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故居导游词

发布时间:2016-12-06 16:59

罗瑞卿故居,位于舞凤镇清泉坝村。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罗瑞卿故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罗瑞卿故居导游词范文1:

罗瑞卿故居坐落在南充市顺庆区舞凤乡双女石村的清泉坝上,与清泉寺风景区毗邻,距市中心5公里,位于南充市将军路25号。故居为清代光绪年间修造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故居占地300平方米。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堂屋及两侧正房为板壁式墙体,高为7.3米。左右厢房为篱笆式墙体。

从顺庆区城内出发,驱车向北十分钟,即可到达座落在城郊舞凤镇清泉坝村的罗瑞卿故居。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故居为 清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将军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故居前的院坝正中屹立着罗瑞卿将军半身铜像。东侧正房、厢房里,陈列着200多幅裱装精美、风格各异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其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也有著名画家的字画,还有家乡人民的敬书。故居西边的陈列室,向人们展示着将军的戎马生涯。展品包括将军生前的珍贵实物及文史资料十件,文史照片及绘画百余件。它给人们以启迪和力量,激励人们继承先辈遗愿,不断开拓进取。

为了纪念罗瑞卿大将,继承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一九八八年原南充市人民政府出资一百万元,在原旧居保持原貌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扩建,占地三千平方米,其中分为故居和陈列室两大部分。

故居为清朝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三百平方米,风格典雅质朴。室内陈列有将军及其父母当年用过的木床、踏橙、洗脸架等原物。堂屋正门上方悬挂着由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罗瑞卿故居》匾额。故居前院正中,屹立着将军半身铜像,故居前陆军左侧伫立着一株五米高的雪松,雪松下面撒放着罗瑞卿同志的骨灰,那挺拨的雪松象征着罗瑞卿同志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雪松前的汉白玉石碑上刻着八个大字“一生正气,两袖清风”,这是由将军老战友耿飚同志亲自题写的。

故居内还存放着三百多幅装裱精美的书法、绘画作品。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王震、徐向前、聂荣臻等为故居题的词,也有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各省市治区有关负责人及一批著名书画家为故居所作的字画。有罗瑞卿大将生前所穿过的“大将服”,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在纪念将军九十诞辰期间,将军夫人郝治平同志亲手为故居绘制了国画《岁寒知音》,画中那迎风寒而不折的翠竹,朵朵在严寒中绽放的梅花,表现了将军威武不屈的高尚品格,也体现了将军夫妇数十年来患难与共的崇高情谊故居侧面的陈列室,向人们展示了将军经历过的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峥嵘岁月。展品包括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将军生前珍贵实物及文史资料数十件,文史照片、绘画百余件,所有展品都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将军戎马一生,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等国内外反动派以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顽强斗争的革命生涯和保卫国家与人民安全、建设人民军队与公安部队的辉煌业绩。

早在一九八三年三月八日,原南充市人民政府就将故居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四年五月被省青教办命名为青省年德育教育基地;一九九五年六月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五年底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瑞卿故居导游词范文2:

罗瑞卿故居,位于舞凤镇清泉坝村。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故居为清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将军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故居前的院坝正中屹立着罗瑞卿将军半身铜像。东侧正房、厢房里,陈列着200多幅裱装精美、风格各异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其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也有著名画家的字画,还有家乡人民的敬书。

从顺庆区城内出发,驱车向北十分钟,即可到达坐落在城郊舞凤镇清泉坝村的罗瑞卿故居。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

故居为清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将军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故居前的院坝正中屹立着罗瑞卿将军半身铜像。东侧正房、厢房里,陈列着200多幅裱装精美、风格各异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其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也有著名画家的字画,还有家乡人民的敬书。

?故居西边的陈列室,向人们展示着将军的戎马生涯。展品包括将军生前的珍贵实物及文史资料十件,文史照片及绘画百余件。它给人们以启迪和力量,激励人们继承先辈遗愿,不断开拓进取。

从顺庆区城内出发,驱车向北十分钟,即可到达坐落在城郊舞凤镇清泉坝村的罗瑞卿故居。

罗瑞卿简介范文3:

罗瑞卿(1906-197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1906年5月31日生于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1924年在张澜创办的南充中学读书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考入在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参加过军校讨伐夏斗寅的战斗。7月15日军校被改编为张发奎部队的教导团。8月2日,张发奎在九江将教导团缴械。他离队回武汉寻找中共党的组织。患伤寒因无钱被医院推出门外,经历了第一次大难不死。

1928年10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被派往闽西,组建和训练游击队,任闽西红军第五十九团参谋长,率部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辟闽西苏区。6月,随部队编入红四军,任支队党代表。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古田会议)。会后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与政委罗荣桓积极贯彻古田会议精神,加强政治工作建设,使部队获得很大进步。1930年6月,任二纵队(后改为十一师)政委。1931年5月,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中头部负重伤,并发大叶性肺炎,经历了第二次大难不死。

1932年3月任第四军政委,率部参加漳州战役,进驻海边的石码。6月任第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与参谋长徐彦刚率七师、九师作为一军团的右翼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中的登仙桥伏击战。1933年8月,获二等红星奖章。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到达陕北后任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西安事变后曾赴西安协助周恩来进行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2月回延安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主持抗大工作。1938年在毛泽东指导下写成《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一书,向全国介绍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1939年7月率抗大总校和延安其他学校数千名教学员工到华北敌后办学,途经陕西、山西、河北三省三十个县,行程三千里,通过同蒲、正太两条铁路封锁线,人称小长征。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参与了百团大战的指挥和多次反“扫荡”。在此期间,他总结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撰写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等多篇著作,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做出贡献。1943年回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协助叶剑英同国民党方面和美国方面的代表进行谈判。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二兵团(后改为第十九兵团)政委,参与指挥正太、石家庄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与杨得志等率部在新保安围歼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对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春参与指挥太原战役。

1949年6月,负责筹建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开创国家的公安和国家安全事业,在十年内形成国家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11月兼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他参与组织战备,指挥海防和边防作战,组织领导尖端武器及常规武器的研制和生产。1964年和贺龙等领导全军性的练兵和比武,取得很大成绩。他坚持军事和政治的辩证统一,提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联系实际,反对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1965年底被林彪等人诬陷,受到错误批判,被迫跳楼自杀,经历了第三次大难不死。“文化大革命”中受残酷迫害,左腿致残。

1977年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邓小平领导军队的整顿,积极参加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条件。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7月出国治腿,8月3日不幸逝世!

罗瑞卿故居导游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