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

发布时间:2017-06-23 17:21

导语: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亲身的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全方位的课程资源体系的支撑,更依赖于全体科任老师的齐心协力。唯有集众人之长形成教育合力,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孤独无援,事倍功半,班级才能成为师生互爱、和谐、幸福的家。要求同学们要做到,老师要先做到。对待犯错误的同学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袒好学生,歧视后进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你心服口服。

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

一、关于习惯的养成

1.一般习惯,要落实到位常抓不懈。

平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深感培养一个有序的班级常规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更是我们减轻自己工作压力与负担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每次新接班级初期,抓诸如课间的文明休息、课前的学习用品准备,课中听课的坐姿,如何摆放卫生用具及课桌椅,交作业的时间和方法、集会的路队和纪律等等。这些最基本最常规的习惯的落实和反复抓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常规说实话都是很零碎很细小,有时甚至是可以闭闭眼忽略的,可正是由于这些零散细微的地方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管理工作的成败,因为这些琐碎之事平时无处不在,因而需要自己也是在随时随地的落实,随时随地是反复提醒。所有这些也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繁杂与细小,工作中也切不可因其小而不为之。按这样的操作思路,回头看看,基本上每个新接班级都能在自己预想的规定适应期内,学生由刚开始的埋怨不近人情到慢慢接受,直至最后的习惯成自然并积极帮助我监督执行。虽然有时会因为抓这些常规而影响课程进度,但相信“磨刀”最终不会误了砍柴工的。

2.具体表现的方面:

日常规:

(1)上午和下午只要校门一开,值日生就会提前到校进行环境区的打扫和清理。

(2)两节课后,做眼保健操之前,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放入自己的书柜里。然后自觉主动地进行自己周围有无废纸的检查。

周常规:

(3)每周三下午放学时间,家长会主动来擦玻璃。(家长会上商量过)

(4)每周四第一节课下了以后,班长会和我询问本周班队会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协同板报组的成员进行布置。

(5)每两个星期板报组会自动更换板报内容。(先询问我主题内容然后办板报)

总之,习惯养成,我们要重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而非功利性的一蹴而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应不厌其烦的不断抓反复与反复抓。

二、关于班风的建设

1.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卫生环境:物品摆放有序;(尤其是放清扫工具的死角)

文化环境:简洁明快,创建自己的班级特色。

2.抓班干部的建设,促进班风班貌的形成

组建好班干部后,不能仅仅只重用几个人让其余的形同虚设,要及时的根据班干部的责任划分,班级近期或远期目标再配合学校的工作进行明确细化分工。然后责任人在组建相应的管理小组实施分块管理。如语文组长兼卫生组长-----负责教室、卫生包干区的保洁清扫督查。一段时间后,学生履行各项事务时的责任心明显增强。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但也不能忽略了老师的点拨,我们还是要时刻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

3.榜样的力量:

1)比如管理放清扫工具的死角的问题上,就要让组长们学习放得好的组是如何摆放这些工具的,再由组长对自己组员进行培训。

2)多夸班里的做得好的同学。

4.老师要一视同仁,以身作则。

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

1.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2.班主任要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以典型为榜样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记得一本书上说过,学生好比一个铁盒子,不是要你去一拳砸扁它,而是要你去细细地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心扉。学生的心理特点差异比较大,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到学校来,谁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尊敬和依赖,只要我们给他们各种表现的机会,认真去发现,他们都会各有所长的。而且孩子还小,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骗”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我帮他们梳头、剪指甲、系鞋带等。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红果果,口头表扬,给评比栏里上红旗,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是那么激动、兴奋,还说下次还想得到这种奖励。

4.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在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就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为此,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务呢?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用这样的抹布擦过的地方还是那么脏。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然。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洗抹布。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再来说说我怎样使学生学会收作业吧,我让他们同桌的作业摞到一起,从后往前传,自己的作业放在下面。每组的传上来后,教他们怎样摆放,一组正,一组反,组组分明,便于批改,便于发放。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还能做错呢?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使学生的观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给大家留下了反应迅速、能力超常的印象。现在,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晨读、自习课的纪律,中午的古诗词诵读等,都有学生组织,管理效果特别好。

5.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

5.1 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5.2 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

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

1、班主任要有超常的心态,及时“诊断”,发现问题。

首先要求用超常的心态(更宽容、更耐心、更理智)去面对这部分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责骂和批评不是解药。班主任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心、交流,经常接触,间接了解,在摸清情况后,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抓住主要的根本问题,采取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方法做好工作使他们能够适应。有一名同学,其父母关系不融洽,经常以家中有事为借口不上课、回家也不请假,学习成绩差。分析这位学生的情况,更多的是家庭带给他的负面心理或情绪,对他来说,责骂只会丢面子、使他自尊心受到伤害!责骂只会加重敌对情绪,所以,我以关心的口气时常跟他们聊聊,聊初中生活、学习,聊班上同学关系,适当时聊一些家庭锁事,想办法拉近距离,用关心、平等建起一座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逐渐地和他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本学期他的行为习惯也变化了,期中成绩也前进了6名。

2、批评与肯定相结合,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后进生”发扬优点,摒弃缺点,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关心体贴每一个学生,更要偏爱一点所谓的“后进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浓浓的师生情谊充满于班级之中。对于后进生,既要思想和行为上严格要求,又要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体贴,建立感情,积极消除对立情绪。在平时工作中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荣誉感,从而使他们能够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后进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可以说转化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平时应该细心地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利用其“闪光点”使其树立信心。号召全班同学主动与他们交流、主动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同学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认识到自己如果能改正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和犯下的错误,“我”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倍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的。对3名上操经常迟到,打扫卫生时不积极参加,学习成绩差,有时还顶撞老师的同学,除了用学校纪律进行批评教育外,在平时更多的是寻找他们的优点,文体方面有特长的,可以在文艺活动发挥他的作用;考试成绩有进步时,及时地进行表扬;帮助了别人时,适时地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3、家校紧密配合

对违纪相当严重的而且在学习上已不再做任何努力的问题学生,必要时通知家长,由家长带回家反省一段时间。也就是采取由父母到学校签定相关协议后将其领回家做相关的家庭教育工作,等其有所醒悟再将其送回学校继续接受学校教育。这一措施一方面学生心理上会有所震动,一方面争取家校教育紧密配合,能让其父母更主动的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当中。这种做法一定要把家长工作做通,通过家校相互沟通,采取各种方法,目的是为了孩子好。

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对于班主任来说,首先就要加强师德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不断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管理理念,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真正用教育教学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素养,才能较好地进行双差生的转化工作。

4.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坚持做到早到校、晚离校,对两操、大扫除等各项学校活动都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决不马虎,让学生感到做人就要这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至使学生以习惯成自然。例如眼保健操时间一到,不用老师强调,学生都能主动自觉去做,赢得任课老师的好评。

5.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深入学生生活,善于洞察和了解情况,。我采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个别谈话,指出教育其不足、授之建议与方法;同时进行职责分工,做到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培养出一批较为得力的班干部,使班级管理有了良性的互动。

6.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

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经常与家长联系,并按学校的安排于开学中段检测后召开了家长会,绝大多数家长都能依时到会,缺席家长后来通过电话也取得了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对学生的及时教育,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等,形成一股家校共同管理的合力。事实证明, 教师与家长多交流与合作,比唱“独角戏”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7.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本人还常常勇挑重担、乐于助人。作为班主任,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成败利钝,对学校、组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提出的要求坚决执行。

班级管理经验相关文章:

1.班级管理经验的分享

2.中学生班级管理经验

3.教你如何做好大班班级管理经验分享

4.分享班级管理经验

5.班级管理经验总结

6.班长班级管理经验

7.年级组长班级管理经验

8.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

9.高三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10.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

11.班主任怎样进行班级管理经验

12.班级管理经验

13.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14.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15.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