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31 08:15

部队行政管理有思想性,规范性、强制性、时效性和经常性五个特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队行政管理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部队行政管理论文篇一

武警部队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研究

【摘要】行政消耗性经费是用于维持、保障部队正常运转以及事业部门完成事业任务时的非事业性支出,其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各级机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武警部队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行政消耗,经费,问题,对策

武警部队自成立以来,财务、经费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基本上满足了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需要。但在实际的经费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行政消耗性经费,作为一项易超难管的伸缩性经费,开支频繁,管理难度比较大,导致经费使用效益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效能未能充分发掘。为此,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及部队经费管理水平的现状,完善行政消耗性经费标准化管理的体系极为重要。这也是武警部队财务规范化管理和经费管理创新的需要,更是武警部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新任务经费保障的需要。

一、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情况的好坏,事关各级机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目前武警部队所面临的任务、形势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遇到的情况也更为复杂。对于大多数单位而言,行政消耗性经费的管理水平还是有些滞后的,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些直接影响部队机关高效运行及任务的完成。

(一)费用不透明,存在浪费现象。行政消耗性经费是保障部队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其存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它开支范围的广泛性和模糊性,使得对行政消耗性费用的开支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严格地说,行政消耗性经费是用于履行公务所必须的、适度的消费,可实际上却存在过度的消费。现阶段,有一些地区的军人收入仅仅和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持平,有的甚至低于当地水平,这就挫伤了军人的积极性,助长了利用公费为自己谋取利益的风气。

(二)标准制度科学性欠缺,导致执行困难。行政消耗性经费之所难以控制,就是因为它科学性欠缺、标准制度与实际有些脱节,不好把握而执行困难。一方面部队行政消耗性经费的标准等都是依据物价水平、地区差异等因素制定的。但由于标准测算、制定过程等程序因素限制,明显存在滞后性及不科学的现象。而且标准制度的调整机制不完善,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更是十分有限,这些都会导致标准制度与实际情况分离,增加经费开支及其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生活不是真空,各种需求也会受周围人的影响。有些经费的开支使用,一是因为人际交往的频繁,二是有个别部门领导指导思想有失偏颇,对一些经费使用签字、批复随意性大,给经管人增加了难度,财务人员过不了“人情”关,造成“超预算、超标准、超支出”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经费管理监督约束不力,经费开支效益难以明确。管理的后续环节就是监督,监督是对管理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武警部队的财务监督虽已实行多年,但管理效果并未能发挥,致使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的管理效益难以评价,主要原因有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监督机制不完善。经济体制的改革、政策法规的调整都会渗透到部队财经活动中来,而现有的财务监督方法主要是财务内部监督为主,但部队财务人员所受的制约性较大,监督效应并未积极有效地体现。同时,监督方法及机构人员等的设置较为陈旧,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力不强,科学性不足。此外,部队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涉及的监督内容也不够全面系统,主要体现为监督大多停留在帐、证、表等书面形式上。监督方法有些也仅仅是停留在检查预算执行的事后监督。从总体上看,缺乏一个完整具体、操作性和适用性强的监督机制。

2.监督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监督成本过高。一是经济活动发生的真实性难以判断,监督成本升高。如发票等虚假现象时有发生,鉴别其真实性不易,监督难度增大。二是党委的监督主要针对预算收支的平衡、大额费用的去向等,不可能对每张票据、每次费用的发生进行监督。有些会计信息失真,增加了监督成本。通常的财务检查,多属事后监督,效果并不明显,且要付出一定成本如接待费等。

二、加强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的对策

行政消耗性经费的开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或多或少都有解决的经验,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普遍情况是,管理水平不高,行政消耗性经费的保障效益、经费潜力未能充分发掘。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解决的对策:

(一)健全预算经费制度,加强党委理财。在现行的会计科目中事业费类级科目下增设行政消耗性经费款级科目,在行政消耗性经费款级科目下再设会议费、接待费、办公杂支、邮寄挂号、电话、印刷、业务差旅、汽车用油、车辆维修等项级科目(该科目专为核算专业性会议、集训、接待、办公杂支等行政消耗性经费所设),这样有利于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能更好地控制行政消耗性支出。同时改变传统的管理办法,不再由业务部门各自分管消耗性经费,由党委统一理财,将各项消耗性经费放置一起,统一管理,这对行政消耗性经费的具体开支容易控制容易掌握。

(二)引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行政消耗性经费标准体系。健全经费标准体系,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应科学分析影响经费需求波动的因素,如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差异、部队性质及担负任务、军队政策及建设需要的变化等等。根据历年经费消耗情况、变动情况,结合各种影响因素水平,科学制定标准调整指标和指数,预计短期、中期、长期经费开支方案。做好调整效果预期评价和效果反馈、标准修订工作,将定期分析和不定期调整相结合,新标准试点和推广相统一,注重效率,把握进度。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成本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部队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他们在正面认识和看待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的合理性的同时,深刻认识其成本性。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改进工作态度和作风,反对盲目消费、高标准、高档次消费。领导和机关要积极带头做表率、树形象,在部队内部形成“首长砍项目、机关压开支、分队搞节约”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结合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时机教育各级各部门树立经费开支的成本意识,夯实按程序办事、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基础,严格执行财务规定,普及新标准、新制度,推广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的管理经验,将教育制度化、经常化、深入化。对于违反规定、管理不善、造成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和处理。对于经费管理好,执行标准制度好,任务完成好的要表扬、宣传。使各单位和个人绷紧行政消耗性经费标准化管理,合理化开支这根弦,切实从思想高度坚实成本意识。

部队行政管理论文篇二

高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摘要:高等院校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作为培养高级人才传播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不仅需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潜心治学,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管理人才来进行管理。行政管理部干部队伍建设对高等院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039-02

建设高等院校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作为培养高级人才传播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不仅需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潜心治学,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管理人才来进行管理学协调,才能实现高校内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发挥高校的最大效能。因此,行政管理部干部队伍建设对高等院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随着“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的确立,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日趋明显,而行政工作往往起着协调、整合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学校各种力量能否形成合力,学校运行状况能否达到最佳。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人的工作,也就是干部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所学校行政管理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包括行政管理领导干部和一般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

二、加强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国内院校普遍存在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往往不如教师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干部的整体学历水平、业务水平不高的情况,造成学校管理效率低,制约了学校的全局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认为行政管理只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次要部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只是发挥辅助作用,认为教不了书的人才去搞管理。二是认为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不重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长此以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管理岗位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意识不强等现象,造成许多高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效率、水平不高。

(二)中层领导干部队伍非职业化倾向。学校内大量处级单位的领导都是双肩挑干部,除了党政工作外,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这就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是学者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但因专业和精力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管理知识、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并不能很快提高,只能凭有限的经验和感觉在摸索着管理。二是部分干部并不能专心行政工作,随时想到更加自由和对从事学术事业更有帮助的专职教师岗位。

(三)培养机制落后。行政工作人员来自各种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门培训,又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时间与机会。学校没有形成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理论培训、业务能力培训和参加相关专业性的交流研讨活动的机制。造成行政人员知识更新慢、从业技能欠缺的问题。

(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传统办公方式下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臃肿和庞大,层级的众多,机构的重复设置,从而导致工作重复,职责难以分清,工作人员陷入行政事务,缺乏学习深造和总结提高的机会。由于传统考核标准和认识,造成“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观念,是行政人员养成但求无过的心态,不思创新、不愿探索。

这些问题造成了行政人员举一个现代化大学的工作人员所应有素质水平有一定距离。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就成为大学要平衡发展、实现最佳发展状态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三、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其备的素质

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就要先明确这支队伍中每个成员所必须具有的素质。现代化大学要有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任何先进的制度都要靠人员来执行落实,高校的行政管理队伍作为一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人员应当具有以下职业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主要指行政管理干部应当具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思想品质和思想作用。政治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干部诸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搞好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义不容辞的担当起“管理育人”的重任,要不断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增强党性觉悟,提高政策水平,模范高效的服务于学校中心的工作。

(二)先进的观念和意识。行政管理干部作为一所大学各项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者,必须深刻理解这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必须具有现代化大学的管理思维。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1、大局意识。管理人员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不论政务性工作还是事务性工作都要服务于学校全局需要,否则无法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影响到学校整体行政工作。2、责任意识。责任的本质是不履行义务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权利、义务和责任正是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必须明确的三个要素。管理人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即岗位责任,并且一旦履行责任出现问题就必然承担不利后果。只有职责清晰、责任明确,管理人员才能自觉做到在在标准上求高,措施上求严,工作上求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服务意识。服务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天职,高校行政人员必须以组织利益为重,充分认识自己的服务职能和辅助地位,摆正心态、端正态度,以满足师生需求为己任,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三)能力素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l、管理能力,即能够独立完成自己分管工作,能够找到并实行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和途径。2、协调能力,一个学校上下左右,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相互都有一定的联系。行政管理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合理协调好校内校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为本校、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工作环境,以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总要求。3、创新能力,行政管理干部的管理工作中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4、学习能力,能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即使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人文知识和政策方针。

四、对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要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从积极的角度认识行政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服务于领导,服务于广大的师生,更是服务于高教事业,服务于社会。只有这样,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才会在显示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兢兢业业地完成繁琐而复杂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行政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

在引进新任职人员方面,注意专业对口;强化现有人员的专业意识,引导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建立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学习进修的机制,引导其自我提高,改善队伍学历结构;建立培训制度,主要通过规范培训制度,采取相互学习与观摩的方法,促进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职责

应对从事行政管理的各级各类人员,制定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制定响应方法,严格考核纪律,对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考评和监督管理,把工作绩效与晋级分配挂钩,奖惩分明;坚持“职责明确、任务清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有条不紊”的原则,把职责落实到岗位上,从而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建立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各级工作人员严格履行职责。

(四)健全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将服务对象,即教师学生的评价意见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定级、升值的重要参考标准。淡化行政人员考核中的人情因素、主观因素,建立科学化的考核方法。

在现在高校中行政管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容忽视,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千部队伍,才能实现学校的全面、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志伟,王亮.高校行政管理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3).

[2]杨静.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反思与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6).

部队行政管理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