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7-01-10 11:01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情节生动、内容精炼的哲理小故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

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

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1:三境界与三层楼

一个小沙弥,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开悟,他相当痛苦烦恼。一天夜晚,小沙弥去拜见老方丈,向老方丈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楚纠结。

老方丈对小沙弥问道:“徒儿,你知道人生三境界吗?”

小沙弥请教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境界呢?”

老方丈说道:“第一境界是求。世人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觉得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动力,一辈子都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以为有了充足的物质,就能得到人生的全部美好幸福;不少人都倾尽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欲望,身体消亡的那一刻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何而来,应该回归何处,这一世都等于白来。世间大部分人活在这个境界中。第二境界是缘。一些人在物质丰富之时,发现物质只能带给人们一些快乐、一些美好;物质并非能够带给人们全部美好幸福。尤其在物欲横流之时,人们内心常常会充满多愁善感、苦闷迷惘、忧悒伤痛,却不知道如何消解排遣。一些人开始了内心精神的求索,寻求内心精神的宁静、安逸,逐步脱离部分物质控制,有意识地选择放下一些外在物质的东西,开始回归到身体本质层面,明白身体是修行的根基,生命是人生之本,开始珍爱自己、珍爱周围亲近的人,花费精力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进入到生命的本源。世间少数人活在这个境界中。第三境界是舍。一些人在内心精神修行中,上升到灵性境界,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一切创造的事,一切经历的情,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每个与自己有缘者都是自己生命的贵人。无论好与坏、对与错,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人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没有了执着、痛苦,懂得调控情绪,意识与身体逐渐完整合一,体会到了所谓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心灵开始成长、成熟,知道创造奉献比索取拥有更美好幸福,明了感恩回报是人生最美的幸运与幸福,明白创造奉献、惠泽众生、造福众人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之道,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世间极少数人才能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小沙弥听了老方丈这番话,有所开悟道:“师父,你是说人生的境界越高,内心就越宁静,精神就越崇高,灵魂就越高尚,人生就会美好幸福。”

老方丈说道:“徒儿,你知道人生还有三层楼吗?”

小沙弥问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层楼呢?”

老方丈说道:“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楼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楼是灵魂生活。具有第一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一层楼,具有第二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二层楼,具有第三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三层楼,人生的三层楼与人生的三境界都是互相对应的。你知道自己居住在哪层楼吗?”

小沙弥说道:“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境界?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心住在哪层楼?”

老方丈说道:“这就是你迷惘不悟的根源呀!徒儿,只有明智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身处何境界,才能定位自己、求索人生,才能完善自己、成就人生。只有明智自己到底是谁,自己心住在哪层楼,才能有效地修行自己、造就人生。只有真正地明智人生,觉悟人生,定位人生,修行人生,努力人生,奋斗人生,才能创造大成人生。”

小沙弥瞬间开悟——只有明智人生,觉悟人生,定位人生,修行人生,努力人生,奋斗人生,才能创造大成人生。

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2: 输赢之间

和尚上山砍柴归来,在下山路上,发现一个少年捕到一只蝴蝶捂在手中。少年看到和尚说,和尚,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和尚问如何赌?

少年说,你说我手中的蝴蝶是死的还是活的。你说错了,你那担子柴就归我了。

和尚同意。说,你手上的蝴蝶是死的。

少年哈哈大笑,说,你说错了。少年把手分开,蝴蝶从他手里飞走了。

和尚说,好!这担子柴归你了。说完,和尚放下柴,开心走了。

少年赢得一担柴,高高兴兴挑回家,把详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是位参禅悟道的居士。他听儿子说完,伸手给儿子一巴掌。说,你啊!你真赢了吗?你输也不知道怎么输的啊!父亲让少年担起柴,到寺院给和尚送去。

少年的父亲看到和尚,说,师父啊!我家孩子得罪了师父,请师父原谅,柴我给您送回来了。少年疑惑不解。

少年的父亲对少年说,师父说蝴蝶死了,你才会放了蝴蝶,赢得一担柴。可是师父赢的却是你的慈悲。

和尚把柴收下,说,阿弥陀佛。你用这担柴,把你的慈悲换回去吧!

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3: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年轻人为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地望着我。

“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时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其实,幸福是比较而言的,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到。

幸好,人生有离别。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尊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禅语,夏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白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

生活中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对年轻人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白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说明大道理的小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