,更有楠木成林,群鹤翩飞,为川西一大名胜。 最佳旅游时间
新津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秋多绵雨,冬、夏季适宜旅游。
历史文化
新津人居环境优美,境内五河汇聚,江河如带,是四川省有名的鱼米之乡和特色水产大县,以“黄辣丁”为代表的河鲜美食饮誉全国。新津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山不高而堆绿叠翠,水不深而蕴秀吐雅,龙马宝墩古城遗址、观音寺、纯阳观、老君山、等文物古迹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被誉为“成都后花园”。
2.2、文化文井乡位于新津县北部,距成都25公里县城9公里,与崇州市、大邑县接壤,近年来,文井乡始终立足自身资源本底,按照发展高端产业、改善
发展环境的要求,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业。采取“大园区、大业主”发展模式,引进四川科联种业公司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0亩,建成高端玉米制种基地,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整个环节,全面推行机械化作业。同时,在小春季节,采取“村企结对、返租倒包”模式,进一步稳固了制种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赢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特色种养业。成功引进多家业主发展500亩有机生态野菜基地,并实现农超对接;引进1500亩的黄辣丁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为文井乡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功引进新筑投资1500万元,实施黄林盘改造工程,对28户农房的外墙进行了风貌改造,绿化环境,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引进社会资金6300万元参与张场社区建设,275户农民乔迁新居,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
下一步,文井乡将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建设,加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力度,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总结提炼玉米制种基地发展模式,加快种子精加工厂建设,形成玉米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发展;不断完善标准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载体;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供销社+农户”以及小春“返租倒包”等发展模式,促进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一般场镇改造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
2.2、背景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将成渝两地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作为成都市重要组成部分新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及数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何谓家庭农场?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一,家庭农场从事的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
积要远高于一般的家庭联产承包。我们知道,家庭联产承包下的责任田是按人口来划分的,每个家庭的责任田数量会相对平均,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如果责任田不流转不集中,永远不会有规模化的家庭农场出现。因此家庭农场出现的前提是土地的流转。
第二,家庭农场是商品化经营。就是说,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用来出售的。家庭联产承包由于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从而农产品产量有限,商品化率是很低的,许多甚至完全就是为自己生产口粮。
第三,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场经营。统计局的数字表明,当前农村人口的收入来源中,务工收入已经超越务农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中国的农业实际上是最大的兼职产业。中国缺乏货真价实的农民。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与家庭联产承包下单个家庭责任田太少高度相关。务农不足以养活全家,必须依赖务工收入。但是,家庭农场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状。由于规模化经营,农场收入足以支撑整个家庭。家庭成员专心务农,农业的专业化显然更有利于农业的长久发展。实际上,家庭农场是早已为发达国家实践所证明的成功农业经营模式。但是,为什么迟至今日,中国才提倡这一模式呢?其实,这与我们的农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家庭农场的发展依赖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土地的集中种植,二是机械化作业。这两点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并不具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发展,这两点已经初步具备。首先,工业化、城镇化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土地的集中种植创造了条件。其次,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为家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创造了条件。就在十年前,两个青壮年劳动力家庭种植10亩水稻都显得吃力,因为插秧、收割都依赖人力。现在,由于播种、收割这两个最耗费体力和人工的环节在大部分水稻种植区已经实现机械化,两个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负担得起百余亩土地。没有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节约,即使土地可以集中和流转,由于单个家庭有能力种植的土地有限,家庭农场也不会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家庭农场能否存续下去,土地制度至为关键。30多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是重要的原因,但是政策赋予农民长期的承包期限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政策只给予农民几年的承包期,农民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积极性去经营自己的责任田的。家庭农场是一样的道理。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责任到户,不能自由买卖,只能流转。家庭农场大部分土地必然是通过流转得来,而流转而来的土地的稳定性就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家庭农场每年经营的土地规模变动太大,显然是对农场经营极端不利的。土地的流转如果大部分是短期的,家庭农场就难有专心经营的积极性,家庭农场主也不会在短期承租的土地上做长期的投资,这对于农业生产也是不利的。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是否愿意长期转租土地,取决于外出务工农民对于自己在城市立足可能性的考量。如果城市始终视农民工为过客,那么农民工也难以在城市找到归宿感,农民工有叶落归根的想法,就不会将自己的土地长期转租。
十八大后,城镇化概念被热炒。我们认为,新一轮的城镇化一定且应该是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城镇化。官方给出的中国城镇化率数字是51%,这是按户籍来计算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常年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早但是因为没有取得城市户籍,仍然算做农业人口,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2011年,中国GDP中,非农产出是农业产出的9倍,人均收入方面,城镇是农村的3倍,如果将农村人口定义为全职从事农业生产,并且用产出与人口之比来近似计算人均收入的话,那么2011年城镇人口应是农村的3倍,这意味着中国真实的城市化率达到75%,而不是统计数字的51%。据据经济学家的估计,当前中国真正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0岁。这也说明当前农村已经没有多少劳动力可以转移了,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真实城市化率被大大低估。这意味着,进一步的城市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非农转移出来,而是意味着当前已经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如何真正在城市立足。可以说,未来的城镇化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核心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二章公司主营农业项目规划
1、项目描述与技术支持
1.1、项目描述
文井镇现代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农场项目第一期占地1000亩,农场主要是由立体有休闲度假农场、养生颐养农场、名优水果农场、名贵中草药农场、有机蔬菜农场、花卉苗木农场组成。项目基础设施完善,未来扩展预留到位。项目园区整体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智能灌溉系统、农业多级循环处理系统、智能监控监测(包括病虫害预防)系统、远程呼叫、报警系统及服务中心等设备设施。可以说文井周末旅游养生农场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智能型农场。
1、有机蔬菜农场:该农场占地400亩,规划设计由400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是1亩为一个单元)形成,用于立体农业蔬菜种植。
2、养生颐养农场:该农场占地200亩,规划设计由50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是4亩为一个单元)形成,。
3、休闲度假农场:该农场占地200亩,规划设计由50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由4亩为一个单元)组成。
4、花卉苗木农场:该农场占地100亩,规划设计由25个农场组团(每个组团是4亩为一个单元)形成。
5.餐饮.休闲.养殖.垂钓区占地50亩.
城乡项目创业计划书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