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形式
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那么你对内涵式发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内涵式发展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形式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就是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
学校教育发展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是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是通过一定的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包括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结构转换、速度加快、条件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高、民主、开放、稳定、公平程度提高等等。那么,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可称之为“内涵式发展”呢?或者说,在构成学校教育进步的指标中,哪些属于“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呢?尽管构成学校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复杂,但通过对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的考察,我们认为质量和效益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也就是说质量和效益是反映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我们把数量与质量、条件与效益放在一起来分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是人们界定学校教育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数量与质量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不同层面,以人的发展为例,数量的增长主要指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总量的变化;而质量则是指人的身心、品格、能力等机能的变化。就学校教育而言,数量是指学校可计量的教育资源;质量是指教育工作有效的程度。从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看,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多少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制度、决策、管理、校园文化,以及目标达成度和工作满意度等则表现质量。从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看,课程、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课时的多少等表现为数量,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教育方法的合理度,教学力,科研力,时效等则表现为质量。从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果看,学生的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就业率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综合素质、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则表现为学校教育发展的质量。
内涵式发展的实践
在实践中,人们通常是从数量上衡量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之所以把资源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这不仅仅是因为数量的指标是硬的,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在对学校教育的各级各类督导评估中,也将学校对人、财、物的投入列在办学水平之中。数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活动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充分条件,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据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涉及伦理、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品质,单纯的数量统计就很难说明问题,甚至无能为力。数量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数量的增加、增长往往依靠的是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对教育资源的“消耗”,属于“外延式发展”。质量则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具有满足师生和社会的明确或隐含的现实需要的能力的特性,质量的提高往往依靠的是科学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属于“内涵式发展”。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内涵式发展的四个环节
观念先导
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学院精神和校园文化。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其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高校之高,不在楼宇之高,其高首先在于品位之高。在实施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重新确定了学院办学理念,提出了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有利于师生员工群体和个人发展,有利于事业长远发展的学院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和思想的保障。
师资建设
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构建学院发展平台。教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资源。学院着力通过以下途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才培养需要的队伍: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定岗、评聘、考核、奖惩、激励、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并大胆选拔、培养和使用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让他们脱颖而出;三是注重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让学生的愿望能够在文理得以实现。通过以上做法,基本建立了一个公平竞争机制,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营造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生态环境。
学科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是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平台。学科是一所学校的核心,是组成学院的基本单元,学科的强弱代表着学院的强弱,学科的特色代表着学院的特色。因此,随着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需要预测学科发展趋势,分析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的学科进行结构调整;对于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予以限制;对于既有生命力又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加大力度促进其发展。在发展规划中,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学科大平台,建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使学科平台办出特色和品牌,提升知名度,从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人才培养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二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和课程,以及对选择教师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四是充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五是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形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