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有关实事求是的论文1000-1500字

发布时间:2017-03-27 11:18

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唯物主义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的集中体现。但要做到实事求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在于实事求是的背后隐藏着异乎寻常的复杂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实事求是的论文1000-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毛概有关实事求是的论文1000-1500字篇一

《谈“实事求是”》

【摘要】 “实事求是”一词原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实事求是;数学教学

放眼于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我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从我走上这“三寸讲台”以来,面对着一张张生动的面庞,我反问自己最多的也是这四个字!手里拿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建磐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次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清澈见地的眼神,我的心情从未平静过。

我工作的地点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所乡镇中学,学校共有两间多媒体教室,共有十四、五个班级,学生大多是乡镇的孩子,还有很多“新昆山人”子女和借读的外地学生;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是双职工或者做生意的;他们的家庭情况复杂,家庭教育往往缺位、错位;这些学生自身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这些都与教育的成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是否“实事求是”地关注到了这些?关注到了以后,是否“实事求是”地去消除这些因素当中的消极作用?面对着一个个关乎国家兴衰的花朵,我们这些园丁是否“实事求是”地去灌水修枝了?然而,在这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被使用着;在这里,少年们在成长着;在这里,为人师表的我不平静着。

在这里,我将这些“不平静”整理成文,以期与同仁共讨!

1 明确“实事”的重要性,做到“实事”

我们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但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外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这三者。而整个教育活动是作为课程改革的载体,这个载体如果出现了不“实事”的部分,无疑它就是“蝼蚁”。而蝼蚁之可怕,正如《韩非子・喻老》中所讲:“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保证课程改革载体的“实事”,是决定着课改成效大小的关键!进行课程改革,就必须看到客观存在的一些具体情况,就必须要尊重这些客观事实。否则,课程改革就变成了一场欺世盗名,华而不实的闹剧!

工作以来,听过很多公开课,都是基于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公开课。每次听完课,教科负责人也会组织大家评课。然而,遗憾正在这里,参加评课的教师大都缄口不语,发言的一些同行也只是在“锦上添花”,而无人敢出来“批评指正”――有经验的不愿意去得罪人,年轻的不敢说出口。这样的“听课”、“评课”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学校也年复一年地展现着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景;课程改革的口号在这里一次又一次地被重复着。然而,究竟成效多少,只有组织者自己清楚吧?!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课改切实有效地开展呢?

在这里,我觉得:保证课改载体的客观真实,是课改能得到切实实施的关键。而学校的管理在这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关键,是教育活动能够高效实施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能够得到切实实施的关键!

1.1 “广开言路”确保学校管理的“实事求是”。学校是课改的具体实施单位,学校管理决定着课改能否发挥其功效的关键!学校的领导层宛如一盏指路明灯。如果这盏指路灯,左右摇曳或者昏暗不清,那么,这所学校的教育者就不会有凝聚力,不会有战斗力。像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绝不能无视客观实际,高谈阔论,一定要切实符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而要真实地了解实际情况,就必须要广开言路,海纳百言!

诸葛孔明北伐曹魏前,就曾上《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劝他广开言路、严明法度、选贤任能、亲贤远佞,其中“广开言路”列于首位。古人尚知,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与进化的我们,却仍然没有能做到!在教育这一块,在课程改革这一块,我们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否也应该要“广开言路”呢?

因为――只有“广开言路”,才会知道课改中面临着多少被埋没的问题!只有“广开言路”,才会知道课改中存在着多少关乎教育命运的问题!只有“广开言路”,才会明确课改中到底该“改”什么!只有“广开言路”,才能抓住“实事”,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1.2 受教育者的“各得其所”需要“实事求是”。对受教育者而言,离开了“实事求是”,就等于――看病少了病症一样,少了“望闻问切”,又如何能做到“对症下药”呢?对于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他步入你视线的时候,已经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来之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人了。也就是,他们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个别差异性。那么,我们搞课改了,搞素质了,就禁止分班了,一定要搞“平行班”。我想这是在自欺欺人!有点像文革的时候,吃大锅饭的感觉,饭量小的吃撑了,饭量大的吃不饱,饭量中等的就凑合!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的因材施教易于操作吗?能真正做到吗?只能是为了形式上的平等而失去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教育的机会!

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乡镇生源的学生做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除了在校的8个小时外,他们都是在家里;而家长大都是三班轮开的,几乎在家里无人做伴――这样的一个现状,凭14岁左右的少年来自觉发挥其主动性吗?自觉地探索吗?再加上很多家长文化层次并不高,单亲家庭等客观问题,那么,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具体实施起来,效果不是很显著!这里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到这些客观事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才能使得学生能充分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1.3 “实事求是”才能确保新课改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好的教育措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中去。”这对于过去一直强调运算能力的传统式数学教学来讲,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这些直接和学生交流的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1)、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是否能独立进行信息筛选,选出有用的部分?

(2)、学生是否能把使用计算器、计算机而节约出来的时间充分利用到探索性学习上来?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适当地给予引导,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2 明确了“实事”,就要实实在在地去“求是”

看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就应当去“求”出其中的“是”。就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现象,我觉得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 课改离不开学校,学校离不开管理。在一所管理混乱的学校里课程改革的功效是无法展现的。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杠杆”功能,调节好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到这三者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才能使得课程改革的功效更好地发挥出来!

2.2 课改需要来之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学生属于学校的同时,还属于家庭,属于社会。忽视了这一点,就宛如把学生隔离起来研究一样,不要忘记教育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在课程改革中,需要适当关注到这一点。为什么把教育就卡在学校里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什么不去激发它呢?就像强有力的资源闲置在那里,我们苦苦支撑着,却不知道去利用它的积极因素,反而还让它的一些消极因素来影响我们!我觉得,我们似乎太看中学校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

2.3 课改需要一定的教学设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没有多媒体教室,就没有办法使用多媒体上课;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

总而言之,这样的一个关系中国未来人才素质的改革中,学校作为先锋队,肩负着关系其成败的重任!在整个课改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地体会课改,实事求是地实施课改,实事求是地总结课改,实事求是地改善课改,课程改革的魅力才会绽放出来!

几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和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所见到的一些现实,让我深深的感到――教育是最掺不了假的,因为,培养出来的人总有一天会打破那些辉煌的谎言!在这里,我再次重申:“实事求是”是课改之关键,是教育之关键。只要学校能将课改在“实事求是”中切实实施,它的光芒定会亮透整个教育史!

毛概有关实事求是的论文1000-1500字篇二

《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摘 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

毛泽东同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除了社会条件以外,还有他过人的特点,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集中集体智慧,为实现革命和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这也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如果没有毛泽东,那么中国的历史,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徘徊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一种局面。回顾党的历史,实事求是是否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能否取得胜利。所以我们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非常重要。

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上,毛泽东在所作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唯物而辩证的说明,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样,就使“实事求是”这个命题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进而发展成为党的思想路线。1963年11月他在修改《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时又强调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还强调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在他起草的一个通知中写道:“我们的口号是:一,不作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有了后一条补充,就把《反对本本主义》中所说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表述得更加完整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经常深入全国各地考察研究。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中央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图书资料,还亲自参观了工农业生产现场,最后形成了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这一光辉文献,对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一代大设计师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彻底冲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在中央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报告,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局面。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富国之路、强国之路,更是中国民族的复兴之路。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宣布的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在二十世纪末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是对“实事求是”作出的新诠释。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人,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在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的严峻考验面前,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容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打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限光明,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的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突出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并明确提出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及“靠谁发展”的基本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着眼于新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要以创新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1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

[4]邓小平选集(第3卷).

[5]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讲话.

毛概有关实事求是的论文1000-1500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