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养殖业的事迹

发布时间:2017-02-18 17:44

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很多人从养殖业创业成功致富,看看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创业养殖业的事迹,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创业养殖业的事迹

农村创业养殖业的事迹一:

80后女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成为养羊专家

甘苦自知的冷暖人生

80后的刘飞碟,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通信公司当业务经理,但为了家庭和睦相处,毅然辞去了工作,随着丈夫回到了家乡。刘飞碟从小就比同龄人稳重、踏实,不甘心一直碌碌无为,她做了一个决定“回乡创业。”

“做什么项目好呢?”这一直困扰着刘飞碟,经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她选择了饲养成本低,抗应激能力强,自身免疫力高的良种肉用山羊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比较有经验,刘飞碟开始大胆创业了。

然而创业的艰辛与无预见性,在创业的初期就给刘飞碟泼了一盆冷水。2011年4月,刘飞碟第一次就买了10只羊回成都开始喂养。可能是路途的颠簸,也可能是不适应,其中一只小羊在买回来的第一天就生病了,这可急坏了她。没顾上休息的她,连夜抱着小羊四处求医,寻遍了很多兽医诊所,医生就是不给治。原因是,医生不愿意卖输液管,还有治愈小羊的药物也没有办法买到。

“我当时真的没有办法了,一点经验都没有,我问了很多兽医,他们都不治,有个医生我求了他很久,他还是没有治,说这个羊儿没得救了,你不知道我当时的心情,说不出来……”说到这里,刘飞碟显得很激动,豆大的泪珠也滑落下来。

几经辗转,没有办法的刘飞碟想起了在家的父亲,赶紧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告诉她“要不把羊都拖回家,我们自己医治。”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下,给小羊输了液,小羊也渐渐恢复了健康。

第一次创业就遭遇了困难,这让刘飞碟犯了难,加上父母一开始就不支持自己回乡创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好在刘飞碟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精神,还是决定坚持。她开始总结经验,自己创业不能满腔热血,必须要有实践精神,开始努力学习养羊知识。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养殖技术,除了购买专业的书籍钻研之外,还特地拜当地的一些老羊倌为师,在网上和一些养羊朋友互动交流学习。经过几年的奋斗,现在她投资15万元创办的梨园村山羊养殖场,已经有90多头羊了,创收10多万元。

“这几年吃的苦太多了,一时间说也说不完。就像一个老师说的‘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分子,看不到分母,因为失败者往往不会站出来说话。这一切,只有他们自己甘苦自知’”刘飞碟说。

为了工作“忙碌也是一种幸福”

刘飞碟比朝九晚六的上班族上班要早,下班要晚,其实她几乎没有时间休息,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因为为了更好的照顾羊群,自从第一批羊子买进以后,她就很少离开羊圈。刘飞碟说:“曾经有一次离开家两天,回来羊子就出问题了,对他们的照顾,比对我自己的女儿还要细心。”

“说白了,羊子的吃喝拉撒我全部都要管,所有环节都得亲自把关、上阵。老公平时有工作,只有下班的时间才能帮我。”羊子吃的草她要上山割;圈里的清洁她必须得做;羊子的疫苗也是她一个人打;外出放羊,一天也没有离开过;甚至她还要充当“接生婆”,圈里的小羊很多都是她亲自接生的。她笑称:“我就是羊保姆,因为他们是我的心头肉。”

大多数创业者都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着忙碌的状态,刘飞碟从创业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给自己放过假:“我大年三十都还在忙,周围的邻居都说我,那么拼干嘛,我笑笑,其实这都不算什么,我觉得忙碌也是一种幸福。”

为了家庭“想不到更好的选择”

回乡创业,刘飞碟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困难,家里也有生病的老人。刘飞碟的公公身患尿毒症,而婆婆也患了半边瘫。但是这些都没有难倒她和她的丈夫,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帮助公公和婆婆每天调理身体,锻炼身体,现在婆婆还能下床自己走动了。

“父母本来是不支持我的,但是这几年,我用我自己的行动证明给他们看,我比他们把羊子养的更好,而且周围哪家养的羊生了病都会找我帮忙,我的技术大家还是认可的。”“现在算是盈利吧,但仅仅是薄利,我觉得以后的市场会越来越广阔”刘飞碟说道。

刘飞碟对于自己的创业经历归结于“坚持”两个字,从学校到社会,从工作到创业,这两字一直伴随着她,“我现在只有坚持,想不到其他更好的选择”。对于未来,刘飞碟还是充满希望的。在养羊成功后,她并没有忘记想着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创业初衷。

2013年9月,在镇政府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协同几位养殖户率先组建了“仁寿福兴农牧养羊专业合作社”,吸纳全镇100个养羊户为社员,免费为社员提供肉羊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信息。她准备在2015年以内再将养殖场扩大700平方米,将山羊存栏量达到500头,届时将打造一片以休闲垂钓、健康养殖、鲜活农副产品和全年无公害的绿色瓜果蔬菜为一体的生态农场,为曹家百年梨乡新增一项旅游项目。

农村创业养殖业的事迹二:

鹌鹁养殖致富养成赚钱“一条龙”

核心提示:用诚信赢得客户和市场,组织大量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共同闯市场。

致富项目:鹌鹑养殖

案例地点:焦作市武陟县

致富人物:亢希坤

适合人群:普通投资者所需场地:固定养殖场地?

鹌鹑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小鸟,享有“天上飞禽数鹌鹑,地上走兽数狗肉”的美名,清炖或者油炸烧烤都.是难得的美味,产下的鹌鹑蛋一天一个,营养价值可以和鸡蛋相媲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焦作武陟县冯李村的村民就开始养殖鹌鹑,如今,村里男女老少都掌握了这门养殖技术,由此而形成的鹌鹑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养殖户:每天的孵化量就是3万只左右。

收购商:一天能收6000多斤到8000来斤。

而说起冯李村的鹌鹑产业,就不能不提亢希坤,1998年,亢希坤第一批精心饲养的3000只鹌鹑出笼了。

亢希坤:养下来当时行情也不错,赚了有七八千块钱,当时养下来咱也有个想法。

1998年,一些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村里源源不断地高价收购“青年”鹌鹑。随着“青年”鹌鹑的热销,幼年鹌鹑的价格也一路走高,冯李村的鹌鹑养殖迎来了一次热潮。搞鹌鹑孵化成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这让亢希坤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亢希坤:当时天天有人来这里拉这个青年鸟,一天要走一二十万只,就琢磨着他天天来拉大的,小的肯定好卖,就想着去孵鹌鹑。

孵化鹌鹑要比养鹌鹑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为了赶上这发财快车,亢希坤把全部家底拿出来建起了自己的孵化室。

亢希坤:结果呢,出了一批不成,出了一批不成,7、8批都不成功,当时的损失大概要有2万多。

亢希坤弄不明白,这被冯李村人称为看家本领的鹌鹑孵化技术,咋就成了砸饭碗的倒霉事呢。

亢希坤:烂塑料纸把那个拔气筒给盖着了,导致一氧化碳回流,导致鹌鹑都中毒死亡。

.第一批鹌鹁苗终于孵化成功了,亢希坤指望着赶紧卖几批鹌鹑苗,把孵化鹌鹑的损失捞回来,然而市场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冷水。

亢希坤:汝燃那些拉乌的,不来收乌了,出来的小鸟5分钱一只都没人要了。

亢希坤血本无归,只有靠练就的养殖和孵化技术吃饭了,正愁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宗大生意找上了门。

亢希坤:由于住的离公路近,正好碰见有几个人下车,下车他们问这儿是不是养鹌鹑。遇见这几个淇县人是我事业的转折点。

1998年在鹤壁淇县有很多养猪、养鸡的专业户也赔了钱,闲置了大量的养猪场、养鸡场,淇县人听说鹌鹑的行情不错,便慕名来到冯李村取经,出于对亢希坤的人品和技术的认可,考察之后不久,他们便邀请亢希坤到淇县洽谈合作。

亢希坤:疾病该怎么防治,规模多大,我都认真的进行现场指导,淇县养殖户都成功了。

随后的几个月里,亢希坤往返于淇县和武陟之间,帮助淇县人养鹌鹑,并且把村里没有销路的鹌鹑苗拉到那里销售,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亢希坤:因为数量相"-3大,一只鸟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一家一家都是万把只,这大概有两三月,把我那个外债还清了。这算是我第二次起步。并且,这正没出路的东西咱把它卖出去了,当时村里边人对咱评价相当不错。

这时,淇县养殖户的种苗供应几乎成了亢希坤的独门生意,供应给人家的种苗如何保证质量也成了他经常头疼的问题。

亢希坤:这些青年鸟,他们喂的参差不齐,该预防的没给人家预防,这导致人家没喂多长时间,人家鹌鹑的犯病发病是相当的高,提起鹌鹑都害怕,这时我发现这些问题后,决定自己重新搞孵化。‘?

苗子好,养出来的鹌鹑才能好,才能培养自己的回头客,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这是在二次孵化中亢希坤认准的道理。

亢希坤:当时20多天都没有脱这个衬衣,可以说就在那地上躺着,半个小时左右那就得起一次,看看,直到最后鹌鹑孵化成功。因为出现过煤气那个事了,对这个是相当注意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孵出的鹌鹑苗很争气,不但平平安安地顺利出壳,还给亢希坤挣到了一块在市场上立足的金字招牌。

养殖户:后起之秀,把这个东西搞进化了。亢希坤这个种苗啊,既健康,种苗成活率高,销路也好。

通过口碑相传,2002年起,亢希坤的鹌鹑苗开始远销到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省,但这出壳才几十天的小东西能不能经受住长途运输的考验,亢希坤不敢有一点的疏忽大意,可就是这样在一次去甘肃的送货途中,意外还是发生了。

亢希坤:司机可能是困了,跟人家追尾了,车撞着人家车大概有20公分宽,当时那个大灯碗,扎到我腿上,当时那个骨屑都出来了,医生叫我看。

卡车在异乡的公路上停下来,人受了伤,鹌鹁苗也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次送货几乎注定是一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亢希坤:因为你这是张嘴儿东西,你装到车上,在地上不走,它不吃不喝,持续的时间长,这是个鸟,一车装得多,温度高,持续时间一长,它直接都死了。叫司机在当地租了个车,倒车,把我抬到车上,又出发了,当时感动的司机当场都在那儿哭了。

爱拼才会赢,凭着一股子冲劲儿,亢希坤赢得了市场,打过交道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但分散的养殖户鹌鹑蛋往哪里销,生产期过后该淘汰的鹌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己的生意还是做不大。这时候,亢希坤就想着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和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进行资源整合,从供应种苗,供应饲料,组织防疫,到回收鹌鹑蛋,再到组织青年鸟和淘汰鸟外销,他在养殖户和市场之间搞起了一条龙服务。

亢希坤:我走这个模式,把这个鹌鹑蛋从外边回过来,每天大概有万把斤,货源有一定的保障,比较平稳,信誉度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边给咱喂鸟的人、客户也越来越多,截止到今天,我下边发展有100多万只鹌鹑。

这种双赢的做法让亢希坤的鹌鹑生意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个曾经赔得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如今成了在村里举足轻重的产销大户。

农村创业养殖业的事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