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神话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15 11:33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立国始祖。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大禹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大禹神话故事篇1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大禹神话故事篇2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大禹神话传说的历史渊源

大禹神话传说在登封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夏部族兴起于嵩山周围,嵩山又称为崇山、崇高山。《国语·周语》和《春秋外传》皆记载:“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大禹及其父亲鲧被封为崇伯,封地就在嵩山附近。有关史籍文献中“禹居阳城”、“禹凿轩辕”、“禹避阳城”、“禹都阳城”的记载很多。

登封大禹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禹居阳城”、“禹凿轩辕”、“禹避阳城”、“禹都阳城”等,史籍文献多有记载。

《史记·夏本纪》载:“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淮南子》载:“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先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孕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曾引述此段文字。

《穆天子传》卷五云:“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囗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郭注: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启母在此山化为石,而夫启亦登仙,故其上有启室也。皆见《归藏》及《淮南子》)。乃囗于启室(似谓入启室中),天子筮猎苹泽,其卦遇讼(坎下乾上)。”

《国语·周语上》载:“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国语·周语下》称鲧为“崇伯”。

《竹书纪年》载:“禹都阳城。”

《竹书纪年》载:“帝舜十五年,命禹有事于太室。”

《汉书·武帝纪》载:“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驳鹿,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应劭注曰:“启生而母化为石,遂于石旁建启母庙,以避景帝讳,改曰‘开’。”颜师古注曰:“启,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先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化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孕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东汉启母阙铭文:“昔者共工,范防百川。伯鲧称遂,OO其原。洪泉浩浩,下民震惊。禹O大功,疏河泻玄。九山甄旅,咸秩无文。爰纳涂山,辛癸之间。三过亡入,实勤斯民。同心济隘,胥建三正。杞缯渐替,又遭乱秦。圣汉湮(左为示安旁)享,于兹冯神。翩彼飞雉,卒(左为山)于其庭。贞祥符瑞,灵支挺生。出O弼(中为隔少耳朵旁)化,阴阳穆清。兴云降雨,OOO盈,宁一不歇,比性乾坤。福禄来归,柏宥吾君。千秋万祀,子子孙孙。表碣铭功,昭视后昆。”

《春秋外传》:“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帝王世纪》载:“阳城有启母冢。”

《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北魏卢元明《嵩高山记》中载:“启母庙南有石阙,亦称开母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东南流,迳阳城西,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

《古今图书集成》卷56杨炯《少姨庙碑文》:“少姨庙者,则《汉书·地理志》崇高少室之庙也。其神为妇人像者,故老相传云,启母涂山之妹也。”

崔融《启母庙碑记》载:“明明有夏,穆穆涂山……石破北方,终见生余之兆。则郭璞所谓阳城西有启母石,李彤志谓嵩山南有启母祠,随巢之说有征,鸿烈之言无爽。”

《嵩书》:登封为“圣王(大禹)过化之所……大禹功在万世……将乡民为其建的生祠改为禹王庙……祀大禹,以益配之……每岁添设春秋二祭,每祭用银三两……表章前烈崇功。”

大禹神话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