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儿教育的激励与发现方式
近年来,随着科学教育之“做中学”课题研究的开展,以幼儿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激发幼儿自主的探究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教育理论,已在全国各大幼儿园涌动成一股潮流。幼儿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都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并呈现出“观念更新、行动落实、成效显着”的勃勃生机。但是,总的说来,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想做而不敢做”、“敢做而没事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科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依然没有摆脱“呈现-注入”等旧有模式,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教学艺术有待全面提升是主要原因。“呈现-注入”是以教师有目的地呈现事物和现象,向幼儿传授相关的知识和规律,让幼儿模仿知识和技能的一种传统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重认知目标、轻情意目标,重活动结果、轻活动过程,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幼儿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立足教材多、关注幼儿少,象征性的提问多、启发引导少,个别表扬多、鼓励全体少;幼儿在活动中被动应答多、主动思考少,“学说”知识多、主动发现少,“学做”技能多,动手探索少。因此,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最终,较为普遍地形成了幼儿在活动中“无所事事”和“无动于衷”的尴尬状态。“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能尽情地展现好奇心,其探究新鲜事物的热情有恰当的出口和认可,惟其如此,幼儿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的品质才能最终得以生根、发芽和开花。就此意义而言,创造出“激励-发现”模式,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使其初步获得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和迫切,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2“激励-发现”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
2.1“激励-发现”模式的理论基础
“激励-发现”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国着名的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是布鲁纳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布鲁纳认为,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幼儿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伴随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幼儿在园内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亟需更新,相比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智力。他强调新时代应当普遍注重教育的智力目的,通过教育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他甚至还把这样的教育目的,同国家、民族的安危和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儿童智力的充分的发挥,能使国家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激励-发现”模式的提出还依据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陈鹤琴先生认为,对于幼儿而言,好奇心总是好的,而且,小孩子还有好动心,幼儿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幼儿的行动完全为冲动与感觉所支配;受好奇心的驱使的幼儿,与新异境地接触愈多,则知识愈广;小孩子也是喜欢成就感,他们不仅喜欢动作,更喜欢动作有成就;小孩子更喜欢称赞,他们喜欢“听好话”,恰到好处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勇气。另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鼓励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因此,“激励-发现”模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符合跨世纪教育的目标和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2.2“激励-发现”模式的内涵
“激励-发现”模式的提出,旨在改变幼儿科学教育中,“呈现-注入”式的活动程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呈现-注入”式教学方法是把每一门学科肢解成相互没有关联的知识点来教授,“激励-发现”则更注重激发和引导幼儿,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究某一知识的形成过程,环环相扣,调动学生去探求与某一知识相关联的其他知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结论和规律,最终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初步的体系性意识。既然“激励-发现”相比传统教学,更注重激发和引导幼儿探究某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激励-发现”模式的核心内容,因为,对于幼儿而言,好奇心意味着被吸引,意味着有兴趣,这是让幼儿脑子动起来的强大动力。教师从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设置疑问情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必须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途径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在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出来的课堂上,孩子们才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和动口,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并快乐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惊奇地发现科学现象,自主地建构起属于幼儿的科学认识体系,初步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积极有效的思维训练。因此,“激励-发现”是依据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所施行的一种教育策略,“激励-发现”之“发现”,并不是要求幼儿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究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激励-发现”顺应幼儿好动心的需要,给幼儿充分的机会和适当的刺激,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从无知无能发展到有知有能。“激励-发现”之“激励”是为了满足他们喜欢称赞的特点,用积极的鼓励调动和保持幼儿的兴趣。兴趣可以振奋幼儿的智力,激发探索的积极性,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有自信心,成就愈多,自信心愈强,自信心愈强,愈易产生探究冲动。
3“激励-发现”模式的现实意义
3.1“激励-发现”模式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激励”是手段,幼儿的“发现”才是目的。这种模式下的“做中学”活动,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开辟了一条有效的实践途径。
3.2“激励-发现”模式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中,强调了“发现”的主体是幼儿的同时,也辩证地突出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活动的导入、过程指导、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上有效地激励幼儿产生和保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小心地呵护“发现”萌芽,大力地赞赏每一个孩子的发现成果,帮助其获得成功感。
3.3“激励-发现”模式体现了培养完整幼儿的现代教育理念
“激励-发现”模式下的“做中学”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幼儿感知科学现象和规律,而是包含着更深刻的教育内涵。该模式既有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又有情感意志的发展;既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有健全人格的塑造;既有创新素质的渗透,又有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于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激励-发现”模式的操作程序“激励-发现”模式的操作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
4.1积累经验,准备充分
可让幼儿共同参与相关内容的直觉性的经验积累或物质材料的准备过程。如在活动室设立自然角,提供花草、小动物、小昆虫等,让幼儿观察、触摸,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备教材、备幼儿,为活动奠定一个科学的,符合认知规律的物质和心理基础。例如,在《袋子为什么会爆炸》活动中,教师应为每组的孩子都准备小石块、砖块、积木、可乐瓶、气球、皮球、透明塑料袋、水、蜡烛、玻璃杯等材料,孩子们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4.2设置情境,激发情绪
在进入发现过程前,让幼儿明确探索的目标和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在《给核桃弟弟脱衣服》活动开始时,教师给幼儿许多熟核桃,说:“今天我们一起吃核桃好吗?”孩子们立即来了精神。紧接着教师提出了问题:“可是老师不知道怎么帮它脱下又硬又厚的衣服,让你们吃到又香又酥的核桃肉。怎么办?”“跃跃欲试”的氛围马上就弥漫整个课堂。
4.3假设答案,大胆推测
在动手操作前,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大胆地推测各种各样的可能,记录假设的答案。在《给核桃弟弟脱衣服》活动中,幼儿纷纷主动大胆地进行猜想预测:他们想放在门缝里夹、用锤子敲、用脚踩、用木板拍、用手捏、用牙咬、墙上摔、砖头砸等,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认真地记录在表格上。
4.4鼓励探索,主动发现
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中主动寻求发现,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结合情景进行分类指导。《给核桃弟弟脱衣服》的活动过程中,老师对验证了自己推测的孩子大加赞赏,鼓励继续探索:“你的方法真行!你一定还会发现什么方法最方便又省力的!”;对出现矛盾、犹豫不决的孩子巧妙肯定,“你真不简单!快要成功了,教师等你的好消息!”激发他继续进行探索的动力和信心。促进活动中每一个孩子有所思,有所为,有不同层次的探究发现,人人产生成就感。
4.5讨论交流,表达新发现
在讨论交流时,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的不同探索能力与思维特点,鼓励幼儿交流,教师应当适时地引导幼儿勇敢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欣喜地与同伴分享探索的喜悦,并提示他们,很多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了不起,同时帮助孩子们逐步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有勇气和信心结合自己的“课题”将探索进行到底。
4.6及时评价,激励情感
评价,指及时而客观地肯定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的较强或特别的发现行为与能力,激发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葆有积极而持久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并使孩子们对主题活动怀有留念,期待着下次活动的到来,实现科学地可持续性地培养与激励。
5“激励-发现”模式的实践注意点
在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激励要巧妙而恰到好处;应设立开放式的弹性授课时间体制,因材施教,为探索兴趣意犹未尽的孩子提供时间和空间,继续他的探索,为他的系列性探索主动提供平台;教师还当以同伴的身份引导性地参与孩子的探索,并就个体间的探索能力差异,进行补差性激励,以促进集体里的每个孩子,在原来的认知基础上,均能得到提高与发展,此亦谓“激励—发现”模式的建构原则和目的。
分析幼儿教育的激励与发现方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