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部门新常态,新作为,新形象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7-03-20 20:01

相关话题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下面是带来的档案部门新常态,新作为,新形象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档案部门新常态,新作为,新形象学习心得

按照中央、省、市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档案改版工作,3月至10月,泗阳县委组织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抽调专门力量,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1329卷在职干部档案整理审核工作,对新常态下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主要做法

1.实行“三个结合”,增强责任意识。一是全面学习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省、市有关干部档案审核的标准、程序、要求,并将档案审核工作细化为审核组、录入组、装档组等三个组,明确各组工作任务和个人工作责任。二是全面整理和重点审核相结合。对照相关干部档案工作规定,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做到全面收集、仔细鉴别、规范整理,并重点审核“三龄一历”,力争做到时间清楚,事实准确,说服力强。三是全面把关与单项审核相结合。以“零失误”为目标,逐人逐项审核确定,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每卷档案材料都注重从前后印证中审核信息,确保审核工作的质量。

2.做到“三个到位”,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工作力量到位。从相关管档单位专门抽调了6名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档案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档案整理审核工作组,开展档案审核工作。二是经费保障到位。根据档案审核的需要,部里拔出专用资金,购买了新的档案盒,添置了1台打印机和打孔机,以及整理、装订档案所需的裁纸刀、铅笔、橡皮等辅助材料。三是督查措施到位。将干部档案材料收集、上报与各单位年终考核评比相挂钩,对收集、上报干部档案材料不准确、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通报批评并责成补正,为顺利完成档案审核工作创造了条件。

3.严把“三个关口”,提高审核质量。一是严把“质量关”。组织6名抽调的档案审核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掌握审核标准,并采取初审和复审交叉进行,随机抽查的方式,形成了梯次审核机制。二是严把“准确关”。 对档案中的原有材料和新补充材料,逐份审查,准确鉴别。对缺少年度考核、任免等重要材料的,对照履历表,认真查找补充;对基本信息不实的,认真查阅原始资料,确保归档材料的准确性。三是严把“收集关”。坚持档案审核、信息反馈和材料收集同步进行、循环往复。认真梳理档案所缺材料,并及时反馈各单位,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收集。

二、存在问题

经过8个月的集中整理审核,未发现年龄、学历造假等严重违反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现象,但仍有材料不全、归档不及时等问题。

一是新档案材料未主动归档。从这次干部档案集中整理审核工作来看,主要集中在新取得学历、新加入党员及新获得荣誉等方面材料,经统计,此类材料共缺少约80多份,且很多都是在与干部本人核实相关信息时有出入,才发现相关材料未及时归档,造成档案材料归档不及时,信息更新不及时。

二是所缺材料类型较为集中。在本次档案审核中,发现所缺材料大部分为任免类和年度考核类,这两类材料约占所缺材料的80%。其中,任免类材料往往是每次干部调整后制作不及时,不能及时归档;年度考核类材料特别是人社部门负责审核把关的年度考核表不能应收尽收,多有遗漏。

三是部分信息需要重新审核。由于审核要求发生变化等因素,对干部的出生时间、工作时间及全日制学历需要重新进行认定。如军转安置干部在部队的全日制学习经历,按原来的要求均作在职教育认定,后审核要求改变后,大部分学历均符合新的认定规定,应按全日制教育重新认定。

三、整改措施

1.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档案知识培训等形式,对各单位组织人事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各单位对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归档。通过网络专栏、短信微信、热线电话等媒介,对干部个人进行档案管理知识宣传和普及,让每一名干部了解档案里有哪些类型材料,哪些材料需要归入个人档案,并将新取得学历、新加入党员、新获得荣誉等重要资料必须及时归入档案,作为重点告知内容,确保干部档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大档案材料收集力度。干部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归档材料的收集力度,对于新提拔的干部,在正式任职后一周内,必须将考察材料归入档案,对于新调整的干部,在正式任职后一个月内,必须将相关任免材料归入档案;对于年度考核材料的收集,要加强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意识,做到对材料严格把关审核,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档案,并对参加考核的干部人数进行审核,确保归入档案的年度考核材料不重不漏。

3.加大重要信息审核力度。要坚持从严管档,认真审核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坚决杜绝假材料;严格遵守查借阅纪律,严禁在查借阅过程中涂改、抽取、撤换、添加档案材料。同时,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干部的出生日期进行认真核对,对经组织认定而干部本人要求更改出生日期的,坚决不予办理,并举一反三,加大对干部其他重要信息的审核力度,特别是对干部的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和身份等情况(“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认真核对和认定,确保无误。

篇二:档案部门新常态,新作为,新形象学习心得

近期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适应“新常态”。官场的“新常态”对于我们基层人员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要对新常态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人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败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腐败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

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篇三:档案部门新常态,新作为,新形象学习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表述,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客观基础作出了新的研判,提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发展动力新的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新的方向,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基本走势的判断,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判定方位,理清思路。

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我国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将近10%的高速增长、总体上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不仅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原有的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年龄人口和资本积累率的下降使潜在增长率降低将成为必然趋势和常态,而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几个因素的叠加,都使得经济不可能再维持此前的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减速或换挡是经济发展内在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与前期增长减速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不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源于经济基本条件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因素,而这种减速也不能继续简单地沿用过往凯恩斯主义的总量需求政策了。

新常态意味着宏观调控思路的转换。除了原有的总量平衡外,结构调整、预调微调、防范风险和稳定预期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新常态”。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八大以后中国新领导层在对现阶段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特征提出全新的分析判断基础上,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目标、取向和政策工具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创新。中央的界定了“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与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提法有了重要的区别;中央提出“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但是没有把产业、价格政策放在宏观调控体系之内,这表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面,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稳”字当头,并提出“上下限”论,体现了底线思维的宏观调控方针。在宏观调控的取向方面,今年初以来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政策思路从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重视结构调整转变。与此相适应,在政策工具方面,从“全面调控”向“定向调控”转变,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和区域实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标志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意味着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的重要性下降,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淡化使用,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在增长速度下降、产能过剩的年代,劳动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过去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寻租行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成本或难度也加大了,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价值的创造才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

档案部门新常态,新作为,新形象学习心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