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经典励志文章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而很多微信公众号都会时常推送一些经典励志文章,那么微信公众号经典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公众号经典励志文章:处于人生低谷的你
文:Kris
1、
因为那篇自律的文章,微信后台收到了很多咨询留言。
不论是关于求职、减肥、考试、或是培养自律习惯,大多数朋友们都会加一句——
我想摆脱目前这个低谷期。
说实话,前半段问题,我可以讲讲自己的经验,但后半段,关于摆脱低谷期,还真不敢妄言。
我们都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那些风光无限、站上人生巅峰的男神女神,鬼知道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更何况我们这些普普通通芸芸众生?
仔细回想了自己的所谓人生低谷,那些看似望不到尽头的暗淡岁月,最后都咬牙挺过来了。
把自己曾经用过的方法整理一下,试一试,说不定对你也有用。
2、
首先,
必须做好心理建设,而且是三重心理建设!
第一、谁都不可能一路向上,谁都会经历人生低谷。
说的是你要把人生低潮这件事看得淡一些,人在情绪失落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胡同,钻牛角尖。
越是低落,就越容易想不开,有项研究说,完美主义者患抑郁症的比率非常之高,我想可能就是因为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无法忍受自己也会低落这件事吧?
第二、低谷不会毁了你。
换句话说,你已经是最低谷了,已经是最烂了,那么,费时耗力地纠结自己的低谷时期真的没什么卵用。
你考试失败、求职失败、婚姻失败,简直就是个世间超级无敌倒霉奇男子,但又能怎样?如果这是最黑暗的阶段,那应该不会有更黑暗的时候了吧?
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最可怕的已经很快会过去啊。
注意逻辑顺序,首先你要看淡低谷这件事,接着就要看淡低谷这件事对你的影响。
第三、低谷,意味着你无论怎么走,都是向上爬。
其实就是所谓的“锅底法则”,很简单,你已经在锅底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在向上爬,即使站着不动,那也仅仅是维持原样而已。
3、
其次,
三重心理建设搞定之后,你需要做三个改变。
第一、什么都别做
最开始,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什么都别做。
不要逼自己,只需要静静的待着就好,既然低谷不会毁了我们,那我们就静静地待着就好。
其实,什么都别做,是在为之后的改变而蓄力。
什么都别做,就是让自己放空,杯中水倒尽,再去求新源。
第二、做一点点微小的改变。
只是一个微小改变而已,不用多么宏伟,多么复杂,也不用寄望这件事能彻底让你从低谷中爬出来,这只是给自己点亮一盏小灯而已。
可以买一条购物车里放了好久的裙子,或者看看那部放在电脑里好久却没看的一部电影,也可以把那个烦人的衣柜彻底整理一遍。
相信我,一个微小的改变,是撬动自己的开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三、给自己一个月的期限,设定一个自己最希望实现的目标。
关于这条,可以参看之前的自律的文章:30天,如何变成一个超级自律的人?,方法论是一样的,这里不赘述了。
之后,循环往复。
4、
最后,
改变的过程中,你可以借助的三种力量。
第一、释放自己,向亲朋好友倾诉。
本科时候的一个同学,大一开始就准备ACCA考试,他的大学基本都是在自习室图书馆中度过的,但到了大三下半学期,考证的压力加上期末考的压力,再加上他和同宿舍同学的一些小矛盾,他一下就快要崩溃了,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甚至想过轻生,没错,他得了抑郁症。
我和他就是在这个阶段偶然间一起踢了一次实况,俩人球技不相上下,我就经常约他一起。一来二去,俩人越走越近,他也开始说他的困扰,我就在边上骂他自寻烦恼,无端胡闹。
没想到,他被我骂得全身酸爽。
后来他和我说,他当时的抑郁症其实挺严重的,但是跟我倾诉之后,感觉找到了一个出口,把压在心里的东西全倒出来。
所以,低谷时,诉说就是排解苦恼。
第二、读书和运动是走出低谷的最佳手段。
都说了,要么读书,要么运动,要么去死。
之前提到过的前万科高层毛大庆,正是因为跑步才逐渐摆脱了失眠、抑郁的困扰。
他是这么讲跑步与抑郁症的:
“2012年因为市场不好、压力、酗酒等很多原因,让生活节奏出现了紊乱。整个人的生活状态非常糟糕,不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还被医生诊断出了抑郁症。”
“后来在郁亮等人的推动下开始跑步,坚持几个月之后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都变好了,整个人都快乐起来了。通过马拉松能感受到很多体育文化和人文的东西,还可以游历不同的地方和城市,完成其他许多事情。”
“很多事情开始都是失败的经历,不知道为何最后就成功了。跑步对一个人的改变很大。感悟就是很多事情都要去试试。现在这个事情,现在不但是我能搞体育,而且我还推动别人干这个事。44岁也可以去跑步,46岁也可以去创业。没有什么不能干的,自己去体验吧。”
第三、和别人比惨。
这点是我自创的邪门歪道,各位谨慎使用哈。
其实就是去网上搜各种悲惨的社会新闻,相信我,都不用半天,你就会庆幸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
记得当时本科大三的时候很迷茫,学生工作很累,学习成绩又很差,觉得自己简直糟透了。但无意中看了一个猫扑还是天涯的帖子之后,觉得我的人生简直是太美好了,哪里有那么多的不顺和抱怨。
和别人比惨,相信我,通常你都比不过。
5、
泥潭沼泽固然恐怖,但盲目挣扎反而失去了求生的可能。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低谷本身,而是你陷入低谷而不可自拔。
不要问什么时候才能走出低谷,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快乐,
因为,通往理想生活的路是从脚下开始的。
我们已经跌到谷底,往哪里走都是向上爬。
微信公众号经典励志文章:你没有动力,是因为太爱找退路
作者:沐沐
一旦给自己预留了退路,就一定会退。而且比预想的退的要早,也要远。
一直给自己找退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这个夏天结束之后,又一批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个学妹找我聊天,不知道考研还是找工作。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两种选择没有优劣之分。
但我最不推荐的做法是,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既考不出好成绩,也找不到好工作。
什么都要的结果是,每件事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复习考研,懈怠时会宽慰自己,考不上就去工作;找工作的时候会降低标准,准备也是很随意,找不到工作还可以去读研究生。内在的动力不足,专注度不够,会导致事倍功半。
而且互相作为退路,会不自觉地降低要求和标准:考差不多的研究生,找差不多的工作。
一个对自己有高标准严要求的人,不会把自己放在这样的状态里。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找工作和考研要做的准备工作基本没有重叠,不做最好的准备,怎么能有最好的结果呢?
时常觉得,面临选择时,“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这也准备那也准备”的结果是,这样也马马虎虎,那样也马马虎虎。
专注于挖一口深井,比犹豫着挖下两个深坑高明太多。
人性是有弱点的,当告诉自己挖下去的这个坑不一定要得挖出水时,我们的懒惰就会膨胀,自控力会减弱。
如果给自己传递一种信号:这口井挖不出水就没水喝了。这样才能有意志力去抵抗干扰和诱惑,用足够的动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年找工作,我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锁定了一家设计院。
根据往常的经验,作为本科生,我没有足够的把握竞争过一批研究生。
目标笃定
+
知道处于劣势
+
如果失败了会很被动
只能集中精力全力准备,即使当时处于失恋状态,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专业考试。
通过笔试后是面试,最后面试官问我,有没有投其他的公司?我很诚实,没有,只看了贵公司一家,因为我确定这是我最想来的地方。
他笑了,问我,如果没有被录用呢?
我也笑了,那是我从这里走出去之后要考虑的事情。
这是实话,面试结束,我没有等两周之后的结果出来,立刻开始搜集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为第二选择做准备,自然也是全力以赴,集中火力。
幸运的是我全力以赴了,结果也在预期之内,收到了最想要的offer。
我们的传统智慧里讲究凡事留退路,才不至于走投无路。有退路意味着没有后顾之忧,安全,保险。
但是真正想要专心致志前行更高更远时,这份安稳却成为前进路上的阻碍和懈怠的根源。
人在本质上都是眷恋舒适安稳,喜欢懒散。如果前面的路走起来有一点困难,会发自本能地原地踏步或者另寻他路,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
我们需要一份笃定,提供充足的动力来保证持续的专注。
这份笃定,可能来自外界的压力,或者出于“自断退路”。
有些人天天喊着锻炼身体,却迟迟没有开始。因为自己都不确定这件事非做不可,心里总有一个声音,类似于“不锻炼也不会死”“我这样也挺好的”。
于是意识就会发出信号:反正是喊着玩儿,别当真。
有动力就不一样了。
小胖,高中的时候就很胖,跟雪人一样,两条腿顶着两个球体。大学毕业的时候,肥胖已经影响到身体健康了,一直减肥减不下去,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
后来有四五个月没见,一次路上碰到差一点没认出来。他说女朋友下了死命令,减到一百三十斤以内就结婚。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小胖每天跑二十公里,每周去健身房四次,风雨无阻,不到半年的时间,硬是减下去了一个女朋友的重量,还练出了腹肌。
有些人天天计划着改变自己,一年之后还是复制着跟去年一样的状态。因为自己都说不清改变的目的是什么,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不好”“让他们努力吧,我就看看”。
于是,认定了改变自己似乎是比改变世界还困难的事,那就保持现状吧。
有压力就不一样了。
家乡一个表妹大学毕业之后去某公司财务部做小职员,工作很清闲,几个人干一个人的活。表妹说她的状态就是“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游来游去,舒适安逸又萎靡。”喊着换工作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三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总说“先做着,找到合适的出路再说。”
虽然工作不满意,也还能过得去,表妹并没有紧迫感,也没有“找出路”,依然在温水里游来游去。
直到去年形势不好,那家公司里有流言出来,裁员一半,全员降薪。表妹一阵惊恐,拿起来落了一层灰的注会书,早起晚睡,跟拼命三郎似的,今年的考试志在必得。
不到无路可退,永远不知道自己原来那么有毅力,那么强大。
把十足的力气用在一点,竭尽全力才能知道自己的潜能。若事事留足退路,把十分的力气,分三分给退路A,一分给退路B,再一分给退路C、D、E、F,五分的动力迈开脚步向前,失败了笑笑说:“还好留足了退路。”
就这样骗过了自己。
比起站在十字路口不得已的选择,生活中自己“没事找事儿”找来的目标,实现起来更难。也更好骗过自己。
走出舒适圈是需要勇气的。刚跨出一只脚,我们天性中的“趋利避害”本能就会发挥作用,各种宽慰自己的理由也来了。
即使看着目标就在前方,知道自己想要去方向,也还是没有动力。
要想学习“不能当饭吃”的插花,想提高“可有可无”的英语口语,想改变“不影响正常生活”的不标准普通话……
都需要“逼”自己一把,自断退路才可以。
金庸写《连城诀》时曾为了克服写作时的懈怠心理,主动与报社签订了连载的合同,合同规定他每天必须得完成多少字,违约就得赔偿。“逼”得他只好控制了自己的心理,让自己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中,每天以5000字的速度抢写,最后提前完成了小说。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总是贪玩。他一狠心,亲自动手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变成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只好控制自己的玩心,专心练习演讲,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大家。
太多时候,自控力在诱惑面前没那么可靠,只能靠“他控力”。金庸的《连城诀》都是“逼”出来的,普通人的进步更是如此。
比如,人为的制定“惩罚”规则;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别人;成立兴趣小组互相监督;或者许诺完成了奖励自己心仪的东西……都是办法。
主动给“放弃”附加上较大的“成本”,把这件事变得非做不可,执行力自然就有了。
一切的懒惰和拖延,只是因为你太爱给自己找退路。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各种借口,甚至对退路的依赖程度高于前路。
心理暗示是个诡异的东西,出于自我保护,它能识别出跟随哪种声音会让自己比较轻松,就带着人朝那个方向走了。
总而言之,人一旦给自己预留了退路,就一定会退。
内心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再容易实现的目标也只能是一个念想。
毕淑敏说,所有的动力都是来自于内心的沸腾。
一个人在意识里给自己预设了顺畅的退路,内心刚刚热起来,就迎来了懒惰、懈怠、优柔寡断、得过且过……怎么能沸腾起来呢?
事事都留足退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强大。
人,真的要慢慢学着承担更多。
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做更好的选择,追求更高质量的人生。
一天天长大,我们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总是会碰到一些自己不擅长、不喜欢也不习惯的角色,若不咬紧牙关、满腔热忱的坚持下去,只想着还有路可退,赖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只走看起来容易的路,那就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徘徊。
等别人走了无数条路看过了无数风景,你只在原地踏步,踩出了一个坑。
勇先生和敢小姐,如果最差的结果你可以接受,就勇往直前吧。
退路留得越顺畅,越忍不住回头看。
而你想要去的远方,不在身后,在前方。
微信公众号经典励志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