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随着医学知识与技术日益进步,医护分工逐渐精细,相互协调以使服务更臻完善,以达整体护理和满足患者需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骨科医学综述论文,供大家参考。
骨科医学综述论文范文一:骨科见习带教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科临床见习阶段的临床医学学生实行循证医学教学的意义。方法:将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法,通过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在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以及学生对教学法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改革中有必要引入循证医学思维。
关键词:循证医学;骨科学;临床见习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国际临床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必须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1]。随着当代医学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传统医学教育向循证医学的教育方式转化已经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带教医师面前[2]。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前的重要学习阶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整体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骨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内容繁多,概念抽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特别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中。骨科临床教学主要包括骨科理论教学和骨科实习教学两个过程,而临床见习在骨科的临床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骨科短短几周的见习时间里较好的熟悉和掌握骨科基本疾病的诊治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运用于我校2011级本科生的骨科临床见习中,同时与传统见习教学法进行比较,观察循证医学教育应用于临床见习的效果,为提高骨科临床见习质量和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98名进入我院骨外科见习的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在实施本教学法前,所有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骨科学及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4岁。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包括男28名,女21名;年龄21~24岁。两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骨科学》教材,两组在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及师资配备上均一致,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及已修课程成绩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按照骨科学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应病种典型案例进行示教,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治思路、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2.2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5人为一学习小组,利用科室的病案库资料、典型病例及图书馆互联网,让学生完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各个步骤,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循证医学具体方法:首先课前重点向学生讲解如何应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查阅文献,利用百度学术、googleschooler等搜素引擎搜索文献,以及如何利用丁香园等专业网站获取文献,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文献,掌握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价值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针对某实际病例,引导每组学生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获得诊断依据,查询文献资料,找到最佳证据,结合患者情况,运用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诊断并制定诊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最后带教医师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及点评,同时酌情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在参观洗手、穿脱隔离衣、手术衣及铺单时讲解规范技术,在带教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正规的骨科拆线、换药,在模型上进行外科缝合等技术。
1.3教学效果评价
在临床见习完成后,通过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考试(100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100分)来评估教学效果。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随机提取自学校试题题库;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考察学生的医疗病历的书写以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系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对循证医学的基本认识、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医学文献的评价、临床技能的掌握、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开拓,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等8个问题,问题全部为单选。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将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骨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得分为(90.24±4.66)分,对照组得分为(84.53±6.80)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实验组学生在医疗病历的书写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几部分考核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得分为(91.16±4.75)分,对照组得分为(83.67±5.75)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以上的实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有了基本认识、会基本应用医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对相关医学文献进行评价,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升自学能力及加强临床思维的开拓,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在对调查问卷问题回答时,对传统的教学法认可度一般。
3讨论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骨科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骨科学以涉及内容多、概念较抽象,专业性强,专科检查复杂,并且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的难点。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是以经验医学思想为指导的,突出教师、课堂、教材的重要性,以培养知识经验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知识,缺少创造性实践。授课教师或医生则以顺序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型,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得骨科见习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虽然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的较好,但是创新性和创造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EBM被称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EBM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EBM的出现也使临床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的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3]。在我国当前的临床教育中,EBM教学模式已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5]。因此从实际出发,将EBM教学模式引入我校临床骨科教学中势在必行。EBM与现代骨科相结合形成了循证骨科学,骨科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并利用Cochrane数据库进行Meta统计分析,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价。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时候就给学生引入EBM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EBM可以教会医学生如何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更好的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在本文中,笔者首次把EBM教学法应用到我院骨科学临床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和要求学生从我院骨外科既往典型的病例以及日常的真实病例出发,提出问题,包括病因、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明确诊治思路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的考核结果表明,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时候,运用EBM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性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DavidL,Sackett.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ChurchillLivingstone,NewYork,2000.
[2]MaggioLA,TenCateO,ChenHC,etal.ChallengestoLearn-ingEvidence-BasedMedicineandEducationalApproachestoMeetTheseChallenges:AQualitativeStudyofSelectedEBMCurriculainU.S.andCanadianMedicalSchools〔J〕.AcadMed,2016,91(1):101-106.
[3]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205.
[4]林继宗,孟丽丽,陈署贤,等.循证医学教育在胆石症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39):76.
[5]王红梅,韩正祥,杜秀平.循证医学在肿瘤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8):10-11.
骨科医学综述论文范文二:骨科患者感染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医学上的骨科患者的感染问题分析和治疗,完善临床患者感染情况的分析,实现有效的骨科监控,可提高临床医学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科;临床医学
1临床骨科患者的感染
1.1骨科治疗
骨科患者由于外伤、神经受损、肿瘤、截肢等各种软组织性问题,在治疗中常常会出现感染,为了防止出现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的感染问题,应在术前分析手术的难易程度,确定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伤口引流情况、抗生素使用效果等进行试验。提高医生和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巡查,完成患者病情数据的更新记录,制定术后抗感染效果跟踪调查分析,有效的完成术后治疗。
1.2骨科感染发病感染情况
采用合理的骨科感染位置的伤口治疗,完善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上呼吸道、胃肠感染系统的治疗管理,提高对骨科感染数据的分析。对骨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问题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截肢手术中的感染发病率较高,其次是外伤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率高。外伤手术后会造成开放性的术后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所以应制定有效的术后感染清理治疗,提高术后的骨科感染问题分析。
1.3骨外科手术后的感染因素
针对手术后的骨外科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急诊患者的感染情况较普通的术后感染比例高,在抗生素使用相同的情况下,急诊患者的感染比例明显降低。随着骨外科手术后的时间的逐步延长,感染比例逐步增加。分析骨外科患者的感染比例情况,对控制患者的骨科感染具有帮助。可以防止出现一系列的感染问题,加强手术后的伤口治疗,对术后的防感染问题进行治疗,降低骨科患者的术后感染比例。在各类骨外科手术的感染问题中,截肢手术后期的受感染比例较高,可以达到手术治疗比例的50%左右,合理分析手术后的伤口恢复情况,制定机体免疫力控制管理,防止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的问题,有效防止感染源的发展。另外,骨外伤手术的治病失败率比例较高,其中开放性的外伤手术感染比例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闭合性外伤问题。这与伤口的感染程度、感染大小、感染后的出血量和机体的应激能力均有关系,影响患者机体的各项机能逐步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神经肌肉的软组织进行治疗,防止出现术后治疗感染问题。及时清理手术中的各种感染部位,提高手术治疗标准,努力达到国际手术标准。手术治疗中需要对抗生素的用量进行分析,制定定时给药、定量给药、定次给药的诊断治疗,逐步改善患者的骨科感染问题。提高患者手术期间的治疗过程,实现对患者感染比率问题的有效分析。提前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分析,完善患者的骨科感染治疗。
2手术的感染情况监控
采用手术与术后感染发展情况同时监控的方法,制定术后感染检测方法,记录临床上受感染的患者,对患者的感染比例进行分析,完善手术的治疗监控。在手术过程中,对急性骨科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加深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管理,逐步完善手术中麻醉、伤口引流以及其他手术后的相关感染问题治疗。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医学上的骨科患者的感染问题分析和治疗,完善临床患者感染情况的分析,实现有效的骨科监控,可提高临床医学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骨科住院病人常见问题的实践王惠冰中华护理杂志2004-03-0581
2、创建骨科优质护理温馨病房的实践周文娟;胡德英;吴莉;姚菊英;李娟;护理学杂志2010-11-2568
骨科医学综述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护理综述论文范文大全
2.骨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大全
3.综述性论文范文
4.医学职业规划范文
骨科医学综述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