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育》心得体会3篇

发布时间:2016-12-01 21:16

《责任教育》校本教材。教材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了部领新课程,密切联系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教材按“四点促四会”专题进行编写,分为学会孝敬父母、学会求知、学会关心集体、学会报答社会四章,每章四节,包含课题的引言、内容要点、名人名言、实践活动设计、自我检测、阅读资料等,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本文是《责任教育》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责任教育》心得体会一:

近日来,我校开展了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并组织学习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我在学习中得到了提升,在提升中品尝着快乐。

所谓责任,就是职责与任务,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那,何谓能力?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能量,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永远都由责任来承载。能力体现在细节中,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

责任因人而异,因职而异。丈夫的责任在于对妻子的呵护与家庭责任的承担,妻子的责任基于对丈夫的照料和家庭的打理;父母的责任体现在对子女的关心、养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子女的责任是对双亲的关心照顾与赡养;学生的责任是学习,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领导有领导的责任,员工有员工的责任,责任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是责任产生了人类文明,是责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责任与能力,前者是一种内驱力,后者是一种外显力。责任使我们爱岗,坚守三尺讲台,守卫心灵的那份净土,呵护教育的神圣;责任让我们敬业,传承人类文明,甘做燃烧的红烛,忠心于神圣的教育。能力的强弱关乎教育的强盛。责任,是教育的基础,能力,是教育的保障。缺少基础,就谈不上保障,没有保障,基础也不牢。

责任比能力重要。曾记得以前看过的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因效益不好要进行裁员,公司决定按学历高低和能力强弱来进行裁员,有一个员工既没有高的学历,也没有较强的能力,被归为裁去的那部分员工行列,临近解聘的最后一天,遭裁去的那部分工都唉声叹气,无心工作,只有这个员工仍不声不响地认真地在做自己的工作。总经理发现后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是他的职责,结果这位员工最终被公司保留下来了。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有能力不一定胜任工作,因为缺少责任心;负责任却会让人创造奇迹,即使你能力平平。责任能使人把平凡的事情做得非常出色,能使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能力,提升能力,那是负责任者对责任的理解。“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因此,我们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成功始于责任,责任创造奇迹。责任是人优秀素养的体现,有素养就有责任感。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后果更严重。一句能成就学生的未来,也可以毁灭学子的前途,那是教育者对责任的感悟。责任重在落实与执行,三流的计划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计划三流的执行。

《责任教育》心得体会二:

最近,我县开展了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我们单位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习两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责任教育,本人认真学习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感触很深。通过参加此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本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责任有两个内涵:一是指分内应该做好的事;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不同角色,每一个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感则是人走向社会的关键,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资本,因此,每个人在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时候,都要把责任很好的融入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首先,“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每个人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是不是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喜欢自己的岗位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无小事,要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对工作就不会有激情和动力,那么他在工作中获得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都是平凡而枯燥的,特别是基层工作者,因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但只要有责任心,就会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怀着深切的兴趣,把自己

的工作当成毕生追求去爱它。有了责任心,将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其次,实践证明,有责任心是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认真地思考,勤奋地工作,细致踏实,实事求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能主动处理好份内与份外的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不讲价钱履行职责,就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无论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会不急不躁迎接每一个挑战,主动去思考做好工作的最佳办法,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次活动给我的一个启示。要想做好本职工作,不仅需要一股热情和冲动,更需要一份把工作做好的责任感!

从本质上讲,责任心就是一种想要干好工作的状态。凡是有责任心的人,都有一种干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只有想干事,才能去干事、干好事;只有牢记责任,才能谈得上尽心尽力。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责任感,就会有战胜困难履行职责的强烈使命感,就会有动力、进取和勤奋工作的热情。“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说到底还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干劲、

工作举措,进而形成什么样的工作氛围。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时代在变化,岗位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好。

因此,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今后我将在各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好.

《责任教育》心得体会三:

在学校开展的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再次领会到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精神。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责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之中。通过参加此次教育活动,我进一步明确了本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做好工作,首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个人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责任在先责任决定绩效,责任决定成败。每个人唯有勇敢地扛起自己的责任,投入热情,投入真心,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也才能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全心尽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如何更好地为学生负责,应该是我们每一名老师所关心的重点。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终身负责,教学生几年,却要对其几十年发展负责。要精心打造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素养: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等。那种只注重学生眼前成绩和考试名次的态度和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责任是教师永恒的承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也说明了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

《责任教育》心得体会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