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人创业故事
创业之路多艰难,但仍不乏前赴后继的创业者,他们身上有一种坚持让人感动,有一份无畏让人动容,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3个人创业故事。
3个人创业故事之1:80后”空少”辞职卖包子 欲打造国际”汉堡”包
1986年,黄朝阳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个贫穷农村的山旮旮里头,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中原本两兄弟,日子清贫但幸福。而中途弟弟不幸夭折,给这个不幸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务农。“成为家中独子后,我必须帮家里分担一些重担,上学回来,经常会上山砍柴、放牛、下河打鱼草、搞双枪……曾还被牛掀飞了数米远。”回忆起年少时光,黄朝阳仍觉得历历在目。
小学时候的黄朝阳就表现出难得的学习天赋,以全校前三的身份考入初中,更有“江南四杰”的称号,2003年一直品学兼优的他因高考发挥失常,选择就读湖南师范大学,学习经济学专业。“当时真有些不甘心,但是家里的条件难以支撑自己复读。”进入大学后,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黄朝阳勤工俭学做兼职,并成为宿管部的副部长。
因为查寝,他了解到很多同学经常宅在寝室或图书馆,对周围新开店铺的知晓度不高。“在2004年那时,学生大多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博、微信,这些店铺也苦于寻找广告推广。”黄朝阳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商机,叫上两同学成立了明格信息服务中心,办起了校园小型的纸媒营销。
“通宵达旦改文案、不停串店游说拉业务、满校园挨个宿舍发报纸……”大二就开始创业的黄朝阳一刻都不敢停歇,“当时每周出一期报纸,工作强度比较大大,也就赚个百来块钱,有伙伴中途退出了,为了锻炼自己,我整整坚持了一年。”
毕业顺利进国企成“空少”
7年之后放弃“铁饭碗”欲创业
随后的大学时光,黄朝阳做过培训招生、去广州鞋厂做工、也曾在东莞外贸跟过单,每一次的实习,他都当做毕业前的一次历练。值得自豪地是,虽然他大学到处兼职打工,但四年里从没挂过一次科,而且年年拿奖学金。“我始终相信,现在这么努力只为毕业时自己站在面试官之前,更有资本与信心。”
2007年5月,当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来校招聘时,他顺利从上百名中南、湖大、师大的学生里脱颖而出,拿下仅有的2个实习名额,经过2月考核,成为当批唯一入职的员工,负责民航机票运营。成功进入大型国企工作,黄朝阳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并笑称他为“空少”。黄朝阳也透露,当时进入国航时那份荣耀与激情让他很是自豪,拼劲更足。
靠着悟性翻资料自学、问师傅求证,短短两个月,他对业务熟练程度达到了民航毕业两年的水准。进去半年,黄朝阳就成为长沙分部的骨干力量,关于票务技术的问题同事都乐意找他,7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负责航班售票、航线管理、代理人渠道、大客户维护、投诉系统等领域。因业绩出色,还负责编写了国航长沙区域的教程。
在国企上班,虽然稳定体面,但黄朝阳心里一直清楚,这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圈子太小,生活太稳定,能看到你一辈子是什么样子的,与安逸的生活相比,我更愿意去尝试挑战。”2014年为了寻到最初的激情,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递交了辞职信。不仅拒绝领导给他一月长假的考虑时间,也推掉了朋友介绍他去成都航空的好意,此时的黄朝阳决定完全走出航空系统。
创业初期四处碰壁
他将目光瞄准佶福祥包点
“想创业,又要与过去告别,只能往衣、食、住、行、玩这几类去选择,通过分析,我发现食品这个领域进入门槛低,且大有前途。”于是黄朝阳与合伙人在八一桥开起了中央厨房,为写字楼白领及大型会展提供O2O快餐配送,可惜经营不善,没坚持几个月就做不下去了。随后在天马学生公寓附近搞餐饮小吃,生意依然无起色,也尝试花猪肉运作、营养早餐定制等项目,均以失败告终。黄朝阳坦言,“创业没想象中那么简单,我当初对于创业太过乐观了。一次次的失败,压力很大,可是我告诉自己,你选择的路,哪怕是跪着也要走下去。”
为此他沉下心,重新对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分析,加入长沙的创客圈子之后,他决定先充电学习。“只要听说长沙一有创业培训、论坛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多远我都会争取去参加。”在会场上他会认真听取嘉宾们分享创业经验,结束后都会抢先拦住大师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一年下来,参加的论坛近百场,考察的项目也有二十来个。”
2015年5月份,黄朝阳将目光瞄准了适应大众化、快节奏、携带方便的包点行业。“包子馒头作为北方的主食,南方的包点该如何打造最具本土特色的包子口味?”当他还在费尽头绪寻突破时,却发现长沙佶福祥包子店已经将辣椒炒肉、梅菜扣肉、萝卜干腊肉等传统湘菜创新融入到包子中,随后又推出培根芝士包、本小姐榴莲包等西式包点。“当时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包子铺非常具有湖湘特色与时尚潮流,我需要在这个优质的平台上干一番事业。”
通过多番考察,佶福祥包点吸引他的不仅仅是它貌似“肯德基”的时尚外表以及创新的湘菜融合,更是店内贴的大字条幅承诺:用放心肉,做良心包子。“公司在雨花区环保科技产业园有专门制馅中央工厂,并通过QS认证体系设计流程,每一个生产环节可控、安全、放心、有保障,给人一种工匠文化的精神。”
帮扶更多年轻人创业
欲将佶福祥包子打造成国际化的汉堡包
“于是我应聘到长沙市佶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前期负责做市场选址,每天起码走上5万步路。”黄朝阳说,为了考察店面,经常上午走一条路线,下午转一个片区,整个长沙城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自信、坚持与执着,这些80后的性格标签都在黄朝阳身上得到体现,入职两月后他被公司安排带团队,先后负责了佶福祥的市场营销、培训营建、连锁管理、网络招商、运营推广等工作。
“我曾经考察尝试了那么多项目,知道在外创业的风险高,所以想把佶福祥打造成一个靠谱、健康的大众化创业平台。”为了帮扶更多的年轻人实现创业的梦想,佶福祥坚持为加盟者提供原材料配送、店铺选址评估、技艺培训、店面设计风格、开业支持、后续监管等一条龙服务。
“短短一年时间佶福祥的店铺如今已经覆盖了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等7个市州,江西宜春、萍乡以及湖北洪湖等地。”目前已是公司执行CEO的黄朝阳自信地说,佶福祥开设的店铺从原来的60来家上涨到近150家,存活率高达90%,不少店铺的营业额突破百万元。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的更远。”黄朝阳表示,公司聚合了一大批创业人群,今后会在传承传统美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把更多有特色的湘菜与包点融合。“以湖南为核心,慢慢辐射全国,未来争取将佶福祥包子打造成国际化的”汉堡包”。”
3个人创业故事之2:90后美女大三创业做APP推广 1年挣30多万
尚晓英,一个从国家级贫困县——洛阳汝阳县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儿。1994年出生的她与同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她读高一的时候,父亲在煤矿矿井因公受伤,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
2013年,尚晓英和姐姐同时考上大学,尚晓英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录取,姐姐考到了郑州航院。为减轻家庭负担,高考完第二天,姐妹俩就到一冰棍儿厂打工,苦干3个月,赚够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那一年,她17岁。
“上大学了,继续打工挣钱,没想过创业。”在学校,尚晓英是班里的团支书,兼职挣生活费并未给她的学业带去负面影响。活泼开朗的她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加入了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
“因为组织和参加活动,接触了很多校内外的同学,因为做志愿者,积累了很多人脉。”尚晓英说,进入大学后的经历,为她创业奠定了基础,“没有成功失败之分吧,对我来说,任何经历都是宝贵的。”
由打工者到校园代理,挣得第一桶金
大一寒假,尚晓英通过假期工校园兼职代理的介绍,到昆山一家电子厂打工,这次打工经历让她收获很多。大一暑假,头脑灵活的她已经成了假期工校园代理。
“处处留心总没错。”尚晓英自己做过假期工,了解其中的各个流程,用她的话说,因为自己“多操了那么一点儿心”,就从打工者变成了代理,带着同学出去打工。通过与专业劳务公司联络,尚晓英获取了不少可靠的劳务信息。大一暑假和大二寒假,她招募了100多名学生,带他们到昆山、福建的电子厂打工,挣了9万元。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成了之后创业的启动资金。
除了招募假期工,尚晓英还自己找商家谈兼职,介绍同学去。“其实就是中介吧,这些兼职机会,有的是朋友介绍的,有的是自己跑去谈的,也跟一些兼职平台合作。如果合适,就跟他们签协议。”除了做劳务中介,她还做过旅游、服装租赁等业务,认识了很多商家,积累不少资源。
“创业之前,我做过很多行业的工作,创业初期的合作客户是之前资源的沉淀。”尚晓英说。
业绩不俗,一年就挣了30多万元
去年3月18日,尚晓英和男友注册了公司开始创业。“最初的业务就是整合之前涉足的一系列工作。为大学生做好服务,是我们的初衷。”
去年3月底,尚晓英的团队接到了一份英语课程软件推广工作,通过这次合作,又接触到了郑州另外两家做金融类和服务类软件的公司,帮助他们做软件推广。
怎么调动各高校的学生资源?尚晓英有曾经做社团工作的经验,决定联合各高校社团合作。“很多高校社团的经费都比较紧张,我就与他们联合做推广,给他们提供赞助。这也为我们将来在各个高校设立代理点奠定了基础。”
成功完成几个案例后,尚晓英决定把创业团队的主要业务放在地推上。一年过去了,尚晓英带领的创业团队获得了30多万元的净利润。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她和男友两人发展到10人。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省内蔓延到了省外。“省内覆盖郑州、洛阳等10大重点城市。郑州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我们的直属代理。一个校园经理带领的核心团队有四五个人吧。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份已经入驻团队,现在正筹备在西安建立分公司。”
目标,希望学生、白领都能做推广
“针对不同产品设计不同的方案。”尚晓英说,他们签订一个推广任务协议后,会收集相关信息,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对产品进行定位,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策划方案。推广过程中,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
在为一家服务类软件做推广时,尚晓英想起之前参与过活动的一家可乐公司也要做促销,她就把两个商家对接起来。“推广了软件,也带动了可乐销售,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尚晓英说,一年下来,公司成长了,还帮助了很多在校生自力更生。“每个高校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上都不用再给家人伸手要钱了。”
说起今后的打算,尚晓英说,主要是健全公司制度,搭建好平台,做自己的产品。“正在筹划客户端,预计6月份上线。做一个整合地推资源的平台,招募地推团队入驻,给地推行业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
尚晓英说,地推业务做多了,感觉这个行业比较乱,商家推广产品,找不到合适的地推团队,做地推的人员找不到靠谱的商家。未来,她想要做一个全民推广的策略,线上提交任务,线下进行地推。无论是学生还是白领,在学习工作之外,随时可以寻找自己合适的任务,“最终的理想是,人人都可以在线上领取任务,做推广。”
3个人创业故事之3:在农村实现创业梦 3年内销售额达140万
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当初刚刚回到黑龙江明水县的乔卫齐从务农开始。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乔卫齐对农村有很深的感情。黑龙江是中国的“大粮仓”,有肥沃的黑土地,有绿色、无污染、品质好的农副产品。慢慢,乔卫齐发现,虽然家里耕地比较多,种的粮食品质也好,但是生产的粮食却“优质不优价”,好东西就这样“憋”在了手里。
如何能既“种的好”,也能“卖的好”,成为乔卫齐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他请教了粮食种植的能人、致富带头人、农业专家,上网查询相关信息,他发现虽然明水县地理位置上的劣势无法改变,但是互联网无边界,加上国家推行的“互联网+”战略,只要嫁接上“电子商务”一定能走出一条新兴的发展模式。 最终,他把目光定位在了淘宝网上。
和客户交朋友打开局面
遇困难“团县委”来帮忙
2013年,乔卫齐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对面小城”淘宝店,通过网店销售农产品。开始销量并不好,通过促销、免费试吃,网店逐渐打开销售市场。
乔卫齐表示,自己的经营理念就是和买家交朋友,通过他们的推广、介绍,扩大销量。最终,小店开张不到一年,就销售出自家生产的大豆、黑豆、大米、小米等农产品5000多公斤,订单量2000多笔,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初尝成功甜头的乔卫齐感觉到自己选择的路是对的,是实现自己创业梦的舞台。
创业路上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在乔卫齐想采购杂粮,扩大销售规模时,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团县委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乔卫齐与金融部门联系,协调了20万元的创业贷款,解决了货物供应所需资金问题。团县委还推荐乔卫齐担任绥化市青年电商协会副秘书长,通过这个创业交流平台,乔卫齐结交了很多从事电商创业的青年朋友。
“抱团取暖”经营规模扩大
带动农村更多人创业
从年销售额10万到带动11户农民加盟,实现销售额140万,乔卫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其中既有乔卫齐本身的努力,也和当地大力助推农村电商产业分不开。
在2014年,明水县政府新建了县电商创业园,这里有专业师资力量和培训室、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仓储和物流快递,三年内免费入驻、免费服务,并且创业园每个月都对上个月销售额过5万元的农产品网店给予奖励。通过县团委的帮助,乔卫齐和其他电商创业者加入了明水县电子商务协会,实行抱团取暖,降低了物流成本。
2015年,乔卫齐与121户农民签订了1400亩杂粮、水稻购销协议,聘请了8名员工,订单量也达到2万笔。
明水县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乔卫齐顺利加入。如今,自己的网店在乔卫齐看来更新一个创业平台,作为农村淘宝合伙人。“乔卫齐们”既能帮助农民在网上购物、销售农产品,还可以帮助他们缴纳电话费、存取款、查询农产品价格、农情信息、办理低保、结婚登记初始登记等便民服务,甚至通过新农贷业务,6个工作日就能为农民办下来2-5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订单贷款。
随着明水县农村电商的兴起,在当地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化肥、农药、农机、农具甚至汽车都可以在网上购买。乔卫齐认为,在明水县这样的地方创业,电商是最好的平台之一,共青团组织协调创业贷款、提供培训和企业对接等创业资源要用好,电商协会这样的载体让创业人可以“抱团取暖”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由自己干的好转变为带领更多的人致富,让“对面小城”成为创业平台,乔卫齐期待着把自己所在的村建成杂粮专业村,让更多人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实现创业梦想。
3个人创业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