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理解题,是指篇幅短小、内容单一的阅读理解题。那么关于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阅读材料
赖远明: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
昆仑山下,一条闻名于世的钢铁大动脉穿过戈壁冻土,跨越雪域高山。这就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一天,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组织60多名外国专家,坐上开往拉萨的列车,心潮澎湃的赖远明也在其中。当列车员讲解到主动冷却路基时,赖远明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他转过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雪山,4年来千百次的实验情景在脑海中浮现
2002年,寒旱所接到了国家关于解决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路基及寒区隧道问题的任务。青藏铁路中有一半是多年冻土地段,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如何保证修建中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西方人士曾判断这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在冻土区修建铁路,传统保护冻土的方法是设置保温材料,就好像为了保证冰棍儿不融化,给它盖上一层棉被保冷。赖远明解释说,但用这种方法保温的冰棍儿早晚还是要化掉。因此,青藏铁路的设计思路要从被动保温转为主动降温。但主动冷却路基如何修建?从理论分析到试验数据在国内外冻土工程学研究中都是空白。
我是处女座,做事情比较挑剔、追求完美,一件事情喜欢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去思考,曾经一行字推敲了一个星期。赖远明笑称自己不善言谈,更喜欢思考。
比如青藏铁路上的U形块碎石路基,选择多大粒径的碎石最合适?在试验进行到第150天左右,我们终于找到了拐点-10~30cm粒径的块碎石降温效果良好,当粒径为22cm时对冻土的降温效果最好。得到这个结果,赖远明如释重负,心中的一块儿石头终于落地了。
昆仑山隧道海拔4600米,隧道向里打通600米左右时,赖远明进入隧道采集岩石样品。未打通的隧道内空气更加稀薄。当时忙着采集样品没太顾忌,谁想到缺氧三个小时之后,头疼欲裂、恶心呕吐。赖远明说,读书的时候,自己甚至能准确记住哪条公式在书上的哪一页,自从那次大脑长时间缺氧以后,自己的后脑勺时常会疼,记忆力也不如从前。
但是,这次负伤却解决了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昆仑山隧道衬砌和保温措施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消除了冻胀和融化对这两座冻土隧道的破坏作用。这两个隧道目前已经服役10年,没出现任何问题。
赖远明的人生道路可谓平坦-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年在寒旱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任命为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阅读理解附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