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7-03-18 13:24

对于生物的学习,我们要做好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点: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

(1)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基本方法:观察

(3)常用方法:调查

(4)探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还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并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实验时,一般保持原有状态的组叫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叫实验组(如为了探究低温时种能否萌发,放入冰箱中的一组就是实验组。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3、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4、生物之间的关系;

(1)捕食关系。(黄雀与螳螂)

(2)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

(3)合作关系。(桃花与蜜蜂)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点

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说明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①对环境的适应。(骆驼体温升到46摄氏底时出汗,这是它对荒漠缺水的适应。)

②对环境的影响。(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②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

如:阳台上的文竹枝叶大多向窗外生长(阳光);x疆的西瓜比四川的甜(温度);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水)。

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如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块农田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点: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3.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4.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5.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平面镜和凹面镜

6.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7.转换器:调换物镜。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 显微镜的使用的步骤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对光时四转一看:观察时看物镜降镜筒,看目镜升镜筒。

三 、注意事项

1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目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同样光源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2、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有时还要进行染色。

3、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4、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

5、观察显微镜内的物象时,应用左眼观察,右眼也要睁开。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实物的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