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6 09:21

加强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这已成为铁路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路工程造价论文,供大家参考。

铁路工程造价论文篇一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探索

【摘 要】本文分析了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铁路 工程造价 管理

1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前期的造价控制问题

工程建设前期的施工造价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与设计阶段,伴随着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快速发展,许多建设单位往往会忽略对工程前期的造价控制,而把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对施工图的预算和工程竣工的结算阶段。在既定的投资决策前提下,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常常要大于7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明显影响,把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实施阶段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是常常会发生投资超额的情况,从而出现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

1.2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问题

按照工程建设前期的投资计划与设计文件进行的项目实施阶段就是施工阶段,这个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在工程施工中,常会有一些临时的变动发生,比如说设计变更、施工条件改变、标准提升、建设速度加快、材料价格变动等情况,这些变化会影响造价。一些施工企业在通过大幅度压价从而低价获标后,常会利用这些环节的漏洞,通过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提高签证单填写的有效性,使签订成果得到有效固定,并通过变更设计规划,任意增加项目、提高价格等手段以保障自己的利润。再者,建设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常常缺乏必要的沟通,从而使成本出现人为的不可控现象。

1.3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问题

竣工结算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其结算过程也极其复杂,对建筑技术要求也极为细致。它直接决定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根本经济利益,为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的成本计算提供了最终依据。在铁路工程的竣工结算办理中,由于建设与施工两个单位具有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因而往往会导致竣工结算中产生许多问题。为节约成本,建设单位通常会从严把关,丝毫不退步,有时甚至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强迫施工单位让利让步,而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效益,最大程度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又会过分夸大工程的造价,多算高估,最终导致一项工程从竣工交付使用起,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完成不了竣工结算的现象多有发生,有些甚至会诉诸公堂,因而常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局面。

1.4工程造价控制及评价体系问题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主管部门分别管理铁路工程项目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价,由于参建单位联系脱节,常会出现诸多环节的造价控制发生失控现象。加上目前尚不完善的造价体系的影响,使得企业在构建适合自身报价体系方面具有很大的难度,就会导致对企业资源的浪费,使企业失去了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个方面的管理始终只能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

2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对应策略

2.1加强全过程造价管理

(1)要确保对工程投资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将在建设阶段对工程投资构成影响的,都放在可控制情况下。关于铁路项目的建设要自项目建议书时段就开始,对工程的投资控制要涵盖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竣工交付的一整个阶段结束。在投资的整个过程之中,应将已经获得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作为主要的依据,要通过对现代管理科学识别和评估对工程投资造成诸多方面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应用,将其放在可控制范围内,要将设计阶段作为重点,结合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当前设备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前景等,将设计方案进行再优化,正确协调好经济与技术的关系,将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作为核心,对设备商与承包商要选择最优秀的,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使设计变更日渐规范与科学,以此保障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对工程的投资进行有效控制。

(2)要动态化管理建设项目的工程投资控制,由于铁路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覆盖范围广,建设涵量大等特点,从而影响了工程投资的不确定因素,使工程投资的范围多变化,而且变的广泛起来,这常会导致在建设周期中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会处在相对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动态化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建立相关的动态管理机制,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规范的调整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目标,通过采取科学的有效控制措施来保证实现投资项目控制目标。

2.2深化概预算体制改革

铁路工程概预算存在转型专业性比较明显,灵活性不足,教条化和呆板的特点,根据常规,铁路工程要每五年更新一次其概预算的定额,这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不相适应,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也不相吻合。因此,要对概预算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相吻合。

2.3强化合同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就是合同。特别在施工工程中,合同管理在造价管理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近几年铁路建设工程中,干完工程后签合同或直接不签合同事后进行算账的情况已有较大改观,但是,因合同形式化或者合同文本及内容的极为不规范,产生经济纠纷的情况常会出现。伴随管理的形式及方式进一步复杂和细化,无疑将会很大程度的冲击这一制度。合同文本采用国际通用是目前工程造价领域通行的惯例和做法。要最大程度避免施工图被施工材料所代替,否则,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4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价模式,就要在铁路建筑市场尽快实行对于工程量的清单报价,制定的铁路工程招标的范本文件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招标时,在招标方将工程量清单提供后,结合自己的实力,各投标单位进行自主报价,业主从优选择并进行定标,采用工程承发包合同的形式确保报价的法定化。如果在合同实施中,出现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或者工程量出现变化,要结合实际对索赔进行相应的变更,并对支付进行相应调整。

3结语

科学、规范、高效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新体系的构建,是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要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和探索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新趋势、新情况,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要不断地适应我国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并以提供更为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2]铁路工程造价.

铁路工程造价论文篇二

探讨构建铁路工程造价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本文针对管理主体对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对其具体的构建方案、系统框架及功能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业内同事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铁路工程造价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能够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存储、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琐工作的各种日常处理系统,也包括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协助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也就是说,它用系统思维的方法,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辅助人们为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2.工程造价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

工程造价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从定额管理系统(包括消耗量定额管理、企业定额管理、清单库管理、取费定额管理、估算指标管理、已完工程数据管理等子系统)、价格管理系统(包括材料市场价格管理、价格预测等子系统)、造价估价系统及造价控制系统等方面着手。

2.1、定额管理系统

将计算机用于定额管理是实现概预算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和关键一步,它使定额和估算指标的编制、维护、贯彻工作更为便利。

2.1.1、消耗定额管理子系统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标准的确定基本上是从施工定额到预算定额再到概算定额,逐步加以综合汇总形成的。因此,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各种扩大综合方案的存储,即存储由施工定额生成预算定额的工序综合方案和由预算定额生成概算定额的扩大综合方案。上述两种方案都应该具有以下的数据结构:

1)综合后定额的子目编号;

2)相对应的下一级定额的子目编号;

3)综合的工、料、机各自的数量;

4)赋予相应下级子目的加权系数;

5)允许的幅度差。以这种结构组织的数据文件,每一个综合后的子目对应着若干条记录,分别描述所对应的各个下级子目所需要的数量、加权系数和允许的幅度差。

2.1.2、取费定额管理子系统

此系统将企业管理费、利润、风险等各种费用的费率分门别类地生成不同的数据库文件,每个文件又可按照不同的费率取值。这样既便于人们查询和使用,也便于主管部门分析和修订。

2.1.3、估算指标管理子系统

与定额管理不同,估算指标是以金额的形式给出的,因此必须涉及价格问题。估算指标管理可分为指标生成和指标调整两部分。为实现估算指标的生成,构建后的估算指标管理子系统应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①典型工程预算或结算数据的汇总及标准预算价格的套用;

②主要材料的汇总及所占材料费比重的计算;

③取费及估算指标的计算;

④用其他同类工程的数据验证估算指标的正确性;

⑤地区调整因子的计算和套用;

⑥估算指标的检索与维护。

估算指标的调整是指随时根据具体情况颁布新的估算指标。由于估算指标主要着眼于金额,因此会受到工、料、机的价格变化以及建筑安装市场行情的影响。为了使工程造价的估算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估算指标就不能像定额那样基本保持不变,而要不断进行调整。

2.2、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构建

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是在统一的工程分类与相应的编码基础上,由专人负责进行的工程造价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输入工作。数据库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扩充与完善。该数据库的构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同类工程的造价比较与分析;

2)造价指数的编制与修订;

3)估算指标的编制与调整;

4)估算与概算的编制与修正;

5)预算的审查;

6)造价变化趋势的预测与模拟;

7)为修订定额提供参考资料。

2.3、价格管理系统构建

用计算机进行价格管理,有利于对价格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减少重复搜集价格信息的工作;有利于对价格的变化做出分析,使造价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各种影响;便于对不同地区的造价水平进行比较,以及对价格的变化进行预测。

2.3.1、市场价格管理子系统

市场价格管理子系统应当包括原始数据的搜集、市场价格的生成、市场价格的更新与维护、市场价格的查询和使用等多种功能。目前,很多的工程预算软件在材料市场价格的查询和使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在市场价格的生成和修改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2.3.2、价格预测子系统

价格预测对于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计算机的大存储量与运算高速度,为价格预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价格预测既包括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预测,也包括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造价预测,前者是后者的根据。进行价格预测既可以使用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法,也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法以及其他有效的预测方法。其中的关键在于用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时,要正确存储有关的数据,准确定义有关的变量,必要时要能进行积极的人为干预,使其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另外,预测某种生成要素的价格和预测工程造价在方法上有一定差异,也有一定的联系,如何将其进行有效的结合是进行价格预测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对价格预测的效率和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价格预测子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产生各种价格指数。主要有价格系数(即参考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比例系数)、年度系数(即稍后诸年的预测价格与当年价格之间的比例系数)、地区系数(即不同地区价格之间的比例系数)。2.4、造价估算系统的分析

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估计(即编制工程估算、概算、预算),能够保证造价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很方便地产生工料分析等附加信息,能对实际变动和价格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为控制工程造价提供基础数据。造价估计中的估算、概算和预算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从精确程度说,应该一个比一个更详细、更精确;从数量来说,则应该一个比一个有所下降,即避免“三超”现象的出现。为此,在建立造价估计系统时,一方面提高估算、概算和预算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切实保证估算对概算、概算对预算的控制作用,即使系统自动实现概算与估算、预算与概算的比较。

4)造价控制系统的分析

用计算机进行造价控制可以使建设单位随时监督工程的进度和成本,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能够按月得到正确可靠的进度和成本信息,及时发现成本的上升以便采取积极的纠偏和防范措施;使甲、乙双方能够根据建筑市场行情的变化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省、市造价管理部门或商业公司建立了部门或地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站,但是,还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联网。目前所谓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就是提供估算、概算、预(结)算或提供价格信息和政策文件等单项、几项信息服务,功能单一且分散,独立的处理系统较多,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没有数据交换接口和共享数据库,而且内部的数据库没有规范化。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信息标准化管理,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建筑市场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具体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建立全国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进展缓慢;

(2)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没有可依据的全国统一的标准,大大降低了其应具有的权威性;

(3)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重复开发严重,层次低,水平不高;(4)缺少强有力的开发队伍,工程造价管理和软件开发结合不够。

5、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面向未来的造价行业的IT应用,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运算工具软件。面对未来的IT技术应用应该建立在网络化(基于Internet的B/S结构)的基础上,功能结构平台化,由多模块构成。它能够充分收集各方面的相关信息,把握造价全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并且不断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历史数据和新的工程数据形成经验性的积累,从而形成一个“工程造价计算——分析——积累——形成指标——运用于新的造价工作中”不断循环积累的平台性全过程造价管理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1

[2]张平,建设工程概预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

铁路工程造价论文篇三

浅谈铁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摘要:铁路施工内容多,变化多,工序多,怎样使造价控制在预先设想范围内,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前言:

铁路项目管理三大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投资目标。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投资目标替换为:成本效益目标。即:按期保质完成项目的同时,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从事铁路施工过程中,各项目部都很重视造价管理这部分,不断改进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而在这过程中造价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1 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现状

铁路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期超过合理工期导致概算调整幅度增加;铁路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期比合理工期缩短过多,也会导致造价上升,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措施费用大幅度上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的造价控制效果优于实行工程建设指挥部或投资包干责任制的项目;扣除工程造价先天不足存在缺口的因素,作为运营单位的铁路局主管的项目比铁道部成立的临时的基建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主管的项目的造价控制效果要好。

2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不完善的原因

2.1 铁路工程项目计价系统不完善的原因

铁路工程项目计价系统不完善的原因是其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尚未完全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就计价定额体系而言,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价格的反应比较迟钝,自身运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例如当其他行业大力推行清单法计价时,铁路工程计价还主要停留在工料法计价上,预算价格实行的仍是全国的统一定价,有关定额、费率的调整周期偏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计价。就铁路工程中的其他费用来说,一些项目的收费依据仍采用一些90年代颁布的收费办法,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的地方。就计价编制体系而言,过去铁路运输企业是大而全,设计、建设、施工是一家,经济利益冲突少,工程项目的计价也比较合理,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铁路运输走向市场,设计、施工从铁路运输企业剥离出去后,铁路计价编制就不像过去那样集中统一了。针对这种变化,铁路工程的计价编制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谁出钱就谁说了算,应引入竞争机制,使计价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来调节和配置铁路的建设资源。

2.2 铁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铁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是缺乏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法规和有效管理的组织机构。过去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比较完备,能适应造价管理的需要,但随着整个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在铁路建设的造价管理上,制度就显得不清晰了,缺少了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从计价编制来看,编制、审核、定价缺乏很明确的规定。例如对于谁有资格审核概预算文件,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审核,谁来仲裁有异议的审核等问题,都没有的阶段来看,缺乏相应的投资负责制。在设计阶段的计价仅对设计负责,施工阶段的计价仅对施工负责,上一阶段出现的差错,要由下一阶段来消化和承担,这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非常不利。从造价管理机构来看,虽然有铁道部、铁路局二级定额管理站,但它对工程造价却没有管理的职能,只是发布定额、释义定额以及提供工程材料市场信息价等,这和地方上的工程造价管理站在职能上有很大的差别,表现为造价管理功能的弱化。从相应的法规来看,适应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条例,在铁路建设领域还没有单独成文,现从地方已出台的这类法规、条例来看,工程造价管理已被纳入法制轨道,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适宜的。

2.3 铁路工程项目造价过程管理不完善的原因

铁路工程项目造价过程管理不完善的原因是工程造价管理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目前铁路建设多为长大干线,投资费用巨额,这必须要由国家或各级政府来统一规划和投资,但从工程造价管理上说,应当将工程项目由立项开始到竣工验收,由投资估算到竣工决算,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管理,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现在我们比较习惯采用工程建设指挥部的管理模式,这是沿袭了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做法,它比较适合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期管理,但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及投资规模、资金筹措、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经济后评估却无能为力。这是因为其职能更多是完成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而非上述几方面的管理职能。铁路建设是离不开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它除了要完成投资计划,还要讲求投资效益、合理信贷,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对铁路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3 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

3.1 改进工程计价系统

改进工程计价系统,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向市场经济转化,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进计价定额体系,即改变全国统一的定额消耗量。这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的定额消耗量并不能反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应改变静态的定额编制方法。应把工程造价的控制与施工现场相结合,如在北方平原地区与西南山区,可能在北方地区的地材来源较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而在西南山区,大临工程(如便道及电力线路)就相对比重要大,不能以同一标准的消耗量来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定额编制应该是动态的,能及时反映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若要改变一成不变的预算价格模式,则应积极实施量价分离,定额消耗量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不变的,而工料机价格可以随行就市。二是改进计价编制体系,即大力推行清单法计价,使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改变计价由一方说了算的局面,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有利于保证计价的公正性、合理性以及计价走向市场,并充分发挥设计单位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3.2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建设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就是要用立法的形式发布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条例,制定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办法和管理制度,做到工程造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造价管理的范围、职责、权利和义务明晰可行。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环节上,都要有统一的工程造价制度进行规范和要求,使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的安全投资、合理投资、有效投资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地改进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使之成为客观、独立、公正的管理实体。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造价管理实体,就无法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法规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这样的造价管理实体可以协调、仲裁工程项目计价中的矛盾,对工程项目的不同计价环节进行监督和调整,以协助建设单位(或业主)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完善其控制机制,从而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3.3 完善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的管理

完善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就是要遵循商品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进行造价管理。一方面可以推行工程总承包(EPC)式的管理模式,这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它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把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从投资估算到竣工决算,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从而达到合理定价、有效控制及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这种模式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专业化(专家)管理,它是通过将工程项目交由专门的工程管理企业(公司)来代理委托,推行交钥匙的工程管理,在客观上有利于打破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克服“工程建设指挥部”在铁路建设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重视工程项目价值形成的过程。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是要重视做好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切忌高估冒算;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是要重视做好限额设计和概预算的审核工作,实行优化设计奖励制度,杜绝设计浪费,将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合理定价联系起来,提高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监控作用;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是要重视依法做好招投标和合同的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控制好投标报价,强化合同的管理,以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的目的;在项目的竣工阶段是要做好项目决算和经济后评估,对决算严格把关,控制投资不被突破,重视后评估,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提高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水平。

4 结语

铁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费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铁路项目建设前期、交易期、实施期等各阶段。

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为了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只有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进一步完善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对保证和加速完善铁路建设项目的胜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铁路工程造价论文推荐

1.浅谈铁路工程建设投资控制论文

2.有关铁路工程毕业论文

3.2016年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范文

4.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

7.工程造价相关论文范文

8.关于工程造价的研究毕业论文

铁路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管理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