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相关话题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祝你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表格中,每题1分共2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 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 第一次 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2、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加强思想控制 D、打击分裂势力
3、在一摩友世界论坛,有网友正在做骑游大策划——2013x疆行,想骑着摩托车畅游美丽的x疆,你可知道标志着x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4、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推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5、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兴办于 ( )
A 秦朝时 B 战国时 C 西汉武帝时 D 唐太宗时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两汉时期被称为( )
A.西域 B.漠北 C.河西走廊 D.x疆
7、“神州”六号搭载的《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选用了中国古代最上等的书写材料——丝绸。东汉时期,导致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是( )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术的发明
C、火药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 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元
9、舞蹈《千手观音》获得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你是否知道“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这些词汇跟哪个宗教有关?(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10、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
11、七年级(4)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 )
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 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
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 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2、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
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3 、 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A单刀赴会 B七擒孟获 C赤壁之战 D空城计
14、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15、“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经济发达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1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17、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 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18、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D、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
19、如果在假期去河南省游玩,想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佛教盛行的情况 ,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游览,这个地方是(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东周王陵
20、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
①国家产生 ②民族融合 ③国家统一 ④政权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分析题:(8分)
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分)
(4)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2分 )
22、探究题。(4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全国上下都遇到不少麻烦,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解决?请分别写出具体措施。
情景1: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情景2: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地走了。
情景3: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
情景4: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壮心”在这里指什么?(2分)
(2)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几位?(至少3位)(3分)
(3)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有何影响? (3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迁到江南。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2分)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填在表格中,每题1分共2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A A A D B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C D C B A A D
二、图中学史(每空1分共10分)
21、(1)、A咸阳 (2)、B临洮、C辽东 (3)、D大泽乡 (4)、灵 渠
22、(1)、丝绸之路 西汉 (2)、A长安、 C玉门关、D阳关
(3)、张骞
三、问答题(2题共7分)
21、材料分析题:(8分)
(1)、长城 抵御匈奴的进攻(2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 。材料二 反映昭君出塞,边境的人民过上了多年的安定生活。(2分)
(3)、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分)
(4)、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分)
22、 探究题。(4分)
情景1:要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 :设郡县制(1分)
情景2:统一货币 (1分) 情景3:统一度量衡 (1分)
情景4: 统一文(1分)字
23、阅读下列材料:(8分)
(1)曹操 统一全国 (2分)
(2)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曹操、孙权、等等(3分)
(3)赤壁之战(2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带来先进生产技术;补充必要劳动力(4分)
(2)、孝文帝 改革姓氏(2分)
(3)、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
(4)、①民族迁徙 ③统治者的改革 (2分)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