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表述之“简”与“繁”解析

发布时间:2017-03-13 17:47

摘要:学术界有许多关于英汉表达差异的论断,这些论断多强调由各自思维模式、表达方式、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体风格差异所导致的表述形式上的巨大差别,多数学者认为英语表达相对较为“繁琐”,而汉语则相对“简洁”;而实际使用中的英汉语并不完全符合“英语比较‘繁复’、汉语比较‘简洁’的论述”,有时“繁复”的是汉语而“简洁”的却是英语。

关键词:英汉;简洁;繁复

论及英汉语言表述的差异,学术界已有许多著名论断,亦有不少人著书立说加以论说,但凡此种种,作者多强调由各自思维模式、表达方式、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体风格差异所导致的表述形式上的巨大差别。多数作者认为英语表达相对“繁琐”,汉语则相对“简洁”,理由是英语比较喜好采用形象化的语言,用委婉含蓄的句式,用平实的口吻对事物进行描述,而汉语则倾向于用白描手法,用华丽的语言直截了当的对事物进行陈述和描写,且汉语以简洁的形式所表达的声势和力度又远非“冗长”的英语表达所能比的。

但作者在长期研读有关英汉语对比的素材和论述及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一些与上述类型截然相反的语言现象,即:实际使用中的英汉语并不完全符合“英语比较‘繁复’、汉语比较‘简洁’的论述”,相反,有时“繁复”的是汉语而“简洁”的却是英语。

一、英汉词汇的“简洁”与“繁复”

1.1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很多修饰语,通过描述事物来表达情感,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尤其是用几个词语来修饰一个事物时,英语经常只需几个简单的词汇就可以把该物描述得很形象;但在汉语表达中,人们不仅需要采用与英语表达意思相同或相似的形容词来修饰,而且经常需要在每一个形容词前面加上一个相关词汇来使该描述更加简单易懂。如:

例1:Keith: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at. ( John Galsworthy)

基思:一个讨饭的,身材矮小,面色苍黄,衣衫褴褛,瘸腿,满脸胡子。

例2:She had such a kindly, smiling, tender, gentle, generous heart of her own. (W.M.Thackeray: Vanity Fair)

她心底厚道,为人乐观,性情温柔,待人和蔼,气量又大。

在上述例子中,英语表达非常简单,几个形容词就把“Keith”和“She”描述得非常形象,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汉语表述则须在每一个形容词前面加上表示性质的词语,如“身材”、“面色”、“心底”、“性情”等。因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在描述事物时的简单与繁复。

另外,汉语常用双音节词来描述事物。双音节词可使汉语音节匀称,成双成对。表达的匀称使对偶、对照、排比、反复和重叠成了中国人喜欢的表达方式。与英语相比,汉语的均衡美和节奏美虽是一大特色,其重复的现象对英汉翻译来说却很难达到类似的美境。

如:绿草萋萋,白云冉冉,彩蝶翩翩,这日子是如此清新可爱......表达的意境多么美妙; 而It was a day as fresh as grass growing up and clouds going over and butterflies coming down can make it.表达的意境只能是非常家常的一道风景了。

1.2 连词二者必不可少的词汇,既能使上下文在形式上形成一个整体,又能使上下文表达的意义更加清晰,因此在两种语言中连词都被频繁使用。部分汉语副词在句中语法作用的“兼职”使得对它的判断变得更为复杂,如“才”“也”“还”等跟连词使用时既有修饰作用,又有关联作用,如“只有...才...”“即使...也...”“不但...还...”等。而英语中虽然也大量使用连词,并且可能更频繁,但英语中连词一般不成对出现(如although不与but 连用,because不与so连用), 词汇在句子中“兼职”的情况就很少。

1.3 汉语中的部分反义词有时能够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意大利队大胜巴西队 = 意大利队大败巴西队,“胜”和“败”是反义词,却表达完全相同的意思。同时,汉语中有些非常奇妙、形象却吓人的词语,如“小时候吃父母,上了大学吃哥哥姐姐,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吃自己。”“吃”在英语中是“eat”,“have”或“take”,如果直接这样翻译后果就非常可怕。用反义词表达相同意思及用“吃”等词形象的表达时非常简单,但对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确实是很难弄懂的语言现象。

二、英汉结构的“简单”与“繁复”

由于英语是“形合”语言,即句子注重结构形式上的完整,注重形式规范,通过各种连接手段使句子保持聚集状态,并且句子各成分或者词语之间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必须遵循包括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原则在内的原则,而这种原则使英语句子结构严格受到形态的约束,因而句式严谨、规范、刻板且缺乏弹性。相比之下,由于汉语是“意合”语言,即汉语强调通过意义连接句子,各单位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意义上的关联才能了解,而不需要使用连词等连接手段达到形式上的整体。因此,汉语的主谓结构要更复杂。

如:书读完了。(表受事)英语则必须用被动式才能与汉语保持主语一致。(英语中有少量动词具有类似特点,如This cloth is easy to wash.中的wash,但此种情况并不常见。)

汉语的谓语也复杂多样,可以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如天高云淡,海阔天空。(形容词做谓语)

The sky is high and the clouds are pale.

且由于汉语不受形态约束即谓语没有单复数之分,也没有“主谓一致”的束缚。这种关系上的灵活性使汉语在特定情况下比英语更难以理解。

王力说,“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与的结构好象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裕弹性的”。西洋语的这种联系是显性的,而中国语是隐性的,相对而言,显性的比隐性的在结构上更容易让人理解。

三、英汉文化中的不对等现象引起的“繁”“简”之争

任何两种文化中都有不对等的情况,英汉文化亦然。在英汉文化翻译中,由于各自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风俗等原因而导致的文化现象,两者之间就可能出现文化空缺,因而造成文化不对等,尤其表现在各文化所特有的各种实物和谚语、习语等语言表达形式上。在将原语(英语)翻译成目的语(汉语)时,其方法之一就是在译文后补充说明。

如英语Sesame Street 所对应的汉语是芝麻街,文化的不对等不仅造成翻译中的文化缺失,更让汉语阅读者觉得很难懂,此时要在后面补充说明,即:美国教小孩子学说话的电视节目。

四、结论

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总体上英语比汉语要复杂,但凡事皆有例外,正如文中所言,汉语中其实也有很多比英语表达更繁复的情况。但本文并非想推翻已经得出的结论,只是就部分语言现象加以讨论。只要读者愿意去找寻,相信还有更多例证可以支持文中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杨丰宁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 [M]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3. 刘宓庆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 [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英汉表述之“简”与“繁”解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