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3 22:46

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教育内涵认知缺失,教育内容陈旧,使得大学体育教育一直未被重视,如何革新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和观念,引入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使得大学生重新正视大学体育教育,重塑终身体育教育观,这依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公安院校体育教育管理思考

摘要:体育教育是公安院校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的内容之一,是关系着中华民族体质健康与否的基础性教育内容,也是关系未来人民警察身体素质和抓捕本领的关键环节。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现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在促进学生体育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根据该校的办学特色,从警察院校的体育管理目标、体育管理内容和体育管理保障体系系统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指出该校以贴近公安实战为出发点,以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和民警综合能力素质为着力点,不断增强教育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发了适合该校发展的特色体育课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本文也提出了该校体育管理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关键字:公安院校;体育教育管理;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是在遵循学校体育教育规律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等因素的作用,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警察院校体育工作过程及其内、外部各种因素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创新等一系列综合活动。警察院校体育由于其特殊性,学生的体能水平和实用技能能力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警务技战术系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基础体育、警务搏击、警务技战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负责组织学校各运动队的训练比赛和学生群体活动的管理工作。警务技战术系下设系办公室、特警大队、警务搏击教研室、警察战术教研室、枪械使用教研室、基础体能教研室等六个科室。

1.警察院校体育管理

1.1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是以我国的体育教育方针作为指导思想,在遵循警察院校体育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素质教育的背景出发,结合当前我国警察院校体育的实际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通过一定方式对学校的各种体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警察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警察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进行警察院校体育管理就在于通过发挥管理的职能,合理调控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警察院校体育资源的效用,去实现警察院校体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具体目标。

1.2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特点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是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警察院校体育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综合性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管理过程。从管理体制来说,包括校内外管理体制;从管理对象来说,包括学生管理和体育教师管理等;从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来说,包括体育课教学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等;这些不同的管理因素,呈现出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1.2.2阶段性

首先,警察院校的体育教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内容是不同的,从一年级的基础体育、二年级的警务搏击的摔法控制、三年级的拳脚,教学目的、内容、形式相差很大。一般认为,基础体育以传授体育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独立体育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为主,是执法战斗型警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摔法控制、拳脚阶段以踢、打、摔、拿、控等技法为手段为主,旨在通过这些手段来制服或抓获犯罪分子,保护自身安全,顺利执行职务,是执法战斗型警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核心。

1.3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内容是指围绕警察院校体育工作所肩负的目的和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内容。按管理范围分,警察院校体育管理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部分。

1.3.1宏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宏观管理主要是指学校外部对警察院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包括:①研究制定警察院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长远规划和投资建设的战略布局等;②研究制定警察院校体育的法制建设并监督实施;③建立健全全国和地区性警察院校体育管理体制和管理基本要求;④研究拟定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的总体改革方案和措施。

1.3.2微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微观管理主要指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工作,包括:①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体育人事管理等;②加强警察院校体育各项业务工作(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果;③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④加强警察院校体育的制度建设、体育情报信息与宣传教育工作和场地器材的经费管理;⑤贯彻落实警察院校体育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1.4警察院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

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发展,围绕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把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的内容确立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善警察院校体育管理体制、强化警察院校体育课程建设、营造警察院校体育文化氛围。为了使警察院校体育工作顺利的开展,还需要管理警察院校体育的保障体系,主要指对体育师资队伍、体育经费、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科学研究、体育情报资料和档案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促进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2.南京森林警察学校体育管理现状

2.1管理体制现状

各级体育教研部门和科研所共同承担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研究、指导、培训和咨询工作,体育教育及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有:2.1.1完成全校各专业的基础体育、警务搏击、警务技战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1.2承担学生群体活动的管理工作;2.1.3举办、参与各级体育学术研讨会;2.1.4举办、参与各级院校体育竞赛;2.1.5加强场馆器材建设与管理;2.1.6制定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计划;2.1.7做好体育宣传、科研工作等。

2.2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现状

体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体育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因素在教师。是否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决定警察院校体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警察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是保证警察院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校警务技战术系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助教14人;硕士研究生6人,在读硕士3人;在专职教师中,我们拥有十余人的高技能教官队伍,他们曾在全国性各类搏击比赛中获得前六名的优异成绩,这些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的专职教师在专业课程的相关技能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一批校内和校外实战单位的兼课教师充实了师资队伍。学校历来重视师资培训工作,为了使教师能不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坚持短期进修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原则。近三年来,教师参加全国及省级各类研讨会、学习班、短期业务培训班达46人次。在抓好教学工作与师资培训的同时,我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总结和研究教学训练和管理经验。科研能力弱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低下、青年教师学历的难提升和高级职称的难晋级,高校体育教师的低学历和低职称不利于警察院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这一情况,我校警务技战术系一直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采取一系列步骤积极引导教师们及时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同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不断增加信息量,把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专题课、讲座课、实例分析课开设,调整课程结构。在不断摸索中,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实践能力也通过科研的开展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把握住了体育教学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趋势。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教师科研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教师继续深造人数和职称晋升人数有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2.3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现状

随着学校的发展,我校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现有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场地,包括警务博击训练馆、射击馆、重器械训练馆、综合馆等;55688平方米的室外训练场地包括泅渡池、障碍场地、400M标准田径场、人工草皮足球场、数十片篮、排球场以及网球场等,这些硬件设施在培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体育教学的高效有序的开展。同时,学校配备专业人员对教学训练设施和场地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训练场地和设施的配备齐全和使用安全。制定各个训练场地的管理规定和使用守则,做到训练场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2.4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4.1课程时数少,缺乏深层教学和训练

南京森林警察学校是一所专业性很强的公安本科院校,课程安排大多向公安类专业靠拢,体育课程时数少,缺乏深层教学和训练。这无论是从提高学生实战能力训练上;还是从教师着手实施系统性、针对性的深层教学上,都是难于奏效的。

2.4.2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注重

学校开展警务搏击课程以来,一直注重学生体能的提高和警务技能的培养,但是缺乏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忽略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单纯的让学生强健身体、增强体质,没有让学生能体验到运动的愉悦,享受成功的乐趣。

3.加强公安院校体育教育管理的对策

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警察院校体育重要性,高度重视警察院校体育工作。在具体措施上,要贯彻课堂学习与业余训练、引导学习与自主学习并重的原则,同时要注意注重身体素质和提高搏斗技能应贯穿体育教育管理的始终。

3.1实施长效教学训练机制,增加课程时数

要实施长效教学训练机制,就必须对原来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和优化。按照阶段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内容安排设置,以综合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为主、辅之于阶段性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置能否合理或优化,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训练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要使学生警用搏击整体技术得到连续发展和实战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现实警务的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教学优势。在教学大纲和内容的编写和设置上,要突出警察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讲求“能用、管用、实用”,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摒弃过去“老的、不管用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陈旧、缺乏有效提高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时事热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新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选用贴近实际的精益的技术动作作为教学内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优化的内容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再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付诸实施。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长效教学训练机制,按照合理的教学顺序符合科学的训练原则和要求,进行阶段性课程教学设置,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进行相对系统、深层次的综合性教学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效果。

3.2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注重人文关怀

开展业余培训,面向学生开放综合训练馆,促使学生自觉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并开办体育兴趣业余培训班,在不影响正常上课时间的情况下,每天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业余训练,并由教师专门管理和技术指导。以此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营造自觉训练的氛围,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增强专项身体素质,弥补正常教学训练的不足。同时,把学生参与业余训练的时间、程度、表现等作为实践课学分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动力。下一步将针对问题逐步增加投入,有目的、按步骤修建一些场馆和购置体育器械,为进一步拓展选修项目满足学生需求奠定基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3.3充实全方位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纵向渗透循序渐进,按照体育管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首先体现在教学体系的安排上,保证体育技能间的前后衔接和有机联系,使学生掌握专项擒拿格斗、抗击打训练、武术散打、警械具使用、射击技术、机动车(含摩托车)驾驶等应用型技术的过程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其次,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近到远,从浅到深,使学生在点滴积累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采用接近实战、结合一线的新型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影视教学法、情景再现教学法、分组对抗教学法、模拟实战教学法等,针对性的解决人民卫士基层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授课效果。

4.小结

本文从警察院校体育管理目标特点和主要内容入手、以南京森林警察学校为例,从管理体制、体育师资队伍、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方面分析了体育管理现状,并指出了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出了包括训练机制、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具在内的加强公安院校体育教育管理的对策。体育教育是人民警察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执行任务的战斗中应具备的专项素质和技能的学科。警察院校体育管理任务任重道远,需要社会、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及个人共同努力。今后的警察院校体育管理工作要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上,把教学、研究、实践融为一体,以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使之与警察一线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体育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为主,使公安院校的学生不仅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还具有吃苦耐劳的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仅掌握基本的身心锻炼技能,还具有擒拿格斗、武器使用等实训本领,以培养学生的实战水平和执法能力,为今后的警察执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潘少伟,于可红.警察院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吉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德育与素质教育,2005(17):71~72.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高校体育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

摘要: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将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相结合,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继承传统,尊重历史文化的崇高精神。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高校中传统体育项目教育的不完善,认识到引入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 传统文化

1前言

我国的民间传统的文化项目多种多样,体育项目更是种类繁多,它的内容与形式之多样,堪称世界之最。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锻炼了人的思维,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还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而将传统体育理念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结合,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弘扬了一种推陈出新的精神。

2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分析

2.1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传统能使我们懂得尊重文化,了解历史。民族传统中的体育项目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传统的体育项目是经过历代人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也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的,各族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经过他们的独特思想与实践经验,为我们创造了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体育项目,为我们代代相传[1]。

2.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传统民族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现代体育教育的完善,又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距离;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投入的经费,缓解了资源匮乏的局面,并且也为现代体育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3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

3.1人文氛围不浓,学生锻炼兴致不高

传统的体育项目,人文情怀浓,历史相对悠久。另外,包含了一些中医养生的理论研究,不论是哲学、政治与军事,还是文学、宗教与修身养性,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将现代体育的教学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注重人文氛围的渲染。但由于当前高校体育老师的民族传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研究不深入,致使体育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严密,达不到国家对于传统体育教育的要求,致使学生缺少对于传统项目的学习兴趣。

3.2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内容过窄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仍是以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体操、田径项目为主。被引入的民族项目不被重视,一些地区设置的民族项目中有武术类的项目,但是一些特色养生与健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根本没能实施。一小部分学校将其作为选修项目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能真正发挥其锻炼学生身体、加强修身养性观念的作用。

3.3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

普通高校中真正毕业于体育专业的老师比例较少,部分是一些其他专业的转业人员,他们经过短期的体育课程知识的培训后上岗任教,相当部分的人员的体育教学知识匮乏。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授需要相当广的知识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背景、历史、渊源都必须有所了解,并能将其讲给学生听。如果专业知识不够,不能运用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讲解,就不能将理论与技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传授给学生。

4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议措施

4.1深入发掘民间资源,达到学校与当地资源的优势互补

大部分的高校体育老师都是接受学校教育资源,很少做到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资源相结合来教学。如大部分的武术老师掌握的只是一些竞技套路,没有完整的武术技艺。如果深入地挖掘当地资源,下乡去采集信息、请教资深武术学者,并结合学校的资源,开展几次专业的研讨会,将老武术学家请到学校来进行优势互补,就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真正的武术。另外,可以组织学生下乡参观当地的民族竞技类活动与表演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参观中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2]。

4.2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中无论是体育老师还是大学生群体,都要培养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能够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当地人对其的认可已经说明传统体育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对于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3]。

4.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入校园,一方面是为了继承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在不违背新课改的要求下加以创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完善传统与现代的知识结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对传统的承继下,创造新的项目技术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5结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学校教育融会贯通,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现代人才良好身体素质培养的现代体育精神的目标。并且对于树立“素质教学”理念,完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守杰.浅谈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0,(32):204-213.

[2]梁亮.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开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64-65.

[3]宋保华.河南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体育专业论文范文

2.大学毕业优秀论文

3.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思路论文

4.大学生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5.安全教育的毕业论文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