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2017-04-12 13:28

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只要你把它做透了,做成专家,你就能够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祝你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功!小编整理了关于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

在清凉优雅、充满希望的九月,我们走进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感受到了文学(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的力量: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 ),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 己”、“奉献你自己”的道理;领听了于漪老师的淳淳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不经意间,散发着馨香的十月,值得憧憬的十月已走近你我,我们开始chōng jǐng( )着自己的未来。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①徜徉( ) ②chōng jǐng(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成 改成

(3)将括号中的句子还原成一个成语。(2分)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教育部门表彰。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百分之十。

C、当外国友人来到盐城游览时,受到盐城人民的热烈欢迎。

D、蒙古草原的八月,是一个 天高云淡、绿草如茵的好地方,也是各地游人最佳的旅游季节。

3、选出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3分)

A、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B、去年秋天,x疆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

C、医学家屠呦呦从小就有自鸣得意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住。

D、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何必事事锱铢必较?

4、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 (1) ,掷地有声;为人有 (2) ,豁达淡泊;生命有 (3) ,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质量 B.分量 C.雅量

5、名句默写(14分)

(1)多行不义 , 。 (《左传•隐公元年》)

(2)为者常成, 。 (《晏子春秋》)

(3) ,寸有所长。 (《楚辞》)

(4) ,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5) ,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6) ,自将磨洗认前朝。 (作者: 《赤壁》)

(7)等闲识得东风面, 。 (朱熹《春日》)

(8)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9)苏轼的《浣溪沙》中,体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句子是:

? , 。

(10)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仔细辨析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2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星期天,小林到响水湖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响水湖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3分)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3分)

8、综合实践活动。(6分)

实验初中七(2)班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组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给小报起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字:

(2)再给小报增设一个栏目:如 佳作欣赏、 、名家简介等。

(3)在小报上的“读书名言”的栏目内,你选编的名言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诗歌欣赏,完成9—11题(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是 、 。(2分)

10.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1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分)

(二)阅读《幼时记趣》,完成12-16题。(共17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2.解释加点字词(4分)

(1)留蚊于素帐中 素: (2)项为之强 强:

(3)盖一癞蛤蟆也 盖: (4)鞭数十 鞭:

13.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是吾剑之所从坠 B、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C、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土墙凹凸处 D、拔山倒树而来 而剑不行

14.翻译句子(4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1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

16.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曾经有过“物外之趣”吗?说一件事给大家听听。(不少于50字,3分)

(三)阅读《往事依依》节选,完成17—19题。(8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 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 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17.选段回忆了作者读书时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形,抒写“我”听课的感受,请在选段中各找一句“我”当时感受的句子。(4分)

18.选段介绍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各用一词与“雕镂”相照应,请分别找出来。(2分)

(1)___ _____ (2)__ _____

19.“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句中“传染”一次能否改为“传遍”,为什么?(2分)

(四) 阅读《我长大了》,完成20-24题。(共13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20.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指的是____ ______。(2分)

21.文中画线句子是___ 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分)

2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23.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3分)

2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作文(60分)

请以“ 的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如:温馨、可爱……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1)(4分)cháng yáng 憧憬 (2)、(2分)领 改成 聆 淳 改成 谆

(3)(2分)潜移默化

2、(3分)A 3、(3分) C 4、(3分) B C A

5、(14分) (1)必自毙 (2)行者常至 (3)尺有所短

(4)差之毫厘 (5)绿树阴浓夏日长 (6)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7)万紫千红总是春 (8)江山代有才人出

(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6、(2分)例: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前半句必须是“理想是路”,否则不得分)

7、(6分)(1)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

(2)“老大爷,您好,请问到响水湖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啊?”(有称呼,有礼貌即可)

8、(6分)答案不唯一,示例: 文学之星 我与名著 名言略,必须与读书有关)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诗歌欣赏,完成9—11题(7分)

9.(2分)青山 绿水

10.(3分)示例:“生”“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富有情趣。

或运用对偶,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11.(2分)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几乎与岸齐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春风吹拂,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船儿顺江而下。

(二)阅读《幼时记趣》选文,完成12--15题。(17分)

12.(4分) 素:白色 强:同“僵”,僵硬;

盖:原来是 鞭: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13.(3分)C

14.(4分)(1)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2)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搬开土山推倒树那样飞过来。

15.(3分)①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③能大胆联想和想象,富于幻想。(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言之有理,重在有“趣”即可。

(三) 阅读《往事依依》节选,完成17—19题。(8分)

17.(2+2分)(1)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2)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

18.(2分)(1) 镌刻 (2) 铭刻

19.(2分)不能,因为传染说明老师的情感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的心灵,而传遍没有这种感染这一层意思。

(四)阅读小说《我长大了》,完成20--24题。(13分)

20. (2分)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1. (2分)环境 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22. (2分)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23. (1+2分)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

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24. (4分)长大并不仅在于 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三、作文(60分)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