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不仅仅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更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范文一: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状况分析
摘要: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喀什地区部分高中学校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心理学视角下展现当前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状况以及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辅以案例,助力高中生素质教育。
关键词:心理学;高中生;心理健康;习惯养成
1前言
新疆地区高中心理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已经得到广泛开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新疆许多高中学校开始结合实际,纷纷展开心理学健康教育实践。但就现状来讲,新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应用还不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良好习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对此,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和喀什地区的1235名高中生为例,对新疆高中生心理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然后分析其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以期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提供参考。
2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疆地区许多高中学校纷纷展开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新疆地区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重视度不够、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落后以及与实践脱节等。首先,在高中生养成教育中,许多教师对习惯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并错误地认为养成教育无需进行针对性开展,只需要随着学生成长顺其自然地形成即可。还有教师认为养成教育属于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不需要任课教师参与,养成教育意识普遍淡化。其次,新疆地区的高中生养成教育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内容体系毫无章法、盲目随意、重复性大。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无法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吸引力都不强。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将养成教育视为一项任务,根本不上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效果甚微。再次,高中生养成教育普遍存在方法落后问题,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和说教式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会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虽然许多高中学校强调渗透养成教育,但普遍都很生硬,教师总结也非常空洞。最后,在新疆地区高中生养成教育中,与实践脱节问题非常严重,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脱节尤为明显,如果学校的教育目标在家庭和社会中无法得到印证,必然会妨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新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基本资料。本次调查的高中生共有1235名,其中来自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和喀什地区的分别为350、545和340名。所有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民族构成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2)结果。如表2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三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良好,心理健康的学生比重较高,库尔勒地区高中生的比例为68.8%,哈密地区高中生的比例为72.4%,喀什地区的比例为70.0%,但是也分别有31.2%、27.6%和30.0%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孤独倾向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是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前提,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存在密切关系。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心理学界的一种心理学产物。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的一种新型心理学研究模式。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心理损伤及缺陷进行治疗和研究,更是对习惯与品格的研究;不仅仅是治疗,更是对人类资深的蕴含的潜质、能力的挖掘。因此,结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针对性展开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学生品格。心理学注重群体层次的研究,重视环境资源与高中生心理的相互作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生存在环境里,环境对人本身的影响不容忽视。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热爱学校、生活之情;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文明行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还有利于高中生良好习惯的自我形成[1]。高中三年,对每位高中生都非常重要,在这三年中,高中生品质、品格的培养,需要他们的自我认知、情绪、意识处于良好水平,需要高效的调节能力和长期训练而来的惯性。比如:在入学军训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或是采用国旗下讲话、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大力弘扬正能量,提倡向优秀学生学习,逐步培养优秀的品质、品格,使每位学生真正感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可以说,对于身处于新疆这个独特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高中生来讲,良好的心理环境无疑是其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而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2)积极传播正能量,矫正学生不良心态。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心理学能激励高中生的自尊、自爱、勇气和拼搏之心,强化自我意识中的正能量,有利于高中生的心理成长,这与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目标是一致的。在积极的心态下,习惯养成对于高中生不再难受,而是“甘之如饴”;不再是一种责任,而是兴趣所在;不再敷衍,而是乐于参与、主动谋求。同时,积极的心态对于高中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认知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2]。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新疆喀什地区某高中一班长,本来成绩优异,由于一次考试失利,导致内心失衡。他总感觉:同学在眼神和语言里鄙视我,因为我成绩落后了,老师不再关注我了,反而老是表扬其他的同学,连好朋友都没有之前热情了,父母也有些失望。就因为心理调节不好,导致一个优秀的班长变成了一个牢骚满腹、充满负能量的问题学生。当教师发现这一问题时,及时找到该学生进行谈话。老师并没有进行人生说教,而是如同朋友一样地谈了许多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如自己当年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大家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从不抱怨,总是充满自信和快乐。通过一件件充满正能量的真实故事,该名学生逐渐调整心理,最后重新找回了自信,并养成自我心理调节和主动分享的好习惯。
3)关注每个个体,形成特定习惯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养成策略:一是增加心理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在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采取特定策略,使得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二是改变一成不变的学生教育模式,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个性、爱好的发展;三是传授给学生积极自信的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测、自我改善,从而形成自内而外的习惯养成方式和机制[3]。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新疆哈密地区一所高中,针对高中生心理焦躁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大课间“四个一”活动,就是“一分钟深呼吸、一分钟原地踏步、一分钟深蹲、一分钟音乐”。通过这种规范行为的创新式迁移,来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短短四分钟时间内享受静与动、音乐和阳光的美,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在充分了解学生存在哪种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不仅要学会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学生品格,而且要积极传播正能量,矫正学生不良心态,同时要关注每个个体,形成特定习惯养成。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良好习惯的高效养成。
参考文献
[1]彭溪.论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社会心理科学,2015(1):25-28.
[2]阳萍.浅析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2):77-78.
[3]李佩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107-110.
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范文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高职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在思政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即PBL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恰当的表扬和批评、榜样的力量和魅力、实践教学推动知行合一。
关键词:养成教育;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养成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使其养成优秀习惯的教育。目前,我国高职学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些甚至直接影响了其今后的健康发展,为了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使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思政课中对其开展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调研高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阐述在高职思政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索在思政课中开展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4年10月,课题组对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学生,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座谈会和单独谈话等方式。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思想上缺乏辩证思维方式,学习上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生活上不良习惯较多。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养成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优秀习惯势在必行。
1.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优秀的思维习惯就是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在思政课中开展养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从学习和实践中积累新知识,探讨新问题,养成善动脑、勤动脑的习惯。这样不但可以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掌握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下进行有序的思维活动。
2.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恒定的学习模式。在思政课中开展养成教育,既要着眼素质教育全局,更要立足思政课本身,对学生耐心指导和督促,使其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学生养成了优秀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就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3.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生活习惯。优秀的生活习惯能够保证高职学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工作、生活和学习。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充沛的精力、优秀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其合理地宣泄自己的精力,更好地走完高职的求学历程。从入学开始,通过在思政课中开展养成教育,加强正确指导,发挥榜样力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逐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优秀的生活习惯,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
1.PBL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问题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作为引导者给予指导和评价,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和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能够培养高职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其更好地学习。首先,教师要做好“制片人”和“导演”。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制片人”。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思政课授课要求、学生兴趣,设计PBL案例,找准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问题的寻找和选择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导演”。教师要掌控全局,注重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全方位指导。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将PBL教学法介绍给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教师在课前下发案例和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分析案例,查找资料,协作探讨之后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各组同学再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师要对小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重点问题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进行讲解,教师对每个环节的指导是能够确保完成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保证。其次,学生要做好“执行导演”和“演员”。一方面,PBL各组组长要做好“执行导演”。要发挥好组长的作用,组织本组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PBL组长要提纲挈领,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组织好本组学生自学教材、分析案例、查找资料、协作探讨。小组组长也可轮流担任,每个学生都可以尝试担任组长,执行是能够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而在执行过程中学生作为组长扮演执行导演的角色,能够锻炼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更快地成长和提高;另一方面,PBL各组学生要做好“演员”。学生是PBL教学中的主角,完成好任务就需要课前自学教材,并查阅课外资料,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阐述表达能力。任何时候的任务都是由大家协作完成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当好演员是确保养成教育这部大戏圆满成功的根本保证。
2.恰当的表扬和批评。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及不足。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坦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使用当下发达的通讯网络方式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既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又可以是兴趣爱好、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推心置腹,用真心与学生互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和不足,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表扬和批评。其次,教师要学会表扬的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观察学生思维和感情的变化,对他们取得的成绩马上进行表扬,而当他们遇到了挫折,要立刻给予鼓励。只要学生取得的成绩一经显现,教师就要马上进行表扬,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慢慢的学生就会逐步养成优秀的习惯。表扬学生时,要事实明确和恰如其分,不能毫无根据和随心所欲,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这样的表扬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批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得体方式,并融入感情;要留心使用的语言,不能用嘲笑性、侮辱性的言辞;也要留心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要尊重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人格。教师要牢记批评学生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手段,重点是在批评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持久的优秀习惯。
3.榜样的力量和魅力。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榜样。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榜样资源。思政课教材中的榜样是教师的第一首选,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等,只有紧扣教材才能够确保养成教育方向正确;另一方面,注重选择实际生活中的榜样。例如学生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可以选择本校已经获得“国家奖学金”或者“三好学生”的高年级学生介绍经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榜样可信、可敬、可学,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习惯,身边的榜样让人更加相信努力能够改变现状。其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榜样。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等书籍来学习榜样。通过阅读学习榜样,不仅可以了解榜样的事迹,还可以使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从而使印象更加深刻。阅读可以发挥想象,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视频、图片、课件等多媒体教学展示榜样人物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榜样人物或事件直接展示给学生,能够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和践行榜样的动机,使榜样更加的形象、生动,给学生们留下具体的印象,现实有形的存在让榜样的真实感表露无遗。再次,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学生的表率。养成教育当中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教师要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和蔼可亲,谆谆教导,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一言一行感染学生,重塑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要树立正面的示范作用,诚实守信,用高尚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觉地追随教师养成优秀的习惯。
4.实践教学推动知行合一。思政课应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在紧抓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课堂外教学,充分推动学生知行合一。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增强自信。可以开展包括主题演讲、情景剧表演、辩论赛、模拟法庭、观看视频、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前五分钟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课内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养成优秀习惯、提高学生交流参与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教师要提高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水平,科学把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要求,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勤工俭学、运动会、社团活动、参观革命根据地、假期调研、志愿者活动等;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将学生组织和参与课外活动的成绩体现到思政课总成绩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将优秀的习惯落实到行动上。
参考文献:
[1]陈媛.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养成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
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毕业论文
2.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论文
3.浅析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4.浅析高校学生组织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论文
5.浅论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论文
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