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有关毛概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9 10:47

199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到达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在这些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开放,要放弃争论,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国民经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改革开放的有关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改革开放的有关毛概论文篇一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爆发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已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应运而生。改革开放后的30个年头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最好的30年,中国成功的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到初步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时期十八大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尤其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和民生问题的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关键词】:改革开放;十八大会议;党风建设;民生

【分类号】:K27

纵览中国历史,从“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大秦到“贞观之治”的全唐盛世,从闭关锁国的旧社会到蒸蒸日上的新中国,探索国家繁荣昌盛的道路艰难而漫长,但在中华的大地上从来不缺少兢兢业业谋发展的领导人!如今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居世界第一,GDP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持续发展,稳定的上层建筑,和平的外交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昭示着改革开放政策发挥的巨大作用。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安康,最终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一.中国改革开放背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国内和国际两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前,国内的“大跃进”运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各地纷纷不顾实际,谎报农业、工业生产,严重扰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失调,甚至导致三年大饥荒,不少人民流离失所。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更是严重摧残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分子不被尊重,轻者下放进行体力劳动,财产没收,重者遭到残酷对待。“破四旧”,“开门搞科研”,“批林批孔”观点的提出使数不清的历史文物成为碎片;不少科学工作者被迫下乡,研究工作就此停顿;影响数千年的儒家文化被批判,难以广泛传播。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70年代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各方面基础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国家内乱的影响下,党,国家和人民都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政治局面的混乱,国民经济的滞后停顿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成为整个国家的迫切需求!

二.改革开放,如沐春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我们不断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改革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改旧社会的中央集权,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如沐春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以宪法为基础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持续健全。经济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带动了广大农村经济的增长;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口岸的出现吸引着大批外资企业的进入,提高了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们从以工农业为主转变为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开拓了新型高效的发展道路。外交上,香港、澳门的回归维护了国土完整,国际世贸组织的加入使我们与外界的联系交流日渐加深。科技上,1973年杂交水稻研制成功,1979年远程火箭顺利发射,1985年中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建成,1991年秦山核电站正式投入使用。文化上,文学艺术的创作活跃,成就斐然,以中国艺术节为代表的重大活动的举办和相应奖励的实施,又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充分展示的舞台。

改革开发初期,举国上下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改革开放30个年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拉大了贫富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正之风。怎样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走马上任,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为老百姓勾勒出了美好的生活新图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保障全国儿童的义务教育;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存医疗问题,完善城市社区的医疗环境,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所包含的病种范围;完善房价体系,阻止恶性循环,让更多人在大城市“有房可住”。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铺张浪费的现象水火不相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响亮的新观点、新目标成为十八大后中国政治强劲吹动的新风。

“细节决定成败!”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强调党内作风建设的根本原因,细节的改变更是为了官场风气的改变、办事能力的改变,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把老百姓装在心里,能够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服好务的过程中去,多干实事。作为拥有82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整个中国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铺张浪费是对人民财产的浪费,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浪费。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建设需要我们将顶层设计与联系实际相结合,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地研究、总结,进而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是联系实际;既然已经认准了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当进行一些合理的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社会主义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双重耐心。但我们坚信,在循序渐进地推进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远,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也必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虞崇胜,王维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发展回顾・反思・展望》[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9-63页,83-88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2):140-153页

[3].人民网.中共十八大新闻[O]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陈红太: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O]

[5].百度百科.“改革开放”[O]

改革开放的有关毛概论文篇二

《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的哲学底蕴》

作者简介:李继武(1954-),男,吉林辉南人,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政教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之间关系的哲学基础,处理好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实践的必然要求,又是思想自身功能要求得到正确发挥的内在规定;对立统一规律是这二者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哲学底蕴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0-0009-0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刻理解和掌握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之间关系的哲学底蕴,是极其必要的。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之间关系的哲学基础。处理好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实践的必然要求,又是思想自身功能要求得到正确发挥的内在规定。

从哲学角度看,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实质上是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因此,处理好这种关系,是由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个深层本质所规定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自觉能动的活动,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活动,它必须把人的思想、认识、理论包括在自身之内,使认识成为实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调控要素,否则,实践就变成了盲目的活动。实践吸收和消化理论的程度,是衡量实践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水平越高,它对思想、认识和理论的指导要求及依赖程度也就越高。从另一侧面看,人的思想、认识及理论一经产生,就具有了巨大的反作用。因为,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由实践和认识这二者的特点可以看出,实践需要认识给予指导和规范,并以认识作为自己水平高低的一个尺度;而认识又需要实践作基础

并为之服务。基于二者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要防止实践脱离认识,另一方面又要反对认识脱离实践。脱离认识的实践,只能是动物式的盲目“冲动”;而脱离实践的认识,也只能是不结现实果实的“幻花”。

思想、认识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本质上表现为认识具有超前性。思想、认识尤其是理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没有这种超前性,认识就不能成为实践活动的指南。思想、认识、理论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越深刻,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就越大。因此,实践要想顺利进行,就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的指导;而思想、认识和理论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形式,它能够并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总结经验,预见未来,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包括规定实践的目的、范围和过程,影响和预见实践的结果等等。因此,思想、认识和理论的超前发展,是现代人类活动的一个突出特征。但是,任何思想、认识、理论总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一定过程和阶段的反映,而人类实践又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实践的推进,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产生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就可能失去超前性。这时,它不但不能成功地指导实践,反而会阻碍实践的健康发展。这种现象在人类认识史上是经常发生的。因此,人的思想、认识和理论要想跟上实践的步伐并发挥出超前的指导实践的功能,就不能囿于成见和书本教条,而应不断从新的实践中探求新的思想、认识,建构新的理论,这就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破旧立新。而人的认识的本性、功能和能动性,也决定了它会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解放和发展,从而更本质地反映实践的要求,指导实践更深刻地改造世界,这也是被人类思想的解放史和发展史所一再证明了的。

尽管解放思想是思想自身功能要求正确发挥的需要,但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解放思想的根本动因仍在于实践。实践不但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而且还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根本动力。列宁指出:“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1]正由于思想、认识、理论依赖于实践,经由实践检验并加以修正、丰富和发展,因此,实践必然要求指导自己的思想必须坚决摒弃一切抽象的公式和教条,从而要求人们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把理论推向前进,进而对实践作出正确的指导。因此,解放思想不是某种即时乘兴的权宜口号,而是思想自身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实践的推动。

不断深化的改革、扩大的开放,是一场规模宏大、变化深刻、任务艰巨、深入发展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践深化和发展了,理所当然地要求我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相适应的不断解放了的思想,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恰恰是为了使自己发挥出超前的指导实践的功能和作用,并在显示自身巨大能动性中成为改革开放实践向纵深发展的标志。十七大的理论建树,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更深层次的哲学基础。处理好后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从对立统一规律的层次做进一步论证。

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对立、差异无疑是存在的。如,改革开放具有不断运动、发展的属性,因而有不确定的一面,而解放了的思想虽然具有超前性,但其中有时也会包含某种与改革开放的性质和规律不相符合的东西。即使是与改革开放相符合的解放了的思想,也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变成陈旧的框框。于是,这两者在运动方向上有时会呈现相互背离的趋势,出现不和谐、不一致的状况。一旦发生此种情况,解放了的思想对实践便不能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甚至可能阻碍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以往在论及改革开放同解放思想的关系时,往往看双方一致的多,而对双方的差异则几乎没有看到,这是需要注意的。当然,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开放同解放思想的同一性、一致性,但这只是一种愿望,实际的运行和操作既可能使二者的差异扩大,也可能使二者在同一、一致的状态下和谐发展。因此,在妥善处理二者关系时,我们必须看到二者的差异甚至对立。只有如此,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或缩小二者的差异和对立,促进二者的和谐与一致,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已经为改革开放3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所证明。

此外,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作为矛盾的双方,其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改革开放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解放思想起支配和主导作用;而解放思想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又对改革开放起着影响、调控和规范作用。那么,如何妥善处理好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的关系呢?

首先,必须将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目标上来。我们所推进的改革开放实践,不管是渐进还是深化,目的都是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因为,要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在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根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达到,只能依靠改革开放的实践。30年的改革开放,确实给我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我国人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他们已经从改革开放中看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这说明,改革开放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所要求的解放思想,也决不是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而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或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精神状态,使主观思想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解放思想的对立面是思想僵化。思想僵化的表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保守主义,它们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不彻底破除这些障碍,就不可能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发展新观念,也就谈不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由上可见,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及二者的不断深化,都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目标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二者才有同一或一致的可能性。只有坚持这个目标,才能为妥善地处理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的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以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来决定解放思想的要求、内容和标准。不断变动深化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牵涉到的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是极为深刻的。由于它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无现成、成熟的理论、观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又由于它的进步性,因而不可能接受陈规陋习或僵化的观念作为调控自己的精神动力,因此,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必然呼唤着人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以适应、规范和推动自己的前进步伐。

面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必须同其一致。在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矛盾双方中,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支配作用。其原因:一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要求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二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内容是以深化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为依据的,哪些思想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如实反映,只有通过深化的改革开放才能确定;什么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也只有以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裁决。三是不断解放的思想也必须由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来检验,离开了这种实践,光靠思想斗争和理论争论,是无法回答解放了的思想是否正确的问题的。

在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关系中,解放思想虽然处于矛盾的次要地位,但它一经产生,就会对改革开放的实践发挥巨大的反作用,或促进或阻碍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因此,在处理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的主次关系时,要善于在二者的联系中掌握重点。

最后,必须用解放了的正确思想规范和促进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解放了的思想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因此,它对改革开放会产生推进其成功或导致其失败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譬如,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或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虽然也是一种解放了的思想,但它会把改革开放的实践引入歧途。因此,只有解放了的正确思想,才能将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践沿着正确轨道引向深入和成功。这是因为,随着深化的改革开放而不断进一步解放了的正确思想,由于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因而能够规范深化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具体目标以及途径和办法。况且,由于它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能够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因而可以使人们在深化改革开放中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减少失误和代价。解放了的思想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越深刻,则促进改革开放的步伐越大,成果越显著。

总之,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有着主次地位之别,它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基础上,具有和谐、一致发展的可能性。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需要我们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正是妥善处理这两者关系的结晶,其中贯穿的思想解放的积极成果,必将同今后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实践实现和谐与一致。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改革开放的有关毛概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