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文解读

发布时间:2017-06-13 16:16

《沁园春·长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写的一首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文解读

独立寒秋,湘江①北去,橘子洲②头。(寒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流水。①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②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禁不住热血沸腾,思潮翻滚。赏析这几句诗,要特别注意两个词:一是“寒秋”,二是“独立”。秋是草木变衰的季节,秋风过处,霜气袭来,枯叶飘落,萧条众芳,寂寥山川,一般人易动伤怀。 “悲哉,秋之为气也!”自从楚人宋玉首兴这悲秋之叹,在历代文人的笔下,秋景总笼罩着一层悲切苍凉肃杀衰败的气氛,“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 “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对此作了最恰当的概括。但毛泽东笔下的秋却是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全无衰微肃杀之气。明明是“暖秋”,为什么也以“寒”字起笔呢?原来这“寒”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说它是写实,因为时令已到秋天,人们已经觉察到寒意;说它是虚写,因为“寒”暗喻了当时时局的艰辛。虽然国共合作后,南方出现了革命高潮,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正极力扩张势力;同时,在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排挤共产党,领导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而毛泽东本人也同样面临困境:国民党右派对他整顿国民党上海党部怀恨在心,用尽办法,把他赶走;他主张利用合法斗争掩护和配合非法斗争,让工人集体加入国民党,和张国焘等人产生了误会;他对农民运动的重视和投入引起陈独秀等人的不满,同时他又被党内一些人嘲笑,认为他过分热衷于国民党的工作,简直成了胡汉民的秘书。因此,在1925年1月党的四大上,他被排挤出了中央委员会。回到湖南,他组织的农民运动又被军阀赵恒惕认为威胁到赵的统治,通令缉捕他。所以,在这“寒秋”的季节里,他分明地感受到阵阵的“寒意”。这个“寒”字又与下文的“怅”字遥相呼应,如果不是寒气袭人,诗人又怎会“怅望”茫茫的宇宙,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忧虑而发出“谁主沉浮”的时代最强音?面对着接连不断的挫折、打击,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乱云飞渡仍从容”,“独立”二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傲霜斗雪、顶天立地、巍然不动的伟大形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①碧透,百舸②争流。(眺望远处,深秋时节,山上层层叠叠的枫林经霜渐染,群山变成一片火红;湘江的水幽深清澈, 无数的船只在激流中争相向前。①漫江:满江。②舸:ɡ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鹰击①长空,鱼翔②浅底③,万类霜天竞自由。(鹰在广阔的天空里振翮翱翔;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弋,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蓬勃生长。①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②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③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鲜艳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经霜遍染,一片火红。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在急流中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振翮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这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红绿相衬,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这段景物描写,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上。美的意象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作者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看”字总领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心旷神怡。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有力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面对壮丽的山河,素有雄才大略又以救苍生为己任的诗人怎能不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怅①寥廓②,问苍茫③大地,谁主④沉浮⑤?(怅望无边无际的宇宙,禁不住发问:这神州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兴衰荣枯?①怅:chànɡ,怅望。②寥廓:liáokuò,形容宇宙的广阔。③苍茫:旷远迷茫。④主:主宰。⑤沉浮:同“升沉”,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怅望无边无际的宇宙,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表露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无限关注和深深忧虑,也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要真正理解这个诗句的深刻含意,对这个“怅”字不可不探究一番。“怅”,有人注释为“惆怅、失意”。课本上注释为“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这些似都欠妥。其实,“怅”的原意既不是“惆怅”,也不是“失意”与“怅惘”。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望恨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解为“望其还而不至为恨也”。可见,“怅”的本意应该首先是“望”,“望其还而不至”,才产生了心理上的恨,“惆怅”、“失意”、“怅惘”,都是由“望其还而不至”引申出来的,并非“怅”的原意。后来人们把“怅望”组成一个复合词来用,是我们汉语词义的发展与丰富,李白有“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折荷有赠》),杜甫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 “怅望”在旧诗中已是一个常用词。“怅望”的本意当是:“落寞之际有所想望也”,也就是说,“怅望”还当“望”讲,但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并且不是一望即止,而是较长时间的望,还必须是一个寂寞冷落时候的望。毛泽东独立“寒秋”,在飒飒秋风中站立橘子洲头,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中国的前途,忧心着人民的命运,“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种“大地苍茫”的心境,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境,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广阔崇高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在“怅寥廓”时产生的,也正因为有此心境才会“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①曾游。忆往昔峥嵘②岁月稠③。(回忆从前,我曾经携同许多的朋友来这里聚会、游览,度过了许许多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①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②峥嵘:本指山陡峭险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③稠:多。)[这个句子在词学上称为过片,也就是所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本词通过这个句子自然地由“看景”过渡到“忆事”,由上片写今游、独游过渡到下片写昔游、众游。“峥嵘岁月稠”五字概括了下片内容。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故地重游,自然想起当年曾和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①方遒②。指点江山③,激扬④文字,粪土⑤当年万户侯⑥。(那时候,同学们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正当茂盛之时;一个个意气奔放,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①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②遒:qiú,强劲。③江山:代指国家。④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⑤粪土:名词活用作动词,视……如粪土。⑥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恰”字领起七句,具体地描写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美的光芒。]曾记否,到中流击水①,浪遏②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①击水:游泳。②遏:阻止。)[词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这里有对同学的亲切遥问,深情怀念,同时也有对战友的警醒和勉励,言下之意是:你们还记得当年激流勇进,搏击风浪的革命豪情吗?你们还记得历史的责任,敢于充当时代的弄潮儿吗?诗人用这一问句激励一切革命者应该发扬蓬勃的朝气,做革命的中流砥柱,为让劳苦大众成为天下的主人而奋力拼搏。对这句诗要注意的是,它虽然没有什么难解的词,各种选本,少有注释,但偏偏又是这一句人们争议最大。一种看法是臧克家的讲解:“还记不记得?当我们游泳江中,奋力击水,激起的浪涛,几乎把身旁飞一般的船只阻止住了。”还有一种是向明的看法,他认为“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还有一种是诗人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本资料采用了诗人的这一说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文解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