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革的经典散文
“文革”时期,传统的褒义词语产生了相当明显的分化,并向正、负两个方向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文革的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文革的经典散文:我的文革记忆
文革开始我才10岁。
那一年上小学三年级,发蒙写作文。文革之火是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点燃的,大中小学校园写大字报风起云涌。班主任直接对我们说:同学们有看法,有意见写成大字报张贴出去,要有造反精神。当时小学的一位主任爱揪学生耳朵,我写过这件事。
学校在文革期间,每天上课必须学习一条毛主席语录。老师、学生对《毛主席语录100条》几乎都学习过,好多条语录烂熟于心。文化课还是按课程表上,劳动课多一些。语文、算术的教材常变化,政治色彩很浓。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早晨、上午上学读书,下午回家参加劳动。
刚上初中那年,1969年秋,我加入了“红卫兵”组织,班级正准备去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串联,每人把现金、粮票已经作了准备,突然上级通知:各校复课,不许串联。初中读了两年半,物理、化学课教材不规范,使用一本《工农业基础知识》,英语课本很薄,语文课常写批判作文,立论、驳论手法就是初中学习的,到了高中还在学习。回忆家史的文章写过许多次,那时的思想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记住过去祖辈的苦,热爱新社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不要学坏人干坏事,要学习标兵当三好学生、五好学生。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个同学在车站厕所里写了一条反动标语,是公安部门侦破的,让这个学生自动退了学。因他年纪只有11岁。初中毕业时,我们学校推荐17人上高中,都是贫下中农出身的,年纪不超过18岁。我是一个农村干部的子弟,在学校受老师喜欢,哪怕个子矮小,但读书突出,总是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学校的嘉奖。8岁加入少先队,16岁加入共青团,心里只想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甘落后,从不与同学打架,从不干坏事。初中一年级,学校改做校舍,师生一起到10里外的三军台挑沙,没有人因故缺席。
那个时期,爱劳动是人们喜欢的好品质。劳动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一年中,寒暑假、农忙假我总在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学习掌握了插秧、抱谷、耙田、扯秧、捆草头、挑草头、车水、耕田、耖田等种田技术。
1972年2月到离家15里的区级高中读书,当时招收4个班级学生,我被分在3班。
高中也读了两年半,其中一学期为补习。初中是把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高中又把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改来改去让我们一代人延误了一年的学制。
读高中是全日制,吃住在学校。每学期交学杂费11元(包括住宿费)。课程开设齐全,一个学期有一个星期去校办农场劳动。农场离学校有15公里。班级建立了团支部,每星期团员们要一起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评评。进高中时全班不足5个团员,毕业那年绝大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入团需要成绩有进步,表现积极,班级团支部多数票通过,经学校团总支批准,才能成为一名共青团员。那个时候加入团组织是青年人一件很喜悦很向往的事。班级有一支业余宣传队,假节日学校常组织一场文艺汇演,造就了一批文艺骨干分子。广播体操每天坚持做,体育课上得好,球类比赛、田径比赛活动经常举行。学校每周黑板报,每月出一本文学杂志,每个节日出一期文学作品的墙报,办一场文艺汇演。我觉得那种读书生活很开心,从不搞分数排队。
高中的老师个个爱本职工作,都是敬业爱岗。加班不要补助,帮助学生不求回报。学生就像子女听老师的话,对学校无比热爱,对政府无比热爱,对生活无比热爱。哪怕我们那代人吃的是大米咸菜,穿的是粗棉土布,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灯的年月。
1974年2月学校开展“开门办学”,学校建立电工班、学农班、土记者班,让各人自己选报一个专业。这一学期,我在土记者班里学习,系统聆听了几位有才华的语文老师的专题讲座。对新闻写作、文艺创作有了兴趣,产生了欲望:好好练笔,争取为社会写作优秀的文章。
毕业回到家乡务农,这是1974届高中毕业生的命运。城里学生高中毕业下乡劳动锻炼,等两年后再推荐上大学。“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运动,我直接参加过,跟着报纸写文章,表示站稳阶级立场,拥护党中央的决策。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时候,我流出了眼泪,观看过电视直播(公社的一台电视机)。到1978年邓小平复出,我才明白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是全国倒退的10年,是空前动乱的10年,是“四人帮”横行霸道的10年。10岁到20岁,我的青春就是这样度过的。
真像一场梦,醒来的时候,我看到了家乡变化的局面,看到了身边后孙走入大学校门的微笑,看到了有钱人威风凌凌的样子,看到了一些有权的干部大胆变着戏法捞钱。
有人没看见文革,硬要把文革时期说得一无是处。我不能赞成这样的发言!
关于文革的经典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