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励志散文3篇

发布时间:2017-02-18 18:24

学习是人生存所必须的,一个人若想拥有聪明才智,便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学习的励志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学习的励志散文3篇

学习的励志散文篇一: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一、童年 童话

明明到了夏天却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下着雨的同时,阳光又倔强地刺破乌云,落下利剑般的光柱。一个人的童年,注定会有一些永不磨灭的闪光点,如那一束耀眼的光柱一般,深铭于心。

没有兄弟姐妹的童年少不了与孤独作伴,却因为有了书籍而丝毫不觉落寞。依稀记得儿时的枕边书是那种简单的插图版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每一位孩子的童年或多或少都对童话抱着美好的憧憬与期冀,当白雪公主打开我心扉的时候,天上的白云被我想成了我最喜欢吃的棉花糖;当王子吻醒沉睡的睡美人时,我抱着最漂亮的洋娃娃幻想着未来;当童话里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开放的时候,心中有颗童话的种子在悄然萌发。

童年是纯真的,当童年遇上了童话。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是我对丹麦这个国度所有的概念;童年是多彩的,当童年遇上了童话。那绚丽的霞光,那冲天的火焰,灰姑娘那一身华丽的衣着和朴素的麻布衣的鲜明对比,从那一刻起,能当一回童话里的公主是我最大的梦想;童年是殷实的,童年遇上了童话,金丝蕾的俏裙边,十二层的巨型蛋糕,青蛙变王子的华丽变身,一切都是当童年遇上童话的时候。

带着一颗好奇的童心,那时候的我还不懂这就是最初的阅读。

五岁时的梦,就是有一天能当上童话中的主角。

二、年少本就是一首活力的诗

仲夏时节,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夜语深邃。小学的时候,懵懵懂懂知道什么是阅读,于夜晚之时,总爱捧着《爱的教育》大声朗读,好像把它当作识字的工具一般,却不知道长大后的自己对那时的印象如此之深,那时还不懂书中流露的是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是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是对祖国神圣的爱。

长大后每当自己失意的时候,母亲环抱着我,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我可以振作起来;父亲的手轻抚着我的后背,抚平了我所有黑暗的神经,轻颤的手掌像是诉说着一个父亲最尽力的爱,有时候脑海总会闪过书中的片段--

“母爱是一本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永远飞不出的天空。”

“枯黄的秋叶 随风摇曳,深秋飘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硕大的风衣将瘦骨嶙峋的父亲裹了进去,我心头一阵酸楚。”

原来尽管那时对书没有太多的感悟,那些书中片刻的欢声笑语,会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但那瞬间的感动和触动却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十几岁时的年少,总是在偶然的瞬间尝到阅读甜蜜的滋味,也会在某个瞬间在心头掠过一丝悸动,那或许是书籍于我最初的启蒙吧。

懵懂的年纪,总是在无数次的翻阅中渐渐构建对未来的臆想--

未来的我也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此刻还没有。

未来的我也想成为一位作家,此刻还不可能。

未来的我会更热爱阅读,此刻并不知。

但是那时的我却宁愿相信此刻虚无的一切,未来,一定会有。

三、青春是一台婉转的留声机

不能把你留在身边,不是你的过错,是我的失败。在你已经爱过我的那些短暂岁月里,我或许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是那些日子已成过去,要留也留不住。我知道爱不可以乞求,如果我能为你做一件事,便是等候。——《面包树上的女人》

蜕变总是一件让人神伤的事,每一位经历着青春的少女都等候着一次蜕变,那或许的初恋的滋味,是挫折的打击,是朋友的背叛,亦是成长必经的痛,也是悲伤隐喻的开始,可是,她们却依然庆幸在繁杂的学习生活中还有青春文学的作伴,最惬意的午后莫过沉浸于文中男女主角的浪漫缱绻,也是在这段柔美的时光里,朦朦胧胧地对情感有了一个最初的概念。

从青春治愈系文学《沙漏》开始,《小时代》《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左耳》《思念的末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时至今日张小娴的《面包树上的女人》,我翻阅过无数本爱情小说,总是在字里行间想起那些在时光里匆匆走过的人儿,品尝着青春的苦涩与伤痛,甜蜜与美好。

青春,一个以鲜嫩与活力作注解的名词,它总是充满欢乐,天真,冒险,激情,但与此同时它也充满了软弱,无助,彷徨,懵懂,欲望……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譬如我们能把握的,还有那些我们茫然看着它逝去的……

在青涩的年岁里,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受过一些我们难以承受却不得不承受的伤痛,也许那样的遭遇让一颗幼小的心灵从此烙刻上深深的伤痛,成为青春书页里一道道灰色的风景。在灯华初放的傍晚,也许我们也曾在阳台上或窗户边观看火红的夕阳;有过一个很好很好影响一生的挚友;在某个瞬间为某个人怦然心动;那些岁月里不论是我们能把握,亦或是我们不能左右的,都曾经行走过我们的生命,重要的是它们书写了属于每一个人独特的青春年华。

而青春文学宛若唐古拉山上流下的潺潺溪水,带着来自雪山最纯洁的着希望,奔流而下,道路是那样曲折坎坷,让每一位少女痛并快乐地经受着沿途上的一切震颤。

在书香的弥漫下,我们会有好多的困惑,用一种尚未成熟的心智思考这浮华的人世,用自己的心看世界,我们也许丑陋,邋遢,平凡的毫不起眼,可仍然会时时用一颗向往的心,憧憬着梦幻般美好的未来,这就是青春的姿态。

生命是一把尺子,常常被用来丈量远远大于它长度的欲望,而青春在这样一把尺子上占据的仅仅只是一段细密的跨度,一成不变地被几个短短的标识所代表,而我们观瞻它的角度已然像日晷般记录了我们与它的渐行渐远……忘记了归途的路。

在越发忙碌的学习任务下,我们不得不放下手中挚爱的文学,时光匆匆,一本本我们曾经爱不释手的书籍俨然蒙上一层不为人知的灰尘,我们与它的渐行渐远已成为一种匆匆的路过,似白驹过隙,电影般的梦幻青春之路。

尽管这压力是如此的咄咄逼人,可我们总是在紧张烦闷的晚自习,耀武扬威的习题和试卷的缝隙间,寻找,寻找,寻找着属于青春的自由清新的气息。

或者,我们亦在人世的灯红酒绿,碌碌欲望,颓废自我的沦丧中寻找,寻找,寻找着青春的真理。

那气息,那真理,源自从未真正放下的书籍。

从稚嫩到成长,阅读它伴随着我们一次次的蜕变,把我们的精神层次推向新的高潮。

青春是一台婉转的留声机,记下美好,再回首时亦可慢慢回味。

此时,人坐书窗,神游物外,青春正好。

四、再见? 一定会再见

我们在世俗生活中都曾短暂地与它告别,当以后的以后,岁月不再是一首优美的诗,沉重的人生责任溶解了内心对生活的激情的时候,我仍旧相信阅读的脚步不会停下,人都如此,总想在平庸乏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寻求一种精神突围,冲破人生狭隘的樊篱,让疲惫的心灵拥有一片惬意的栖息地,在此意义上,阅读不乏是一扇通往自由的门。

一册在手,心灵为之洞开,一股神奇的力量会牵引着人进入心地澄明,超凡拔俗的境界,让人自由而强健地散步在阅读的沃野上,这一刻。

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学习的励志散文篇二:勤劳学习

俗话说的好:“勤能补拙。”再无知,再愚蠢平凡的人,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够成为有学问的人。

一个人若想拥有聪明才智,便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出于勤奋。”这是有道理的。就像古代大学者凌曙,小时候他家里穷,无钱上学。后来,他勤俭节约,省下了一笔钱买了很多书回来学习,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学者。还有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义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

门捷列夫曾经也说过:“终身努力,便成天才。”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才一定是十分有智慧的。然而,门捷列夫这句话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要想有智慧,必须终身不懈地努力。比如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着,投入了毕生经历。他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向农民、渔夫、樵夫、江湖郎中请教,不耻下问。同时又广泛阅读了800多种历代医药方面的书籍,才完成了这部着作。

这些事例都证明了,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现在,我们这些正在求学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是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没办法学好,因此悲观泄气,无心向学。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勤奋努力,希望就在面前。

可是要想学得好就得时时刻刻都要认认真真。热爱学习的人对学习总是孜孜不倦,把学习当作最大的乐趣,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热爱学习,从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相反,不热爱学习甚至是讨厌学习的人,慢慢地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学习的心理。上课时,他们往往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看起来是在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而实际上他们的心已经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不能及时完成,第二天来到学校只好找同学的作业来抄,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及时认真的完成,不要为了做作业而去做作业,要知道做作业不是一种任务,它不需要任何人的要求!在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要想办法弄明白,这样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了。光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还不行,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活”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之一。所谓的“活”就是说不能读死书,在各种题型前能够随机应变。这道题你能轻而易举地把它做出来,如果把它变个模样,你还能火眼金金认出它来吗?做这种题就需要“活”,要学会举一反三。

只有这样,你的学习才会提高,你的前途才会光明一片,你才会爱上学习。

学习的励志散文篇三: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书籍唤醒了沉睡的大脑,复苏了干涸的心灵。人只有读书才能知礼,讲礼,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自身素质。

小时候,我便喜欢一个人沉浸在书的海洋里,静静品味书中的故事。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里采集花粉,又好像一块海绵,日夜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水。我从书中吸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工作以后,我总喜欢睡前在灯光下翻阅书籍。我曾顺着鲁迅的墨迹,去聆听那声声呐喊;曾伴着遥远的绝响,去搜寻文明的碎片。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书籍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转瞬即逝的激动,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人对生命的尊严肃然起敬。

孤独时,书是益友;忧闷时,书是敞开的窗户;阴霾时,书是灿烂的阳光;意冷时,书是熊熊的火焰……我在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流的同时,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都是博览群书的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几十年来,毛主席日里万机,可他却总是挤出点滴的时间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每阅读一本书,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各种符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才成就了他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伟人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发奋地读书,书是成就我们伟大事业的力量之源!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就必须读书加以补足,况且,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渊博的大脑是不行的。读书让我能够很好的乘上时代的风帆,让自己的职业生辉。我可以从教育理论书籍中获得理论的指导,为我的教育教学指引方向;我可以从名家名著中或者精神的营养,为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高品味的营养;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书籍中找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诠释,心灵的感动。

我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读书是精神自由的翱翔,是想像力无羁的腾飞,是超越时空的思索。它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能,还可以培养个性品德。读书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读书,使我从中获取精神营养让我在学习中慢慢成长;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会更加努力的读书,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关于学习的励志散文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