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军刺为什么会被淘汰

发布时间:2017-06-06 14:54

不少人都认为56军刺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堪称军工制作的巅峰,甚至被称为“国际禁用的最毒武器”。那为什么后来各国都在逐渐淘汰军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56军刺会被淘汰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56军刺为什么会被淘汰

56军刺会被淘汰的原因

说法之一:刺刀“有毒”

这种说法具体有两种,一说刺刀上“镀有水银”,另一说是刺刀在制造时“涂有毒药”,其理由是刺刀伤较其它战伤相比,更容易溃烂而且很难愈合。

56式半自动步枪也采用表面镀硬铬的剑形折叠枪刺,外形美观,多用于仪仗场合。我军仪仗队的56半刺刀是特地加长的。

虽然乍听之下有点道理,但上述说法只是以讹传讹。水银是汞的俗称,虽然汞蒸气和某些汞化物有剧毒,但它在常温下是液态,根本“镀”不上刺刀,只是早期制镜业有在镜上涂覆汞以形成金属汞齐的工艺,“镀”水银之说正是从此附会而来。那些银光闪闪的刺刀表面上是另一种金属——铬,它是不锈钢的主要成份,镀铬是为了增加刺刀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

现实中刺刀伤难愈合的现象的确存在,但罪魁祸首不是所谓的“毒”,而是刺刀上的油脂。为防止生锈,通常情况下保养枪械时都会在刺刀等金属部分表面涂抹一层矿物油,在刺入人体后,刀上的油就会残留在创口上,阻碍组织的再生,使得伤口经久不愈。而且在野战环境下,刺刀上还往往带有泥土、砂粒及火药残渣等异物,或者带有破伤风杆菌等微生物,进一步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刺刀比其它刀具更加厚实,刀/剑形刺刀刀背处的厚度一般都在5毫米以上,而棱刺的径向尺寸更大,加上拼刺时全身劲头都集中在刺刀尖上,穿刺的力量非常大,造成的伤口不仅大而且深,往往带有大范围的组织撕裂,对人体的伤害有时比枪弹还要严重,这也是受了刺刀伤后不易复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有些铬盐有毒,但它们多数不溶于水,而且铬本身在常温下极为稳定,很难生成化合物。至于“涂毒”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即使是剧毒的氰化物,致死成人也需要20毫克的剂量,同时也没有能够在刺刀表面长期有效保持这些毒剂的手段,无论从成本、有效性还是从道义上考虑,都根本没有这样做的必要。至于为什么有些刺刀的表面呈蓝黑色,有些呈淡灰色,那只是为防止锈蚀而采取的表面处理工艺不同,蓝黑色是“发蓝”工艺的结果,而淡灰色的那种处理则称之为“磷化”,这些处理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多有应用,也都是无毒无害的。

说法之二:“三棱刺刀”杀伤力巨大

这种说法往往是以我国仿制的前苏联CKC半自动步枪,即大家所熟知的“56半”为基础的,说该枪所配的“三棱刺刀”不仅“锋利无比”,而且“杀伤力巨大”,甚至有人说这种“三棱刺刀”是我国首创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实物的话,就会发现56式半自动步枪所用的折叠式棱刺严格来说是一种“变截面”刺刀,后半截才是三棱形,末端是圆柱形,而前端则是扁平的鸭嘴状,既没有“尖”也没有“刃”,根本谈不上“锋利”。当然,这种“钝”刺刀容易造成撕裂伤,杀伤力的确是相当可观的,不过刺杀时要比其它刺刀更加费力。

而56半自动配用的刺刀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与常见的CKC相同的剑形刺刀,另一种是前述的棱刺,其实俄国/前苏联有很长时间的采用棱刺的历史,CKC也有采用棱刺的型号,56半的棱刺实际是根据后者仿制的,而所谓的“首创”只是将这种棱刺的缩短型号用在了56式冲锋枪上。真正算得上“三棱刺刀”的,是国产63式自动步枪采用的折叠式棱刺,其截面与以前机械加工时常用的一种叫做“三角刮刀”的工具形状类似,前端也较尖,不过该枪装备的时间不长,影响力也不大。而在我国大量生产和装备使用棱刺的56式、63式步枪时,前苏联已经研制了后来成为世界军用刺刀样版的AKM/AK74多功能可卸式刺刀。

虽然棱刺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优点,但功能单一、外形不够美观的弊病始终未能克服,因此后来国产的81、87、95等型步枪,都抛弃了落后的折叠式棱刺,而配备了更先进的可卸式刀/剑形刺刀。

56军刺的详细介绍

优点

1、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行下一动作。三棱刺是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如果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会被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刺就会很困难,影响士兵的进一步的动作。相信任何士兵都不愿意因为拔刺刀而浪费时间。

2. 三棱枪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应急处理)。如果内部存在着肌腱断裂或是血管破裂,你缝合表面又有什么意义? 但也不能无限神话三菱刺,现代医院都具备处理此类伤口的能力。刺中就没命的谣言是不成立的。

3、看过李连杰的《中南海保镖》的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刺入人体以后,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毙命,而且在消除负压的体腔内将刺拔出,毫不费力。

4、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缺点

创伤面小,功能单一,缺乏现代刺刀普遍具有的砍、锯、剪功能。现代战争白刃战的机会趋近于零,如此功能单一的刺刀必然被淘汰。另有部分网友认为军刺之所以做成三菱形是因为建国初期钢材结构强度不够,故放弃了苏联的原版设计,不得已使用三菱形这种能够加强刀身强度的结构。

56军刺为什么会被淘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