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类学术论文
任何哲学革命首先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范式,也正是这种崭新的思维范式才导致了哲学的革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类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哲学类学术论文范文一:浅议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内容摘要]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孔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提出自己的治国之道。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采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虽产生过负面影响,也受到一些思想家的批判,但它毕竟主导中国社会发展两千多年,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剔去糟粕”的精神,科学对待儒家思想。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仁”、“仁政”、统治思想、“民本”思想
思想文化是社会的反映,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状况相适应。其中政治、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获得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使得许多思想家以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赞成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不过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是其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战国时期的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治国理念,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另一位儒学代表荀子强调“天行有常”,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儒家的德政、礼治、道德感化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合时宜,同时,儒家思想中又有保守的一面,它们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的作用,所以未被统治者采用。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排斥。其代表性事件是“焚书坑儒”。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建立起了新儒学。他宣扬“大一统”思想,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禁止其他学说,这样法令制度才可以统一;应当设立大学等学校,用儒学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把儒家思想与君权、神权结起来。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到宋代,儒学正统地位得到巩固。在宋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理学。其代表人物有程颐、程灏和朱熹。其中朱熹是集大成者。他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源泉,提出了“存天理,天人欲”。这实际上是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
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到明期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为挽救政治危机,思想家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他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念,认为“人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理观念,忍受封建统治压迫。这说明了理学已走到极端,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明清时期,随着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儒学受到批判。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强调“经世政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实现“天下治”。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他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辩证思想。
三、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学思想影响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政治统一、民族统一、思想统一,无论民族文化规模大小,都最终同化在浩浩荡荡的中原传统文化中。
儒家思想中体现了“民本”思想,儒学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宽容,做人讲气节、道德,主张建立宽权、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减轻剥削、给人民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以缓和阶级矛盾,“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即符合人民的利益,也为政治家治国执政提供了借鉴。这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儒家的“仁义”“孝”观点以及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等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统治者以及老百姓确立做人准则和社会原则提供了依据,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规范的建设。
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人们追求真理,直面现实,知难而进起了激励作用。
但是,儒学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像“绝对服从,三纲五常”等价值取向,却造成了中华民族性格的负面影响,具有时代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道、法家的关系
儒、道、法各家是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供“仁政”,以德治民,强调道德感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爱惜压力,以缓和阶级矛盾;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道家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反对国家权力的膨胀,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要顺乎自然。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依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制定相应的制度,实行法制,并要求臣民遵守法律,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反抗。
经过秦朝和汉代初期治国实践证明,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一统,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后初期,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而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就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应以儒家思想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之势,且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之处,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儒学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参考书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总第250期
2、《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总第227、228期
3、《考试报》文科综合第36期
4、《中学生学习报》高考历史总第1119期第1096期第1120期。
哲学类学术论文范文二: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
摘 要:本文试从崆峒山道源文化中,梳理黄帝问道的养生理论,解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念,以及对人们保健养生、修身养性和回归自然的启迪作用。
论文关键词:养生; 道源文化; 黄帝问道; 崆峒山
地处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被尊为道源圣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之道和修身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念,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崆峒道源文化的史实记载
崆峒,又名空同,包含了道家“大无”而空,大同而和的境界。崆峒道源文化的主要依据是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崆峒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更因其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和道源文化,而充满了无尽的生气与活力。《史记正义》注曰:“空桐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南怀瑾在《禅宗与道家》中也指出:“黄帝曾经拜过七十二个老师,遍学各种学问,最后西上甘肃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广成子是庄子虚拟的有高度哲理修养的哲人,广成子之名,取大成功、集大成的意思。《神仙传》卷一记载:“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庄子·在宥篇》详细记载了这个故事。
《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黄帝叩见广成子问:“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颇为赏识,于是“蹶然而起”,面授机宜:“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牢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最后,广成子总结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这一记载是黄帝问道的核心内容,浓缩了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被誉为中华养生文化的源头。由此衍生发展的道源养生文化,传承千年而经久不衰。
二、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理念解析
道家的养生文化是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可以说,道教所追求的形与神俱、长生不死的目标,在《庄子·在宥篇》形成的时期,已经通过黄帝问道经典化地确定下来了。从道教文化的发展来看,它对中国养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1.必静必清——修身养性的内化境界
《庄子》认为,只要养护好人的生命的基本要素———神、形、精,就可以获得长生。什么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根据广成子的回答,养生之道,便是遵循客观规律,回归事物的本源。这种规律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所以用“窈窈冥冥”、“昏昏默默”来形容。把握这些客观规律,需要从形神关系的角度入手,不妄视听,精神清静,由神的修炼过渡到形的修炼,神静则形自正。这和《内经》中所提倡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一脉真传的。这些理念,正体现了道教的养气、养精、养神则“永有其身”的思想渊源。“必静必清”,既是养生保健的自我调节方法,也是修身养性的内在境界。
2.守一处和——体道悟道的至高目标
“守一处和”是黄帝问道的精髓所在。“一”与“和”是道教“形神相守”、“身神并一”等观点最初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得一也就是合一,天地、万物、人类皆与大道和合,毫无间隔,得一和合的状态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境地。“和”既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最高的价值理想所在,又是万物赖以生化演变的先决条件。“一”强调的是外在整体性,“和”强调的是内在和谐度,“守一处和”辩证地阐释了治国先从治身开始,先从本我开始,无为而无不为,达到无欲之境,回归生命的本体。这是体道悟道的更高境界,也是广成子至道的最高智慧,成为后世广黄学说和黄老学说的理论根基。
三 、崆峒道源养生文化的哲学启示
道教文化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的文化,恰恰相反,道教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而又升华于生活。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崆峒道源养生文化,因其治国修身方面的深刻内涵和超脱理念,更彰显了它的学理作用和现实启示。
1.重生贵生,延年益寿
道教是世界上最珍视生命的宗教,注重阴阳和谐,崇尚男女平等,最早探讨“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的问题。
早期道书《太平经》就倡导“重生”,“贵生”,认为天地之间“人命最重”,乐生厌死,乃人的本性。当前,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激烈,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充满了压力,消极悲观的情绪,时有发生;抑郁、厌世、自杀等现象,常见诸报端。贵生重生思想,启迪人们更加热爱生命,养护生命,自信乐观,有效地弥补了现代社会生命教育缺失的漏洞。这种人生哲学,使得人们在遭遇到痛苦时,获得了莫大的精神安慰,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失败。生命是最宝贵的,唯有坚强地活着,保持生命的活力,一切才有可能。道源养生文化,不仅帮助人们保持神形安稳,而且预防疾病侵袭,实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
2.修身养性,厚德载物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各种欲望也随之加剧膨胀,内心空虚,精神浮躁,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隐患重重。养生的过程,就是调神、调形、调气的过程。必须首先摒弃种种不利因素,包括客观外在的干扰,和主观内在的欲望,以便接近无为的状态。道教强调在入世中出世,即在闹中求静,在尘俗之境中修心养性。“必静必清”,维护着内心的安静平和,揭示了长寿的秘密。具体来说,就是要达到上善若水、清净无为、安静自处,道法自然的境界。
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心神,涵养心智。道教追求的是“性命双修”的生活,为此要尊“道”、守“德”,做“无病好人”。这里的“病”,是一语双关,不只包括身体上的疾患,更多是指那些不良的心理和品德。所以,道教的健康与养生理念,是与整个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品德修养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人生哲学启示人们要摒弃诱惑、滤除杂念,进入自我完善、人格升华的途径。只有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物质所牵制羁绊,不为利益而丧失德性,坚持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恪守公德,诚实守信、才能实现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3.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是整体关联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物无贵贱”的思想,蕴含了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的丰富内涵,倡导人们应注重生态健康和环境健康,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自觉的环保意识。因此,人类的养生既要养护和热爱自身生命,也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命,使得各种生物能够按照自然规律独立运行。
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是万物得以繁育、生长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的养生要遵循自然界四时六气和地土相宜之理,主动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调理心身、养护生命。《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正确的养生保健,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超负荷锻炼,而应该依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灵需要进行。要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综上所述,崆峒道源养生文化就是黄土地上“天人合一”的历史实证和生动体现。其中蕴含的养生理念,倡导人类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健康与养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崇高追求,而且要增强环境伦理道德修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唐·王冰,《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
[2]晋·葛洪,《神仙传》,广东旅游出版社.
[3]战国·庄周,《庄子全书》,中国长安出版社.
[4]刘永明,赵玉山,《“黄帝问道广成子”对道家和道教的影响——兼议陇东与道家道教文化,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月.
[5]茹坚,《黄帝问道崆峒山》,今日科苑,2001,(6).
哲学类学术论文相关文章:
1.哲学类论文
2.哲学论文
3.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4.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
5.中国哲学论文
6.浅议程千帆学术论文的写作特色论文
7.西方哲学论文
哲学类学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