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2017-04-06 12:30

鸦片战争失败,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不会再那个永远生活在“我最强!”的美梦中了。侵略已经来临了。他们带来了比你更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你还在农耕时代,你将会被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历史论文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近代历史论文1000字篇一

《论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的主流》

摘要: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在与外国烈强的抗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只能用弱不禁风来形容。而后来,中国是怎么样在这低迷中走出来呢?他们这时候才真正的意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别,不再生活在“我央央大国,地大物博,汝等都要臣伏在我国之下!”的梦中了。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军事,科技,思想。中国在一步步的追赶外国的步伐。从一次次难得的机会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维新运动等一次次旧与新的思潮的冲击,“五四”运动,创办《科学》杂志等都是在探索中进步的。

关键词:中国近代中国社会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主流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近代的中国,是内忧外患的中国。近代的中国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中国,他不同于西方国家,但他也是因西方国家而崛起的。他本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偏于一禺,但是世界不允许这样的国家存在。于是,他被拉进了全球化的浪潮中,他已经不只是他自己了。

一、民族意识的觉醒,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他们通过收集、翻译传入的外国报刊、书籍、地图,以及战争中审问英军俘虏和向外国商人、传教士直接询问等各种方式,来获取世界知识。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这些卓识远见表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始初就和爱国精神交融在一起。之后的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既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中更是提出了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的制度等主张。这些虽然不是适合当时的,但也具有了思想启蒙的意义。

二、国内阶级战争——进一步学习西方

在洋务运动其间,由于内忧,国内的平民阶级与领导者的的矛盾爆发了。于是中国人加在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兴起了“制器练兵”、“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

这其实就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虽然当时战争的双方(清朝统治者与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从不同的方面着手,他们都是先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问题。其中,洪秀全早期与西方传教士修好,借助传教士圣经中的“上帝”之手,并怀着善意与人间的邪恶斗争,抵制外国的侵略。我们从一个外国人的亲身体验上可以了解到洪秀全在这方面的努力。“我们被称为‘洋弟’,真是感到高兴,要知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称外国为‘洋鬼子’。”除此之外,后来洪仁轩的《资政新篇》更是提出了更多的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他提出了发展近代交通,兴办银行,保护工商业,奖励科学发明,保护专利权,鼓励私人开矿,准许雇佣劳动等带有资本主义的主张。这些大胆的主张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可是,这样照搬别人的东西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考虑到这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很明显,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不适合的。那些与当时的战争环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太平军在这次并没有学到什么大有益处的东西。

反观洋务派这一边,他们在学习西方的倾向上就要比农民要高出一筹了。他们不仅了解了更多的西情西学,成为当时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导,更以一种主动性引进西学。洋务运动时期编译的《几何原本》、《代数学》、《声学》、《光学》、《电学全书》、《格致启蒙》、《化学鉴原》、《化学考质》、《金石识别》、《西医大成》等科技书籍就能有效的证明。这只是其一,另外,他们更是用到了生活生产中。从一批拥有近代科技的冶炼、机械制造、化工、轻工、农产品加工、民用工业的官办、民办工厂之创建,从一批近代学堂、医院报馆等的创设,都可以得到印证。这是进一步向西方学习,从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的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西学的高层次发展

在这个时期,不管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在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着。不得不说,他们的努力是有一定的成果的,就说封建的令人发指的清廷当局竟然都被迫有限地开放禁区,改变政务,调整工商、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来说就很不容易了。这不再是当初的仅仅是引入单纯的技术的界限了,这已经涉及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敏感话题了。这是清廷不允许的。

以下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政治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舞台了。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鼓吹政治改革,“法苟不善,吾斥之;法荀善,虽蛮貊,吾师之。”王韬之《弢园文录》,薛福成的《筹洋刍议》,均有认为西方富强之道在政治修明。甲午战败,维新之始。康有为与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会,办《强学报》,同年8月创办《时务报》。介绍西学西政,徐维则编成《东西学书录》,分为史志、政治等三十一类。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以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为武器,提出改革官制和教育等主张。中国要自强,必须变法维新;要变法维新,就要学习西方,这是维新派所共具的主张。但是不同这样看法的康有为则在学习西方时采取中国传统的信今文经学的形式,以孔子改制之说来论证维新。严复则否定了“中体西用”的主张,他认为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西学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这是现代中国所主张的“洋为中用,批判吸收,不一味的照抄别人,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先导。严复是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近代介绍西学的巨匠。

结束语:鸦片战争失败,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不会再那个永远生活在“我最强!”的美梦中了。侵略已经来临了。他们带来了比你更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你还在农耕时代,你将会被打。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他们的技术来武装自己,才能抵抗住敌人。国内也爆发战争了,可这也是一个机会,从这次战争中,向西方学富国强兵之策。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学技术,我们还要学政治。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这是一个西学浪潮的更高层次发展,我们不仅把西方的技术学来了,也学到了他们的思想,要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一步步的,我们从无到有,我们不甘落后,我们正在崛起。

近代中国,是一个以学习西方为主流的中国,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永远屹立在这个世界中。

近代历史论文1000字篇二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 文化转型

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

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然而,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人们认识到,洋务派‘变器不变道’的技术主导论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二、制度层面的文化转型

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与洋务派不同,改良派不仅要在物质方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从1895年起,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君主立宪为目标,致力于变法图强,并开始启蒙宣传活动,他们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办报纸,立学会,创建新式学堂,使文化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萌生了近代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中国近代新文化初步创立起来。戊戌变法时期,“由于西方思想大量涌进中国,在士大夫中间造成激烈思想激荡,引起人们对传统人文精神的重新思考,现代人文精神开始孕育,人们超越几千年的封闭和内求,开始以整个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民族兴衰和国家的存亡;摒弃以祖宗成法、圣人经典来衡量得失是非的传统,崇尚和参与社会的变革创新;从近代科学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思维方法入手,融合个人利益与社会道义,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4]客观地讲,他们的宣传鼓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范围上说,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从内容上讲,他们的宣传不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兴趣,因而其效果就受到限制。就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状况看,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人们的认识还很肤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还不成熟,但维新派较之洋务派向前迈进了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要求的某些内容。

“20世纪初期,革命思潮逐渐取代改良思潮成为时代主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反对维新派在君主立宪框架下实行的改良,主张以民主共和代替君主立宪,以寻求中国的全面振兴”。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宣传家用鲜明的时代语言表达新思想,20世纪初的新文化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观念层面的文化转型

辛亥革命后,发生了袁世凯和张勋两次复辟。这表明仅有制度层面的变革是不够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认为,要巩固共和制度,就要提高国民觉,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从而汇合成近代改造国民性运动,推动着近代人文精神、近代国民素质的重建和转型。

“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树立起科学和民主意识,于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这种新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以纲常名教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格格不入”。封建伦理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也在伦理、心理层面展开了近现代化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转型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三大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因此,近代政治转型取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缓慢的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使得政治转型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而政治转型的不顺畅反过来必然会牵制经济的近代化发展,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作后盾和实质有效的制度政策作支持,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难免历经曲折。文化变革是社会思潮的转换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变革起着思想指导的作用,指导着社会变革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的转型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意识观念的转型,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文化的转型,这种观点的确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政治功利的文化选择,这一特点反映文化的转型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总之,在社会转型中,经济、政治、文化转型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纵览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先后大抵经历了被动开放时期、经济起步时期、政体变革时期、思想解放时期,也即经历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文化转型的过程。从横向来看,这四个时期之间没有绝对的临界点,彼此有交集的空间存在;从纵向来看,每个时期内,社会的转型有其侧重的某一层面,但社会其它各个层面的转型不都是出于停滞状态,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处于交错进行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刘莹.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J].华夏文化,1998(01):4-5.

[2]王守昌.西学东渐—对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04):4.

[3]张磊.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兼论中国文化转型的百年历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02):13.

近代历史论文1000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