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

发布时间:2017-05-27 12:41

经济一体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给国际贸易开辟了一条无比宽阔、无比深远的道路。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摘要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直接引发了贸易量的收缩,也造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将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的含义、特征、发展演变极其影响等方面阐述贸易保护,从而探索出我国在当前条件下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

贸易保护,是指一国政府或公共机构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干预货物或服务的进出口贸易,其主要的政策方向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带有浓厚的隐蔽性与扭曲性,并有很强的战略性和进攻性。其实质是国家对贸易的干预。贸易保护始终是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其指导思想的。而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缘由又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世界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的发展演变: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为了进行资本积累,西欧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

第二,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期,英国产业革命后,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为加强,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而经济后进的美国和德国则实行保护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大国普遍抛弃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其结果使世界贸易停滞,引发了社会危机。

第四,二战以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而跃居世界经济贸易强国的美国为了推行“美国化”,转而推崇自由贸易,推动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1947GATT,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接受贸易自由化,但同时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出口管制。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下降,为了摆脱困境,20世纪70年代后又带头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终止固定汇率。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打乱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引发了经济危机,新贸易保护主义波及全球。

二、全球化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衰退,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纷纷采取了各项救市措施和刺激经济的方案,随着这些方案的实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与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这一阶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各国对经济政策的行政干预色彩较为明显,解决这一问题难度日益加大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一些国家为了减轻危机对本国的影响,通过立法或行政干预的手段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产业政策的政府干预与调整,已成为各国政府加强出口贸易调整的重点之一。政府运用产业政策来发展本国经济的动态比较优势,凭借其特定的补贴行为来增强本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密切结合已成为各国政府近年来经济政策的显著特征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原本就低效的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就更难以发挥作用,而自由贸易也在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混战中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二)保护范围趋于全面化,手段趋于多样化

以往的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重点主要是幼稚产业,包括农业和一些弱小的新兴产业,或者是已经处于衰退期但却与国内就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等等。但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除了坚持对传统的幼稚产业的保护以外,其保护范围扩大到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知识产权等领域。此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也逐渐增多。

需要提及的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多样化。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主要是采用关税壁垒,包括征收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出口附加税等来进行贸易保护。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升温的时候,各国的关税壁垒已经普遍下降,而非关税壁垒已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特别是以各种新标准实施的贸易壁垒,如以过高的环保标准形成的“环保壁垒”,以及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形成的“技术壁垒”,还有以维护公平贸易为名的“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等等,非关税壁垒已经成为诱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和导火线,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以成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为借口,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提升本国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有明显的歧视性

在当前发达国家主宰世界经济命脉的国际体制之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比他们之间的贸易限制更为严厉,且涉及的商品范围更广。在这种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平等,因此也就造成了要实现他们贸易机会的相对均衡和利益分配的相对平等难上加难,那么歧视也就在所难免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关贸总协定组织的多轮关税减让谈判中,虽然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游离于总协定之外的农产品、纺织品贸易都要承担较高的关税,而世界市场上相当部分的农产品、纺织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其结果显而易见。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同样带有歧视性。在实践中,像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均被裁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欧共体和美国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品价格不能反映真正的市场价格,要选定替代国来计算倾销幅度,但是,他们在选择替代国时往往不考虑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观随意的去选择,这显然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使社会主义国家在竞争乃至其后的诉讼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危害

第一,贸易保护主义将使经济全球化发生逆转,已经形成的金融体系、全球性分工体系出现断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蒙受其害。

第二,造成国与国之间的循环报复,导致贸易保护战,严重冲击全球贸易,使世界性的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争端加剧,阻碍国际经贸的发展,同时也会滋生许多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的不稳定因素,使世界陷入困境。

第三,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阻碍一国生产力的进步。在贸易保护状态下,外国产品在一国的流通受到限制,资源的配置主要限于国内资源,许多先进的、可以合理配置与实用的外国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影响国内经济与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对我国而言,W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的前8个月,就有超过100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可见,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近几年,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出口产品已经成为国外“两反两保”的首要目标。

四、我国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建议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上,中国的旗帜是非常鲜明的:中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在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商务部、地方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相关企业“四体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商务部加强与中央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有针对性的指导贸易摩擦应对工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总体来看,我国应注重“内外兼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是出口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因而受国外贸易政策转变的影响也越大。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企业应对贸易保护的能力,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竞争力。

(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中,外贸法中的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仅限于货物贸易,而对于服务贸易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我国依《保障措施条例》对外国服务贸易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势必产生国内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的冲突,在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时,我国将处于十分不利的法律地位,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中国企业应加强联合,增强行业竞争力

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沉重压力,中国企业应积极调整发展策略,应对新的压力。具体来说,同一行业的企业应该共享信息资源,积极应对国外的起诉,同时应该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该不断的对企业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障意识、风险预防和控制意识,积极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侵袭。此外,企业还应该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等等,同世界接轨。

(四)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已有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大量的培养具有WTO的各项知识的高端法律人才,一旦争端发生,则可以依据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做好磋商或启用争端解决机制的各项工作,妥善处理纠纷,维护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我国应该善于运用反制裁手段。

进入2010年,经济回暖迹象明显,但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正以新的高峰扑向中国,我国应该直面风险,应对挑战,积极防范,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始终是背道而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会被贸易自由所取代。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外条件的变迁。因为早期贸易保护政策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会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而自动消失,而维护贸易保护政策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却会显得日益高昂,这一客观的现实要求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最终都要实现向贸易自由化方向的转轨。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贸易自由化都是主流,是各国追求的最终目标。

即便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始祖李斯特也曾经说过,“作为一切国家的努力方向,应当争取逐步接近的是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共同的联合国,是持久和平的树立和普遍的贸易自由”,“保护制度是使落后国家在文化上取得与那个优势国家同等地位的唯一办法。从这一点来看,贸易保护制度可以认为是促进各国实现最后联合,也是促进真正自由贸易的最有效的办法。”可见,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趋势。

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篇2

浅谈文化差异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给国际贸易开辟了一条无比宽阔、无比深远的道路。中国走在这条道路上,面对着巨大的竞争对手和拥有开拓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国际上许多公司在这条道路上跌跌撞撞,甚至因为失去主动权而不能在生存下去。其关键不是没有够硬的管理技术,也不是资金、人才的缺失,而是忽略了文化差异的影响。市场环境分析是进行国际贸易必须的分析对象之一,而文化差异便是市场环境中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兴衰成败。

一、文化差异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语言文字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文化的本源在于语言,语言是世界上最广泛、最能传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一个地方重要的文化特征,有它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各国语言的相互碰撞,相互转化,成为达成交易的必经途径。故能够精准译出他国语言成为了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语言内涵的差异,语言的转化常常碰壁。一旦转化人员不能理解该地的文化内涵,语言精髓,便不能精准的甚至错误的译出对方的语言,造成双方的误解,给国际经济贸易带来阻碍。从本质上探讨,同一语句、同一文字、同一发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语境。它所表达的意思各有所异。比如:大众的“标志”,用浙江话来发音则是“婊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很多企业家忽略了此差异,造成了自食苦果的尴尬处境。可见语言文字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之处。只要转化语言人员能够下功夫了解他国语言文字、文化气氛特点,对意思的表达上多加揣摩,便能促使国际经济贸易的成功。

(二)文化风俗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风俗,都是这个国家在几百年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的。故它具有长期性和难以改变性。文化风俗的不同使国际贸易难以在本土市场上兴盛繁荣。不同国家地区的人对一个产品具有不同的感觉和向往。在产品创造与人们需求冲突时,企业不能及时考虑到其中问题所在,故资金在没有收益的花费中慢慢失去了优势,企业也就不明真相的死在异国他乡中。我国主要推崇集体主义,和日本一样,在危机时候,在解决事情时更倾向于集体想办法解决,而对比西方国家,美国更擅长于个人主义,更愿意在个人的能力内解决问题,如果跨国企业不能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人本思想,则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就难以取得一席之地。

二、应对文化差异给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不良影响的策略

(一)面对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回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这是正常、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时应正视它、承认它的存在,不该回避或者对其不闻不问。与此同时,要想方设法寻找能够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损失。企业应积极采取方式解决并寻找本土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异,创造出新的体制或产品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企业应把文化差异作为一种挑战,是与其他企业竞争的绝对优势,不断地探讨文化差异,并使文化差异这一劣势转化为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机会。

(二)全面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字语言特征

我国企业在涉入海外市场时,在研究文化差异时,首要的研究对象便是该国的语言文字特征。在与海外

人员谈判时, 语言成为了主要障碍。语言转化重要性随即可见。语言的转化其实就是讲一种陌生的语言信息翻译为另一种熟悉的语言信息。如何避免由不合理的翻译而造成企业损失呢?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翻译人员。在谈判中,翻译人员应精准的译出对方的语言重点,在了解该国习俗的 文化特征情况下,辨清对方人员的语言内在含义,帮助谈判人员在谈判中明确谈判形势,取得谈判优势。在品牌命名或产品 命名时,应取一个在海外市场的语言文字中,不会产生不良意思的品牌或产品名字,便于市场上人们的识别与记忆,不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及不会使人们对产品进行排斥甚至反抗。

(三)国际 经济贸易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策略

文化具有本土性特征。如果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文化生搬硬套的移过来,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风俗、道德观念,那么注定他的企业、他的产品将会被逐出这个国家的市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应在进入他国市场时考虑到文化本土性的特点,将自己企业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当中,是自己企业符合他国市场的需求。美国在出售冰箱给本国和日本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在美国有出售大型冰箱,销售不错,而在日本,情况却恰恰相反,日本人不喜大型冰箱,偏爱小型款式。因为日本土地狭窄,大多家庭占地面积不大,因此,他们只能用小型冰箱,加上,日本的妇女每天都会买菜,一般不会像美国人一样,先买一周的菜。故大型冰箱难以在日本市场上销售。所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应把自己文化同海外市场文化结合,创造出自己的一套在他国市场上 发展的经营模式。

三、 总结

文化有差异性,在各个国家各不相同。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应抓住他国市场同本国市场根本的文化差异,从本质上寻求自己企业在他国市场上的救命草,生长树。

参考文献:

[1]王勃,孟宪杰.谈文化差异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陶瓷研究与 职业 教育,2009.

[2]陈歆.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J].职业圈,2007.

国际贸易论文的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