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孤独寂寞、自卑感、逆反心理、沉迷网络等方面。对这些心理问题可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指导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充分利用意见箱邮箱、QQ等信息工具,或定期与学生座谈的交流方式等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全文如下:
摘 要:我国的大学生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的历史使命。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学生由于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等原因作出伤害他人甚至伤害自己的事件常有发生,而且呈上升的趋势,对各高校和整个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热切的关注和深刻反思。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明确给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就表明,人的健康不应该只包括生理健康,而且还要非常重视心理健康。诚然,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衡量人才的需要标准之一。在我国社会中,大学生属于文化层面较高的群体,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机能健康,患有各种躯体疾病的概率很小,所以一直被人们公认为是最健康的群里之一。但是从心里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情绪也不是很稳定,比较容易产生心理冲突,比如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求职与竞争的冲突等。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业问题
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
(1)学习压力大,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注意到新知识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对未来的重要性。学习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于是他们开始不断一系列社会考试,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导致学习压力大。
(2)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是不求上进,目光短浅,社会责任感不足,求知欲不强,缺乏毅力,把学习仅仅作为应付考试的差事。有些学生因没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或者对所学的学科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从而导致缺乏热情,无法形成学习动力。还有些学生是在父母的逼迫下来到学校读书,把对父母的抵触情绪都放在学校和学科上,自然缺乏学习的动力。
(3)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及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有些学生学习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双重监督和管理,本身的厌学情绪严重,进入大学对于自我管理式学习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在考试前才强迫自己复习,考试成绩不理想。成绩差反过来又导致他们对于学习的厌恶,这样恶心循环使得大学时光荒废。
(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生活节奏、生活内容、生活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管理相对松懈,更是成为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学生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课,经常看小说、杂志或戴耳机听音乐,课后沉迷于上网或打游戏,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对于高深学术问题也没有兴趣去钻研。
(二)情绪问题
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突然转变引起了大学生许多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大学生易出现的情绪困扰主要有:
(1)抑郁。抑郁是当今大学生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主要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存在悲观失望、消沉愁闷、郁郁寡欢等情绪。抑郁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客观性的,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轻度的会逐渐减弱甚至可以消失,但严重的抑郁情绪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严重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造成自杀这样的严重后果。
(2)焦虑,通常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是由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入校后有些学生发现大学不像自己想象的美好,于是感到失望,怀疑自己,过分担心将来。一旦紧张和焦虑过渡,对人的身心变会产生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身心疾病,如忧虑症、神经衰弱、恐惧症、疑病症、强迫症等,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3)自卑。自卑的人大多性格内向,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做事畏首畏尾也不敢与人交往,因而抑制了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不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好、恋爱屡造挫折、生理因素、家境条件不好、经济紧张等造成的。
(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不喜欢与人交流思想情感,对于他人的事情也不感兴趣,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有的大学生表现出对一切都冷漠的态度。从表面上看,冷漠的学生是高傲的,实际上这些学生内心十分痛苦,压抑感很重,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人际关系的问题
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许多学生远离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有一种孤独感,处在一个新的集体中,个体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不同,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冲突,他们的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普通话不标准,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内心感情世界封闭起来。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虽充满兴趣,却又非常担心失败,怕其他同学笑话,因而不敢参与。还有些学生因为家境贫寒、成绩不理想或受到处分等,不愿意与人交往,因而感到“孤独”、“寂寞”。
(四)恋爱与性的问题
大学生已经进入青年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性行为的产生与其性心理发展是的密切相关,同时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也日渐增多。由于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和困惑。
(1)恋爱。在恋爱问题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遵守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道德和行为规范,然而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低龄化。有些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找红颜知己开始恋爱。二是公开化。当前的大学生恋爱已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校园里热恋不足为奇。三是轻率心理。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做一种感情体验,奉行“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情感体验。
(2)性心理。由于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随着性心理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性心理行为。但由于性知识的匮乏,使一些学生陷入苦闷和彷徨之中,恋爱中性心理问题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主要途径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作部门和各高校本着重在建设和立足教育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为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健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服务的。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为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反过来思想问题的解决对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那么高校工作者要学会因势利导以促使大学生在关注自我与关注社会发展之间达成一种平衡,而不是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单纯地沉溺于对未来的自我设计之中。同事要注意缓解由于对现实不满所引起的反面情绪,以及因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以避免他们对社会产生敌意。具体的途径:加强课堂理论教育、实施案例教育、开展实践教育、注重个别教育、注重舆论导向教育。
(二)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他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的前提,也是实现自我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更是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应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常出现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去处理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主观的认识自己,又客观地认识他人。同时要着重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收获真诚的友谊。学校还应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知识的传授,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高校要系统地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分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中辅导,采用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训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并解决带有普遍性的心理健康与发展的问题。目前,高校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还可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学知识,定期调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掌握学生心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有组织地进行学生心理测试工作,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主动进行个别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
(四)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及时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一,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及时排除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是学校与大学生沟通心理问题的一座桥梁,对发展和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在当前高校专业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教师、班主任、党团组织、后勤人员等都能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思想、人际关系等情况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所以他们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帮助。
相关文章:
1.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3.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4.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2)
5.大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报告论文
6.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