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期邮票的发展史
中国的邮票历史悠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历史特色的邮票,你想了解下中国各时期邮票的发展史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下啦小编为你推荐的中国各期邮票的发展史,希望对你有帮助。
反映屈|辱历史的清代邮票
邮票是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可在清代,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状:最早的中国邮票,是在中国国家邮政产生之前就发行了;而发行邮票的,却是把持在外国人手里的中国海关。在英国人赫德的建议下,1878年,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诞生了。此后,在外国人把持的海关操纵下,先后还发行了小龙邮票、为纪念慈禧60寿诞的万寿邮票。
1896年,清政府设立了国家邮政。清代国家邮政最初发行的邮票,是在原来的小龙邮票、万寿邮票上加盖新的面值;后来又用海关的红印花税票加盖面值暂作邮票。红印花邮票有很多种珍贵的变体票,如红印花小字当一元、绿衣红娘、红印花倒盖复盖等(见图),都是中国邮票中的国宝级珍品。后来,中国的集邮家们为了让这些珍品留在中国人的手中,不惜重金从外国人手中买回,在中国集邮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清代邮政还发行了蟠龙邮票和宣统登基纪念邮票。
动荡多变的民国邮票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成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军阀割据,国家四分五裂。因此民国邮票的发行状况尤为混乱。
最早的民国邮票,是在清代蟠龙邮票上加盖文字“中华民国”使用。民国的很多邮票是以孙中山的头像作为邮票图案的,达数十套之多,其版别、用纸、暗记等,各不相同,纷繁复杂。最著名的民国邮票有民国五珍:民国五珍之首是1914年北京老版帆船2元“宫门倒印”邮票,1915年北京老版帆船加盖限新省贴用误盖为“限省新帖用”1元票;1923年北京老版帆船3分改作2分倒盖票;1925年北京新版帆船4分改作3分倒盖票;1941年纽约版孙中山像倒盖票。以上合称“民国五珍”邮票。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全国各地币值、币制相差很大,因此出现了很多地方邮票,不少邮票只能在一个省用,或在几个省通用。民国后期,国家经济恶化,通货膨胀加剧,货币天天贬值,出现了很多高面值的邮票,有的面值高达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最高的竟达到1000万!常常是邮票刚印出来,就要加盖更高面值的才能符合邮资需要。无奈之下,邮局只好发行单位邮票,出售邮票时,再根据当天的货币币值来确定售价。单位邮票发行不久,又不适用了,又发行了基数邮票。基数邮票以银元为基数面值,出售时收取银圆,在使用金圆券的地方则按银圆和金圆券的比价折合成金圆券出售。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扶持的伪满洲国、伪蒙疆政权、伪华北、华南、华中等傀儡政权,也发行了一些邮票。这些邮票已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铁证。
见证革命的解放区邮票
1930年5月由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邮票,是最早的解放区邮票。1930年10月闽西革命根据地交通总局发行了赤色邮花,邮票的图案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标志镰刀和锤子。
抗日战争后,有10个抗战根据地先后发行了邮票。1937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半白日图”邮票,是抗战期间的第一套区票。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邮票邮政发行了解放区第一套纪念邮票,图案是抗战军人跑步,因此它也是第一套专供军人使用的邮票。1944年3月山东战邮发行的一套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毛主席的头像。
抗日期间的邮票中有一套著名的珍邮,那就是淮南区发行的“稿”字邮票。这种邮票是专供报社的记者和通讯员邮寄稿件用的,邮票的图案为五角星加上一个“稿”字。这种邮票在中国邮票史上是惟一的,十分珍贵。著名的集邮家沈增华保存的一个完整的稿字邮票四方连,至今仍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抗日胜利后,各解放区都发行了邮票。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套邮票——宝塔山图邮票。此后,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解放区以及一些新解放的地区,也都先后发行了邮票。这些邮票真实地记录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绚丽多彩的新中国邮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邮票的发行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中国邮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邮票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深受世界各国集邮者的喜爱,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及声望。
自1949年10月到1967年3月,新中国发行了标注“纪”和“特”字样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除此之外,还标注了每套邮票的总枚数、单枚邮票在全套中的顺序、总的顺序号以及发行年份等。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属于首创。人民称这个阶段的中国邮票为老纪特邮票。其中的纪94梅兰芳邮票及小型张,特38金鱼,特44菊花,特56蝴蝶,特57黄山,特61牡丹邮票及小型张,都是大套票经典之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邮活动也受到批。从1967年起,中国邮票取消了志号。这时期邮票的内容多是以宣传毛主席思想为主,邮票画面都是毛头像、语录、诗词等,邮票与各地的环境相同,也沉浸一片“红色”之中,这时期的邮票被叫做“文”字邮票。其中文1语录,文7诗词,文10语录,这三套票是文票中的三驾马车。现在最珍贵的文五珍都是未正规发行的邮票,分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图案为毛在天安门上向下面人群挥手,林手持红宝书站在毛身后),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四十周年(图案是毛与林同在天安门上“俗称大蓝天”),大全国山河一片红,小全国山河一片红,黑题词这五枚文革票。
自197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邮票恢复了标注志号的做法,但这时的邮票志号只标注总顺序号,因此被称为“编号邮票”。价值高的编号票是巴黎公社,建党50周年,熊猫,工业产品。
自1974年起,中国邮票又恢复了标注区分纪念和特种邮票的做法,重新开始编号。纪念邮票就以汉语拼音Jinian的第一个字母J开头,特种邮票就以汉语拼音Tezhong的第一个字母T开头。同时取消了总顺序号,恢复了每套邮票的总枚数、单枚邮票在全套中的顺序号及发行年份。这时期精品邮票大都包含在84年以前,其中T46庚申猴邮票是JT邮票中的龙头。
1992年开始,根据万国邮政联盟的规定,中国邮票开始按年份编排顺序号。邮票铭记也把原来使用了40多年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改为“中国邮政”,并增加了英文国名“CHINA”。新中国邮票记录了新中国发展的轨迹,把中国的山河风景、民风民俗、富饶物产搬上了邮票,赢得了全世界集邮者的关注。
同根同源的港澳台邮票
香港、澳门、台湾也分别单独发行邮票。
从1862年起,英国侵略者在香港发行了邮票。早期的香港邮票都是反映英国王室的题材,每枚邮票上都印上英国国王的头像或标志,有着强烈的殖民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邮票逐渐出现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题材,如生肖、中国节日、香港建筑等。这些邮票得以发行,是香港同胞反对殖民统治斗争的结果。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脚步的临近,1995年香港发行了第一套没有殖民标志的邮票,这套表现香港美丽风光的邮票,可以在香港回归以后继续使用。
1997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与祖国近百年的离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邮票也从此除去了殖民色彩。尽管仍然单独发行以港币作为面值单位的邮票,但原来印在邮票上的英国女王头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香港”的铭记和有五星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象征着香港同胞从此融入到祖国大家庭里。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后,于1884年开始在澳门发行邮票。与大多数早期澳门邮票一样,澳门的第一套邮票充满了殖民色彩,邮票图案为葡萄牙皇冠。早期的澳门邮票上没有任何中文,直到1977年才发行第一套印着中文的澳门邮票。1981年澳门邮政司有权发行邮票后,澳门邮票上才出现比较多的中国和澳门题材。20世纪50年代,当澳门殖民当局在邮票上为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歌功颂德时,澳门同胞还激烈地反对,表达了澳门同胞的爱国情。
1999年澳门回归后,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澳门仍然单独发行以澳门元为面值单位的邮票。在回归后的澳门邮票上,作为殖民统治标志的“葡萄牙共和国澳门”字样被“中国·澳门”的新铭记代替,澳门邮票上再不会出现为殖民统治歌功颂德的内容了。
1949年国民(当)退往台,在苔碗发行使用邮票。两岸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因此苔碗邮票上有很多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内容。珍贵的古代名画,做工精细的古物陶瓷漆器,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等等,都曾大量出现在苔碗邮票上。
共同的文化传统,使苔碗邮票上时常出现与大陆邮票相同的内容。这些邮票从一个则面证明了苔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邮票告诉世人中国完全统一的潮流不可阻挡,中国一定会统一的。
中国各期邮票的发展史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