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隔代教育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7 18:10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扬长避短,使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隔代教育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隔代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隔代教育要扬长避短

摘要:专家指出,0――7岁是孩子重要的性格形成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如果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缺少交流、感情培养的机会,再加上隔代教育对孩子的特殊溺爱,与现代教育方法格格不入等,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一些很强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一起来关注怎样让我们的隔代教育更优化,让我们的孩子在隔代教育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隔代教育;扬长避短;特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67-02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应酬、娱乐等各种原因经常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这时,照料孙辈的重担就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另一方面,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出于对下一代的喜爱之情,也心甘情愿地挑起带孩子的重任。

但这种隔代教育正给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困扰与烦恼。据一项统计表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每年接诊的小患者中有90%以上是由于曾经受到不当的家庭教育而导致疾病上身,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当的隔代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心理疾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隔代教育事小,存在隐患事大。那么,作为年轻父母,该如何正确处理隔代教育呢?

一、隔代教育在现今社会存在的必然性

隔代教育就是由祖辈家长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一般是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目前,隔代教育有增长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为了配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作了一项有关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总数的一半,全国有近五成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这主要还是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原因所致,因为年轻父母们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不得已才将孩子委托给最信赖的老人代为照顾,所以就必然形成了隔代家庭教育结构。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人带孩子毕竟是一个过渡时期,到一定时候,孩子还是由自己的父母来带,在短时间内却很难适应父母的另一种教育方式,隔代教育也由此出现了很多问题。

1、祖辈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他们常常包办代替,有求必应,这样的教育容易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培养。如:一天下午4点整,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急匆匆地往学校的二楼跑,把孙子接下楼后,忙打起伞拼命将孙子往伞下拉,生怕雨水落到孙子身上,孙子一边走还一边喝着奶。突然,孙子的鞋带松了,奶奶马上把伞递给孙子,吃力地弯下腰给孙子把鞋带系好。这样做的结果将使孩子产生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同时也失去了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对大人产生依赖性,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2、祖辈们的自身经验与现今科学教育起冲突

由于祖辈们知识面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容易靠自身经验来带孩子,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如:一位一周岁多的小女孩平时比较任性,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拿着吃,有次她妈妈正在吃桔子,她也嚷嚷着要吃,还非要自己拿着吃,这位妈妈很有耐心地告诉她原由,可她就是不依,还干脆躺在地上边哭边打滚,妈妈继续跟她说道理,但决不妥协孩子的无理要求。可长辈们就心疼了,马上抱起孩子说:“你就给她吧!别把她弄哭了啊!”其实,哭只是孩子的一种发泄,发泄完就会消气,同时坏毛病也将逐渐随着正确的引导而不再重演。

3、祖辈们重“身”不重“心”,易造成亲子隔阂

祖辈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为孩子吃饱喝足,不生病不出事,就算是健康的孩子。殊不知,孩子的心理同样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由于孩子较少与父母相处,对父母找不到感觉。当孩子在情感上与父母产生隔阂后,父母不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本班的诸葛冰莹由于只在周末与父母一起生活,因此对父母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虽然经过大人的一再解释,孩子渐渐接纳了父母,但看得出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很淡,不像一些与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那样“粘”父母,对父母缺乏足够的亲切感和依赖感。

4、祖辈们的百般“护架”,阻碍了孩子心智的发展

祖辈们大多看不到孩子身上蕴含的智力发展因素,如创造力、想象力、好奇心等,这些孩子身上闪现的兴趣火花容易被祖辈们轻易磨灭。如:一位老婆婆见孙子在玩水,连忙制止,因为怕弄湿衣服,这就磨灭了幼儿的好奇心。还有更多诸如此类的例子,比如为了不受伤而限制他从高处往下跳,为了不割伤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等等。以上这些似乎为孩子“好”的行为恰恰扼杀了孩子最初萌生的最宝贵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求知欲,浇灭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

三、走出误区,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

专家指出,0――7岁是孩子重要的性格形成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如果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缺少交流、感情培养的机会,再加上隔代教育对孩子的特殊溺爱,与现代教育方法格格不入等,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一些很强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一起来关注怎样让我们的隔代教育更优化,让我们的孩子在隔代教育中健康成长。

1、学会调节,让祖辈了解溺爱的弊端

祖辈们由于晚年孙儿绕膝,溺爱之心无不倾倾注于孙儿身上,许多年轻父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对孩子的要求特别严格,并形成与老人相对的教育方式,而老人往往不能理解,或出于对孩子的爱而瓦解孩子父母的教育成果。作为父母,面对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让祖辈了解溺爱的弊端,多关心老人,多与老人沟通,相互形成合力统一的教育观。

2、扬长避短,交流现代教育理念

任何事都不能走极端,我们要客观地看到老人带孩子的好处和优势。如:有些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年轻人更会带孩子。但老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肯定会和现在社会有差距,我们要想办法说服祖辈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培育现代的孩子,才不耽误下一代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但作为儿女也不能过于苛刻,要多与祖辈们真心交流科学育儿知识,他们一定能理解,也会听取我们的建议。

3、身心并重,满足孩子心灵“饥渴”

祖辈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都不懂得拥有一颗健康“心”的重要性。孩子长期与祖辈在一起生活,与父母缺少接触,要想排除这种亲子隔阂,作为父母最好能每天抽空陪孩子说说玩玩,要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但作为年轻父母往往不够自觉,只顾自己的工作很少顾及孩子,作为祖辈就应该起到督促作用,提醒父母多与孩子相处。

4、考虑安全的同时,保护孩子探索欲望

祖辈们大多看不到孩子身上蕴含的智力发展因素,如创造力、想象力、好奇心等,这些孩子身上闪现的兴趣火花容易被祖辈们轻易磨灭。如:一位老婆婆见孙子在玩水,连忙制止,因为怕弄湿衣服,这就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有更多诸如此类的例子,比如为了不受伤而限制他从高处往下跳,为了不割伤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等等。以上这些似乎为孩子“好”的行为恰恰扼杀了孩子最初萌生的最宝贵的好奇心、最旺盛的求知欲,浇灭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

5、让“隔代教育”成“特色教育”

毕竟很多老年人文化层次不高,我们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开设一些“隔代教育培训班”, 让“隔代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特色教育”。学校和社会也可举办一些家长学校,如:爷爷奶奶班、家教专题讲座、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老年人接受家教育人新知识。进而改变“重智轻德”、“重男轻女”的狭隘观念,划清“关心”与“溺爱”的界线,走出“长大自成人”的家教误区;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性别、个性,逐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这种利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各级政府要引起重视,使“隔代教育”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因为隔代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我们只要用心地去做,和孩子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良师,做孩子的益友,就能真正做好隔代教育。

参考资料

[1] 卢乐珍. 怎样搞好隔代教育[J].家庭教育,2001.1.

[2] 汪菲.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幼儿教育,2008.9.

[3] 汪伯英, 皇浦鸿昌.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M].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 张文. 隔代沟通有方[J]. 家庭教育,2002.12.

[5]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开明出版社, 2005.12.

[6] 方舟.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家庭教育,2000.11.

[7] 周雁.把握教育契机. 幼儿教育,2008.9.

[8] 李径宇. 养不教谁之过[J]. 新闻周刊,2004.21.

有关隔代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二:指导隔代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就是隔代教育。

[关键词] 隔代教育 途径 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就是隔代教育。

一、隔代教育的个案表现

片段一:“不好啦。朱明和音乐老师僵持起来了。“一位同学气喘吁吁地跑来我的办公室向我报告。原来是朱明在课堂上翘着二郎腿左右摇摆,哼着小曲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老师就叫他把脚放下去别在哼了,连叫三声,他根本不理,老师径直走过去,罚他站起来,他不起,这样师生就闹僵起来了。(朱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在他一岁的样子就离开了,中途偶有回家,但相处太短,没什么感情,也就没法交流了,导致他行为习惯差,不讲礼貌,成绩不好等)。

片段二:一次,我正在别班上语文课,英语科代表跑来找我,说李放把英语老师的书烧了。我吓了一跳,这可不的得了了。原来是他在英语课上做数学作业,被老师发现了,他拒不认错,老师气不过,把他的书撕了。(李放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特别溺爱,让他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片段三:“喂,周老师,我决定不上你们班的生物课了”生物老师电话告知我。经了解,事情是这样的,老师正在评讲期中试题,刘科回头和后边的同学说话,老师告诉他上课不许影响他人,自己也要专心听课,他一巴掌拍在课桌上说老师冤枉他了,这下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刘科的爸妈在他的小学六年中一次也没有回来过,所以他连爸爸妈妈都从来不叫,还因为他个子比较小,容易被人欺负,所以他自然就有了厚厚的保护色了,一般人的话是不会听的,非常叛逆)。

片段四:下课了,我去教室,刚好看见黎羽和别班的同学在打架,他打不过,就一口咬住别人手臂不松口,痛得人家哇哇大叫,我见势赶快止住。本期他已转校三次了,原因是他好惹事,结果打不过就咬,老师同学都讨厌他,所以几经易校。他平时表现也不好:不做作业,好动易怒,惹事打架,顶撞老师,爱出风头,迟到逃课,上网抽烟等恶习屡有发生。(他因父母异而缺少关爱,爸爸妈妈把他像皮球似的踢来踢去,奶奶也再嫁他人,他居无定所,大都是奶奶教他养他,他心理畸形,很不健康)。

总之,像这样的案例还很多,他们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直接管教。一年或者几年才能见到陌生的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没有感情,因此他们没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大多是爷爷奶奶管教。个性偏激,习惯不好,成绩较差。在家不听爷爷奶奶的话。在校表现也很差:上课爱做小动作,自己不好好听课不说还影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请同学代劳;坐姿也不端正;语言也不文明,出口成脏;还乱丢乱吐,弄得师不想教,生不想学,同学大都不愿和他们坐,成了“孤家寡人”;时不时地和科任老师“轰轰烈烈”一次,害的班主任叫苦不迭,同学们怨声载道……

二、隔代教育的方法探究

班主任要因材施教,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

1.捕捉沟通契机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和信任,强烈的自闭心理使他们隐藏着自己,因此,要转化他们就得把握好教育契机,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当他们最需要爱护理解、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最佳契机。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特别留意观察,当他们的学习有一点点进步,当他们的行为有一点点转变,当他们身染疾病时,当他们情绪低落时,当他被人欺侮时,当他家中发生不幸时……都是我们彼此沟通的最佳契机。

2.挖掘积极因素

在他们的身上不都是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一面,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肯定。渴望得到表现才能的机会,这些都是他们的积极因素,是他们心灵深处可贵的“闪光点”,著名学子王东华说过:“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懒惰的,因为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作为老师,就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其积极因素,针对其心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的火苗,使之形成燎原之势。

3.团结各种力量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同步,产生合力,老师协调好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齐抓共管,一起作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特别要做好爷爷奶奶的工作,具体的办法是:分期有序定量的办好家庭教育培训课堂,帮助爷爷奶奶找到教育他们的方法和途径,共商育孙对策,改进教育方法,达到转化他们的目的。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等。

4.采用赏识教育

赏识、激励能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他再次犯错的时候,用微笑作为对他的鼓励;当他获得成功的时候,用微笑作为对他的奖励,常常激励他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及时针对他们各方面的进步予以肯定强化,增强其自信心,从犯错周期逐步延长或有错程度的逐步减少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收获进步的快乐,老师此时要不失时机的表扬激励,进而调动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下,转变后的他们:思想积极健康、行为习惯良好。上课基本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成绩逐步上升,有的升至班级前十名以内,他们各方面的表现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肯定,毕业时大多以优异的成绩升上了满意的高中。其中,有一个叫刘科的,他爸爸妈妈非常感谢我,特地把他送给我,做了我的“干儿子”呢。看着他们的点滴变化,我们做班主任的能不欣慰万分吗?

有关隔代教育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隔代教育的论文

2.关于隔代教育的论文

3.隔代教育成功案例

4.怎样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

5.浅谈家庭教育的毕业论文

6.关于古代教育论文

有关隔代教育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