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当十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6-14 13:03

以一当十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你知道以一当十的成语典故吗?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以一当十典故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以一当十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以一当十的意思

【成语】以一当十

【注音】yǐ yī dāng shí

【释义】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西汉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当十的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齐人孙武受吴王阖闾的邀请来到吴国著书讲学,一段时间后阖闾想见识孙武的真本事,孙武以宫女代替士兵演练给吴王看。吴王封他为上将军。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用以一当十造句

1) 他们奋勇厮杀,以一当十,很快,便完全占据了龙川城头。

2) 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

3)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4) 树是刻意挑选修剪过的如同西方艺术的雕塑般有表情含义,置于园中,它是要害,要以一当十。

5) 工头立即驳斥了推销员的话,他说:“我拥有这个国家最优秀的钢铁机师,他的名字叫约翰。亨利,他能以一当十。”。

6) 只是,秦不再是七国时的秦,那时的秦兵个个骁勇善战,能以一当十。

7) 北军见帅旗亲自冲击敌阵,士气大振,欣幸鼓舞,无不奋力向前,以一当十。

8) 学法懂法的她匆匆

以一当十的成语典故是什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