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

发布时间:2017-06-01 08:13

人教版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3)的第三单元选录了《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文章,即《寡人之于国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重点语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

①更加。至又加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②益处;好处。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③放在上面,加上。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④施加。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虚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数目、数量)

②数词,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

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

3、直不百步耳。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

4、弃甲曳兵而走。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

5、谷不可 胜食也。

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 ,尽)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

⑤予观夫巴 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

6、 虚词“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 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

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7、虚词“之”

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

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③未之有也(代词,这样的情况)

④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

8、王无罪岁。

①归罪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②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③过失;错误。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9、非我也,岁也。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①年的别称。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②年龄。

年十二岁,庄襄王死,政代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岁月;时光。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④年景,一年的农事收成。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重点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记录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述孟子的王道政治理想。文章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

可用于“仁政”“王道”“民生”“环保”“发展物质与精神”“环境与生存”“民本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认识自己”“省察”“和谐相处”“看问题抓本质”“策略”“动机与效果”“理智” “学会说话”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有如下运用角度:

角度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段话反映了孟子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如果一味竭泽而渔,那么资源将会在短期内耗尽,不能达到“不可胜食”的目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

角度二:以民为本乃立国之关键

“养生丧死无憾,正道之始也。”治国在于治人,老百姓生活安定了,国家自然太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方能治国。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味地对“人”纵容,“人”的自由必须有一个弹性限度,否则就是“乱治”。

角度三: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孟子的这幅思想的治国蓝图中,我们看到“无饥”仅仅是第一步,先使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是关键的一步,物质富裕后,需要的是精神的升华,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