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励志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7-05-26 14:27

相关话题

军训,大学的第一课。身着迷彩的精神抖擞,正步齐步的飒爽英姿,队伍里的欢歌笑语,被教官夸奖后的满满自豪;烈日高温下的汗流浃背,整理内务时的一丝不苟,每天早起时的全身酸痛……对于“新兵”们来说,军训这堂“必修课”带给他们的感受太多,让他们 “又爱又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军训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军训励志小故事:

8:00,我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操场上,整个队伍依次排列,鸦雀无声。8:30,军训典礼开始,校长讲话,教官讲话。除了喇叭里的讲话声音,整个操场静悄悄好像没有人似的。我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两边的同学,大家都很严肃。看来,和平时上操时乱哄哄真是大不一样。

典礼完毕,军训正式开始了。第一项学“站军姿”:脚后跟并拢,脚尖分开60度,两手五指并拢成弓形,贴紧裤缝,挺胸、收腹、抬头,两眼平视前方。我们的教官,一个精干的年轻警官,用剑一般犀利的目光对着我们,发出了第一个口令:全体都有,立正!

这站军姿看似简单,可真不是好玩的,只过了几分钟,我就已经汗流浃背了。火辣辣的太阳正在头顶,一股股热气从地下往上窜,操场上没有一丝风,衣服全都湿透了,脸上的汗像一条条小虫子在爬,却不允许擦。10分钟,20分钟,我两腿发软,感觉快要坚持不住了……突然,旁边的班级传来一阵惊呼,一个女同学晕倒了,被紧急送往医务室。天哪,我可千万别那样啊。幸亏我的体质不错,还能坚持。教官大发慈悲,让我们坐在原地休息,可是没过几分钟,操练又开始了,不一会,又有几位同学下了“战场”,令人胆战心惊。 看来这军训真的不容易!

今天的项目是“三面转”,就是向左转,向右转和向后转。向左右转的情况还不错,可是向后转时同学们却做得令人哭笑不得。向后转的要求很严格:立正站好,左脚尖着地,右脚跟不动,利用左脚的推力,从右面向后转,手要贴紧裤缝,转身时不许乱晃。看看我的“战友们”吧,有抢口令的,有反应迟钝的,有转错方向“对脸”的,还有手臂晃来晃去的,简直乱七八糟。教官愤怒了,发出口令:全体都有,转20遍,做不好就再转40遍!20遍转完了,效果不理想,教官用冷冷的眼光盯着我们,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划了个圈,大家都赶紧自觉地又转了起来。天哪,头晕了,眼花了,腿也快站不住了。我们坚持,坚持,终于转完了40遍。咦,教官呢?昏头昏脑好不容易才看清楚教官,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今天的项目是“蹲下”,要求是:右脚向右后撤大半步下蹲,屁股坐在右脚跟上,左右手放在膝盖处,右手要伸直,身体不准弯。这下可有苦头吃了,蹲着比站着还要累,一蹲还要十分钟以上,真是“度秒如年”。当听到教官的“起立”口令站起来的时候,我的双腿在不停地颤抖,好像只要腿一弯就要摔倒似的。

这应该算是军训以来最累的项目了。

“哔……”一阵阵哨声把我从班里惊醒。不好!是紧急集合!我暗暗惊呼。“郭**,快过去!快过去!紧急集合了!”我连忙去叫在身旁的郭**,一边抓紧时间放下东西。“等等我,我还没放下东西!”郭**说。我心想:你这家伙,怎么那么久都没行。来不及了,算了,不理你了,反正我已经叫过你了。我快速换上皮鞋,戴上手套,马上就往操场飞奔…… 等我来到操场,那儿早已排了一小串队伍了。我连忙排到队伪。过了十分钟左右,有几个老师走了过来。他们把一些没穿皮鞋的;没戴手套的人揪出列。我想:还好我一切都穿好了,要不就要像猴子一样让人看笑话了。又过了十分钟左右,继续有人被揪出…回头一看,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出列的人足有30多个。特别是5班,排成训练的队伍后(被揪出列的站到台上)只剩下我.郭**等几名同学了。真是悲哀呀!再望台上,台上仿佛被压了一大堆巨石,黑压压的,好像都下沉了一些。我的心也沉了下来.我暗自庆幸:还好,还好。差一点就要忘记穿皮鞋了。要是忘记了,就要站到台上,报出班级.姓名和站上去的原因,那该有多丢脸呀……

结果可想而知,唉——反正这次紧急集合,5班不咋样。

难得的军训结束了,我的大小姐的性子应该都磨掉了不少!虽然把棱棱角角磨掉会很痛苦,但是少了这些棱角,以后的漫漫长路才会走的更顺。

军训励志小故事:

“你看我,掀开短袖就是分明的黑白配”,王默瀚指着自己的袖口笑着说。来自北京的他是建管学院2012级新生,穿着军装的他显得特别精神。“军训很累,踢正步时需要抬着腿一动不动定姿势,就连坐,也有一套足以‘磨练’我们意志的规矩”,王默瀚告诉记者,在这十天里有很痛苦的时候,但是也都咬牙坚持下来了,他笑着说:“有次我们排蹲姿始终练不好,教官就火了,让我们就地练习蹲姿,有个同学蹲着蹲着就哭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男生哭得这么惨。”

回忆起九月十八日,王默瀚所在的军训师三团集聚虎溪校区大操场,百余新生共唱《大刀歌》,齐拉爱国横幅,他说道:“在齐唱着《大刀歌》的时候,爱国热情真是油然而生,穿着迷彩军装,唱着爱国歌曲,感到一种异于往常的爱国情怀,那种感觉很真切。”让王默瀚印象深刻的还有军理课,他说,这次的军理课和时政联系十分紧密,上课的老师非常关注钓鱼岛的问题,还从几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很透彻。

土木学院2012级的新生张梦琳是一团二营六连三排的副排长,这个来自江西的女孩儿这样对记者说:“我们曲教官训练的时候会一本正经地训,休息的时候就像个大哥哥,会和我们笑,和我们一起闹。”她语气很欢快,一脸笑着说,教官是重庆本地人,还会和我们聊聊重庆哪儿好玩,哪里的东西最好吃。

“这十天过得很快,站两个小时军姿,休息休息,再练正步练齐步”,说到训练,她一脸自豪地表示:“我们连的训练方式也很特别,练正步踢腿的时候,教官会让我们坚持唱完一首军歌再把腿放下,这样踢出来的正步才稳才好看呢。”张梦琳数了数军训剩下的日子,她说其实心里很不舍,还有八天的时间,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也很快乐。她开着玩笑说道:“一定要在这八天的时间里,催着曲教官把欠我们的两支歌儿唱了,他都欠了好久了!”

“文新的女生着实多才多艺,有天下雨不能训练,教官就把我们连都拉到了楼里去避雨,就这个空档,文新的女生们愣是整出了一场晚会”,2012级文新学院新闻系新生的韩嘉琳笑着如是说道:“有跳蒙古舞的,有模仿蔡依林跳舞娘的,我卷起教官的书充当麦克风也上去唱了首歌,一个避雨的空隙都被我们过得有声有色,很开心。”

韩嘉琳说军训是人生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军训的二十天时间里可以结交新朋友,可以认识新同学,可让她没想到的是,竟然是通过拉歌这种方式结交到了大学里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和对面的男生连拉歌的时候,会有一种团体荣誉感,会感到自己真正地加入了这个新的队伍,开始了自己新的学习生活,唱歌时和身旁的同学手拉着手,很高兴能够结识到了志趣相投的新朋友。”她穿着军装坐在队伍里这样说道。

军训励志小故事:

“标兵缺六”

我是体育学院13级社会体育专业的曾唯,排里的兄弟们都叫我 “缺六”。

关于绰号的来源,我觉得“很有味”。军训刚开始时,我们除了练习立正、稍息、看齐,还需要练习报数。根据军队报数规则,站在最后排尾的我需要向教官报上缺少的人数。本来,一句报数实在平常,可军训第一次报数时,或许是因为紧张也或许因为站在队列里好久没有开口,我第一嗓子没注意到音量,拼尽了全力喊破了声,愣是把大家给吓了一跳。教官黄勇十分满意我的音量,他就是第一个叫我“缺六”的人。

第三天上午出操,连长过来“视察”,发现我们一个个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大怒:“你们都给我去站台阶军姿!”于是体育馆前阶梯上,我们齐刷刷地站了一排。后半脚掌悬空在外,这是平地站军姿的“升级版”。没站多久,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摇摇晃晃,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我可以拼下来,别人不行的时候我也要行。连长在我身后来回好几趟,“站得不错,你是副排长吗?”“报告教官,不是。”“你们排的副排一定会多你一个。”连长的话让我收获大学里的第一份成就感。

“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稍息、立正、向左向右转、蹲下、起立、齐步、正步,教官很仔细地讲解,我也琢磨出一些自己的练习方法,比如说走正步,髋要固定,以小臂带动整条手臂,脚面绷直,眼神还要有杀气。为了让动作更加标准,在大家休息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在一旁加练一会儿。“来,缺六给大家表演一个正步前进。”教官见状便会让我做示范。

后来记者学姐来到排里,让大家推选训练最刻苦,最认真的人,大家选我出列接受采访。“我们就是聊聊天,可以不用坐得那么直。”记者学姐让我放松一些。其实,我已经习惯了,坐得直,更有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就是军训为我佩戴的勋章。教官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动作“很有气势、非常霸气”。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完成每一件事情。

“伤兵”也要有态度

我是人文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蒲芷芊,从军训一开始就在一旁休息,因为我是伤员。采访我的记者学姐问起我为何受伤,我如实回答:“暑假几个月全穿拖鞋,开学报到的时候穿着帆布鞋,脚给磨破了,有点严重。”

打小我就是个热心肠,我喜欢帮助别人,因为助人的过程很快乐。所以,在大家辛苦训练时,我也没有闲着。我当起了助班和教官的助理,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同学的水瓶空了,我去打满;有人在队列里出现不适,我去搀扶。休息的时候,教官会组织些娱乐活动,或许是还未相互了解的缘故,大家普遍有些羞涩,没人上去表演。“我来吧。”很多次,我都是“厚着脸皮”去唱歌,或是讲讲笑话。嗓子有点哑了,我还是第一个表演,因为我想为大家营造一个非常欢乐的氛围。

一个人在队伍旁,我有点想家。后来,我学会把思念转化为与别人融洽相处的动力。听说湘潭的冬天很冷,也许朋友之间的温馨交流可以融化冬天的坚冰吧。

【后记】不管是标兵,还是伤员,他们都从军训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欢笑、泪水、感动、掌声、自豪……这些都是属于他们的大学印记,是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军训励志小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