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的婚庆礼仪
在扶沟农村,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能取上个娶媳妇是相当不容易的。特别是现在越来越高的彩礼,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很多农村的家庭喘不过气来。有的年轻人,两个人结识后情投意合,本来可以步入婚姻殿堂的,就是因为付不起高额的彩礼钱,仍然徘徊在光棍的行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扶沟县的婚庆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扶沟县的婚庆礼仪
彩礼,就是男女双方婚姻缔结中,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的聘礼,目前大多一现金的形式付给。彩礼形成于周代,《仪礼》 中有对婚姻程序的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就是现在的送彩礼。农村通俗的说法就是下聘礼。农村嫁闺女的一方也有”聘闺女“的说法。
下聘礼是农村婚礼程序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经人介绍,或是自由恋爱,男女双方一旦确定婚姻关系后,男方家长或长辈,就要到女方家里送彩礼,也叫下聘礼,说一句大白话就是送钱。目前在农村彩礼的数额大概在二万到十万之间。关于彩礼还有一个不文的规定,也可以说是成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从下聘礼到结婚这一段时间内,如果是男方提出来毁约,那么彩礼钱就不在退还,如果是女方提出来毁约,那么女方就把彩礼钱全部退还给男方。彩礼送出以后,两家即成为亲戚,男方逢年过节就要到女方家走亲戚,女方就用婆家送来的彩礼钱置办嫁妆。而男方就开始按照女方的要求盖新房,置办家具之类的结婚物品。
彩礼的数额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富裕程度,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也只有百而八十块钱。记得七几年的时候,城里的百货商店,常常会有男方家的母亲和婶子大娘,带着未过门的新媳妇扯衣裳的情景。扯衣裳时女孩子羞红的脸蛋,男孩子幸福而又腼腆的表情,会引来售货员的笑声。女孩子也会给男孩子买一身衣裳,一个花手绢,用于那大包小包的一种回报。
后来农村又非常流行“三转一响”四大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也有叫骑骑,蹬蹬,看看,听听的。八十年代的四大件就改成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2000年以后,彩礼的品种与档次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和保险” 四大件之说,后来又流行‘干折’,也就是说四大件的东西不要了,全部干折成现钱,从三千两千到三万两万,一直到现在的五万十万,有的地方甚至会更多。
“纳征”的程序结束以后,也就是送过彩礼后,等个年儿半载就要请期,亲迎了。我对请期的理解可能就是农村常说的“要好”,要好就是男方家长带着礼物的女方家商量结婚事宜,男方最少要去女方家两趟要好,第一次女方家绝对是不会同意给的,要拦一拦,压一压,留一留,表明他家的闺女重要,舍不得让闺女走。于是男方还要第二次带上礼物去女方家’要好‘。’要好‘实际上就是双方商量举行婚礼的日期。等到要好这一步走完,就是亲迎了。按照双方商定好的日子,男方派去车辆接回新人。这期间,男方还要付给女方’上车礼‘,下车礼,吹装衣等等一些小额费用。等到新人拜完天地,入过洞房,男方还需要摆筵席,宴请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三五十桌筵席的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几十年间,农村迎亲的车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六七十年代,有用毛驴驮的,有用自行车带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易风易俗的铁姑娘走着到婆婆家。80年代,部分家庭有购买四轮拖拉机的,这个时候就有人用四轮拖拉机迎取新娘。而现在的迎亲车辆更是豪华,十辆八辆一样颜色的奔驰宝马也有人敢用。
时代发展了,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娶媳妇,送彩礼根深蒂固的风俗本来无可厚非,可越来越严重攀比之风便是不可取的。婚姻幸福的标准不是用物资多少里衡量的,结婚以后两个人感情不和,就是守着金山银山也不可能过好日子。需要看结婚后夫妻之间的感情深浅以及恩爱程度,东西在多夫妻感情不好也不会幸福。再要个,越来越高的彩礼,全部由父母承担,特别是男孩子多的家庭,为了给儿子取媳妇几乎要倾家荡产。
因此现在农村老百姓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女孩,男孩最多两个。如果男孩子多了,哪一个孩子不给他取媳妇也不行,要是家里有三五个男孩,按农村的老年人的话:就是把我的骨头刻成扣卖了,也不够给你们娶媳妇用的。也许这是高额的彩礼衍生出来唯一的好的一面吧。
扶沟县的婚庆礼仪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