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栽培技术技术改善了不同环境的水稻的种植技术,在这技术下怎样做好旱育栽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要点
一、施足底肥:结合深耕或灌水平田,每亩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30-40公斤碳铵和20-25公斤普钙,作中肥一次施用,前作蚕豆的田块用量宜多,蔬菜或马铃薯田块用量宜少。
二、适时浅插稀植:根据水稻高产栽培要点,我镇水稻浅插稀植最佳节令为5月5日至25日,栽插株行距为杂交稻4X5寸或3X6寸,亩插3-4万丛,每丛带蘖秧苗1-2片;常规稻株行距为3X4寸,亩插5-6万丛,每丛栽带蘖秧苗2-3片为宜。
三、科学管水:坚持“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促分蘖,够苗晒田”的原则,当亩茎蘖数达30-35万苗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大蘖成穗,根系生长。高肥力,长势旺的田块轻晒,寸水促苞长大穗,湿润壮籽防早衰。 www.8658.cn 八路创业网
四、合理追肥与除草:栽秧后7-15天结合化学除草施好分蘖肥,一般田块每亩用金稻龙7.5公斤,施后保持2-3公分水层4-5天,7天后恢复正常管理。栽后40-45天,逢苗巧施穗肥,前期施肥多,禾苗长势旺的田块不施;前期施肥少,禾苗长势弱的田块多施,每亩施尿素2-3公斤加硫酸钾5-10公斤,促壮杆、长大穗。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秧苗移栽前1-2天用40%硫环唑150毫升和菊酯类杀虫剂按比例混合喷施一次,对防治大田前期病虫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旱秧栽后返青快,分蘖早,重点是抓好中后期穗稻瘟和稻曲病的防治,在田间稻穗破肚率达5%时,每亩用40%硫环唑30-40克和井冈霉素50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2-3次即可。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
(一)稻田处理:栽前对稻田喷施除草剂除草,可选择如“草甘磷”、“乙草胺”等对水稻无药害的除草剂来处理田间杂草。
(二)移栽方法:用小木棒打穴再栽秧苗或用铲开沟栽植后淋水。
(三)其它田间管理与常规耕作相同。
注意事项
(一)田间杂草必须全部清除。
(二)对于已移栽的秧苗太干旱时必须及时淋水。
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是什么
氮素吸收规律:睡到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个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2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
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量远比氮肥低,平均约为氮量的一半,但是在生育后期仍需要吸收较多的磷。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素,其吸收规律与氮素营养的吸收相似。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的最多,插秧后3周前后为吸收高峰。此时在水稻体内的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总磷量的54%左右,分蘖盛期每1克干物质中含五氧化二磷最高,约为2.4毫克,此时磷素营养不足,对水稻分蘖数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均有影响。水稻苗期吸入的磷,再生育过生中可反复多次从衰老器官走向新生器官转移,至稻谷黄熟时,约60%~80%磷素转移集中于籽粒中,而出穗后吸收的磷多数残留于根部。
钾素的吸收规律:钾吸收量高于氮,表明水稻需要较多钾素,但在水稻抽穗开花以前其对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幼苗对钾素的吸收量不高,植株体内钾素含量在0.5%~1.5%之间不影响正常分蘖。钾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到拔节期,此时茎、叶钾的含量保持在2%以上。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1.2%,颖花数会显著减少。出穗期至收获期茎、叶中的钾并不像氮、磷那样向籽粒集中,其含量维持在1.2%~2%之间。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