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处于初二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语文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
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虐杀(nüè) 攒射(cuán) 兴奋(xìnɡ) 长歌当哭(dànɡ)
B.揪回(jiū) 莅临(lì) 瘦削(xuē) 虚与委蛇(yí)
C.解剖(pōu) 桀骜(jié) 夹克(jiā) 叱咤风云(chà)
D.和蔼(ǎi) 屏息(bǐnɡ) 立仆(pú) 博闻强记(qiánɡ)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陨身不恤 风神潇洒 炯乎不同 炉火纯清
B.涕泗交流 绽露头脚 左顾右盼 步履稳健
C.黯然神伤 雷励风行 酣畅淋漓 不能自已
D.默默含情 鸦鹊无声 佳作迭出 短小精悍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______的文风,文章所蕴涵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2)几天前,他刚刚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今天却因为受贿坐到了审判席上,这真是对这一荣誉称号的极大______。
(3)2009年家装行业的流行风格是简约而不简单,那种复杂烦琐的造型已经过时,平顶、无主灯等设计手法都是简约的______。
A.简朴 污蔑 体现
B.简朴 诬蔑 呈现
C.俭朴 诬蔑 体现
D.俭朴 污蔑 呈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悉,“胡润榜”的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就业人数、员工权益保护、公益事业领导力和透明度、纳税金额和慈善捐款金额四个方面(《北京晨报》10月10日)。
B.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C.纷飞的小雪——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雪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俄罗斯人在婚礼上,要举行劈木柴仪式,以此把新郎会不会劈柴作为他能否持家的标志。
B.我们阅读巴金等一代大师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阅读他们的作品,更是在阅读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良知和品性。
C.我们完全应该有信心吸收一切人类的优秀资源,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向新的时代。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6.(2009安徽淮南高三模拟,4)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百年来,中国人曾被讥讽为一盘散沙。__________一时间内,它凝聚不起来,这不怨沙,而怨没有吸沙的磁石。
A.其实,这是对中国人的诬蔑,中国人的心并不散。
B.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
C.其实,中国人的心并不散,这是对中国人的诬蔑。
D.如果硬要比作沙,总有一天它会凝聚成坚固的堡垒。
二、阅读鉴赏(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8分)
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
钱理群
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的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鲁迅自己曾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非常麻烦。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讲的是真话,但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还有一个人愿意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
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来为灾民募捐的小女孩。而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她的募捐完全没有意义。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吗?不能。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的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于是鲁迅牵着小女孩的手,走到一个商店,用大钱兑来小钱,再把小钱交给小女孩。小女孩紧紧地握住鲁迅的手,说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体灾民,对你表示感谢。鲁迅看着这小女孩越走越远,他的手上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的手的温暖,但是正是这温暖像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但是鲁迅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我能不骗人吗?他进而想到,当今之中国,难道是披沥真实的时候吗?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不能。所以“我要骗人”。
说实在的,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到一种震撼。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的困境,这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一种深层的困境呢?
鲁迅说他是为三种人而写作的。一种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一种是那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他要为这些人呐喊助威鼓劲。第三种写作对象非常特别,鲁迅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既然是为敌人写作的,就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苦。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这就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的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而且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所以鲁迅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
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等,以及大多数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
7.文章开头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的东西”,“浮出水面”的是什么?“底下隐藏”的又是什么?请依据文意作答。(4分)
8.作者为什么说“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4分)
9.文章大篇幅地引述鲁迅的原话和他的作品中的语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0.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你是怎样认识鲁迅的“冷”的?(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9分)
手足情深
金 霄
①清晨醒来,思绪却依旧沉浸在昨夜的梦里。回忆梦境中的一切,仿佛又被送入了时光倒流的隧道,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②梦里,那是我和老大一起度过的时光,有我们一起上山砍柴的点滴,有我们一起放牛的画面,有我们上学时的美好,有我们一起拔草、玩耍的一幕幕……
③与现代人的幸福生活相比,那些可谓是我们一起吃苦的日子。也许儿时曾经为出身命苦抱怨过,曾经为天天干活痛苦过。可是现在回忆起来,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而还带有一丝吃苦后的幸福,正是因为过去的艰苦岁月,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美好回忆。
④秋末冬初的寒意袭来,把我从回忆中唤醒。看表已是早晨六点半,此刻,我那身处异国他乡的老大应该才刚刚下班,正是他上线的时候。我赶紧起身,QQ上线,期待与老大网上相逢,那是我们除电话之外的唯一交流方式了。
⑤说起我和老大,还颇有意思。论起辈分,我们是亲叔侄关系,他的辈分比我小;可是论历练,相差悬殊,他吃过的苦远远比我多;然而若论年龄,我们仅仅相差两岁。所以我们都彼此尊称对方为老大,就像江湖中讲义气的兄弟一样。其中有对传统封建思想束缚的抗拒之意,也有我对他深深的敬意。
⑥老大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已渐失劳动能力、生活仅靠儿女相助的老人身边,可想而知能享受的爱是多么有限,所以才会有我们一起吃苦的岁月。初中毕业,当他回到常年在外的父母身边时,又开始在工厂上班。两年后随出国打工潮去了他乡谋生。高强度、长时间的非人劳动之余,还要饱受身处异国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煎熬;语言不通,国人有限,因此连交流都受约束。人们通常只看到了他跨越国界的光环,只看到了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可是能有几人能体会光环背后的那种辛酸,那种痛楚?又有谁能知道那些欧元都是生命、汗水、泪水换回的啊!
⑦无情的雨,无情的风,无情的岁月,让我们相隔天涯,掠走了我和你的手足之情。细雨的黎明,我仿佛看见了你孤单的背影。深秋的月夜,我感觉到了你心中的孤苦。想起你流浪在异乡,我的眼含着心疼的泪水。
⑧也许人生本来就有太多的无奈,你强忍着哀怨的泪水和心中的思念。电话中,你把平安、开心的表象留给父母,从你那儿我们感觉不到一点痛楚,因为你用乐观把一切驱散。在每次汇款中,你把辛苦的结晶邮回了国内,却把辛酸留给自己承受,一切都掩饰得那么完美。
⑨我亲爱的老大,我佩服你,你是乐观的,从不抱怨生活的苦,那是人生的历练;不抱怨爷爷奶奶,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不抱怨父母,他们是迫不得已,他们心中也有不舍和心疼。我佩服你,你是坚强的,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你没有低头,没有屈服,而是凭借毅力,坚强地挺着,面带笑容。我佩服你,你是伟大的,你的付出,改善了一大家人的生活;你的援手,让我从困境中突围。
⑩苦尽了总会有甘来,分离的岁月总会走到尽头。我遥祝远方的老大,默默为你祈祷;我满心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届时让我们把酒言欢,对酒当歌,畅饮人生的酸甜苦辣,高歌我们的手足情深。
11.“秋末冬初的寒意袭来,把我从回忆中唤醒”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唤醒”一词有什么艺术表现力?(4分)
12.文章倒数第二段是作者集中抒情的段落。请分析一下该段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分)
13.作者在文中专门跟老大论辈分、论历练、论年龄,其用意是什么?(5分)
14.阅读第⑦⑧段后,你的灵魂一定会受到震撼,这种震撼源自哪里?请谈谈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三、语言表达(15分)
15.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的句子相同。(4分)
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
文学家的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家的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09山东济宁高三质检,18)为下面的漫画拟标题并说明其寓意。(5分)
17.在解释“把”字的意义时,林语堂先生用的例句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而《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李格非教授用的例句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试问这两种举例谁优谁劣?为什么?(6分)
四、写作训练(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善良勇敢的刘和珍君,才华横溢的梁任公先生,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你从小到大的经历中,一定有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人,请你通过写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他(她)的特征,例如,品德高尚、风趣幽默、尖酸刻薄、令人厌恶……
请以“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范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答案
一、1.B 解析:A项,“兴”应读“xīnɡ”;C项,“咤”应读“zhà”;D项,“仆”应读“pū”。
2.C 解析:A项,“陨”应为“殒”,“炯”应为“迥”,“清”应为“青”;B项,“绽”应为“崭”,“脚”应为“角”;C项,“励”应为“厉”;D项,“默默”应为“脉脉”,“鹊”应为“雀”。
3.A 解析: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俭朴:俭省朴素。污蔑:同“诬蔑”;玷污。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第(2)句取“污蔑”的“玷污”之意。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呈现:显出、露出。
4.C 解析:A项,句号放在括号前;B项,第一个冒号改成逗号;D项,中间句号改为分号。
5.B 解析:A项,介词短语杂糅,应保留“把……作为……标志”的说法,删掉“以此”。C项,有歧义,“一切人类”的“优秀资源”,还是“一切”“人类的优秀资源”,易引起误解,可将“一切”移到“人类的”后边。此外,“优秀资源”说不通,可改为“优秀的东西”。D项,不合逻辑。“秦俑”不能作“保留”的动作发出者。可改为“如何将艳丽的秦俑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6.B 解析:注意下句中的“吸沙的磁石”,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二、(一)7.参考答案:“浮出水面”的是鲁迅作品中表面上可以看出来的内容,(2分)“底下隐藏”的是鲁迅的作品中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深层内涵。(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需要在深度把握作者意旨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设喻目的,明确设喻的角度,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8.参考答案:①鲁迅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1分)②面对敌人,说话必须有所遮蔽;(1分)③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2分)
解析:本题主要涉及对作者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把握,要注意“沉默”的具体内涵以及作者对鲁迅的总体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概括。
9.参考答案:引述鲁迅的原话和他的作品中的语言,能直接展示一个“真正的鲁迅”;(2分)有说服力,表明作者的分析和判断是有根据的。(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体会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要抓住重点,同时,体会其效果。本文的评传色彩决定了文章要叙议结合,叙要有目标,议要有分寸。解题时可以议解叙,以叙解议。
10.参考答案:鲁迅的“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面对自我的理智与冷静;第二,面对现实的悲愤与冷峻;第三,面对敌人的痛恨与冷酷。(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回答本题时,既要依据文本内容,又要联系平时所了解的关于鲁迅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的“冷”进行概括和提炼。
(二)11.参考答案:(1)在结构上起到了照应开头(或首段)和引起下文(赶紧起身,QQ上线,期待与老大网上相逢)的作用。
(2)“唤醒”与首段的“沉浸”是形式上的完全对称,内容、意蕴上的完美照应。同时用“唤醒”将袭来的秋末冬初的寒意拟人化、感情化,形象生动有蕴藉。
解析:该句很明显是过渡句,必须要明确的是该句是怎样进行过渡的。至于“唤醒”一词,要考虑它的施动者是谁、受动者是谁,是否合情合理,为什么要这样用。
12.参考答案:(1)运用有气势的排比句和亲切的第二人称,直接抒情。
(2)表达了作者对老大乐观、坚强、伟大付出的肯定和赞美之情。
解析:抒情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仅仅答出这一点还不够,还应答出抒情的手法,因为题干要求不是“哪种”,而是“怎样的”抒情方式;作者的观点蕴涵在排比句中,摘取出来即可。
13.参考答案:作者跟老大论辈分、论历练、论年龄的用意:一是说明两人非同寻常的关系,没有尊卑上下的束缚,虽是叔侄却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二是表达自己对吃苦耐劳、经历丰富、笑对他人的老大的敬重、赞誉,感怀从老大身上得到的收获。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论辈分、论历练、论年龄”的背景和前后文语境做文章。
14.参考答案:(1)这种震撼源自真情的抒发。(2)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实实在在,抒发真情实感,切忌假、大、空的东西;二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认识,展现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特点的赏析能力和对作品创意解读的能力。解题时可从思想和情感两大方面入手,至于启示当然应由此引申拓展开来。
三、15.答案示例:是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鸣叫成为现代文学的第一声呐喊 是寒光闪闪的一柄宝剑,剑锋直指封建时代的妖魔鬼怪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仿写。注意例句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给世人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所以下面要写的两个句子也应当注意例句所隐藏的要求。
16.标题:有人欢喜有人忧
寓意:①对文理分科的问题专家和学生分歧较大;②专家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③一项政策的出台要多方征求意见。(答出两点即可)
17.示例:李格非教授的举例优,林语堂先生的举例劣。李格非教授编写字典也不忘劝世行善,林语堂先生只关注释例本身。(或李格非教授的释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而林语堂先生用的释例虽然具有工具性,却忽视了人文性)
四、18.写作提示:就作文的要求来看,全文宜围绕一个特征来叙事写人,不要把主人公的性格复杂化,这样才能使得文章特征鲜明;标题宜运用修辞手法,有文采,否则平淡无奇地拟个“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无异于将自己的作文送入二类文以下;文章主体部分宜层次清楚,或按时间顺序,或变换地点,或围绕特征展开,使文章既内容丰富,又开合有度;开头结尾宜鲜明点题、前后照应,简明而有力度。
参考例文:
“痴幺”
要说俺们宿舍老幺,别看长相清秀、学习超棒,却是个大“白痴”——人称“痴幺”。说起老幺的“痴”事,那可多了……
老幺的脾气“痴”。每天晚上都是其他人都睡着了,她才从班里回来。因为水源紧张,她每天下午放学就备盆水放到床下,以便第二天早上洗脸。一次老幺起床有点晚,宿舍已没人了,于是马上洗脸。老幺正洗着,老五捂着肚子从厕所回来了,看到老幺正在洗脸,慌忙地说:“俺昨天用你的水洗脚了,俺昨晚太累了没倒,对不起啊!”老幺一阵眩晕,又马上镇定地说:“啊,没事,没事……”呵,没事?要是我早一巴掌抡上去了,你也太“痴”了吧?
老幺的嘴巴“痴”。她一天三餐吃食堂,还从不吃零食,瘦得跟猴子似的。一个星期日晚上,老幺回来得有点早,还拿着一根火腿肠。俺们都特纳闷儿:不是从不吃零食吗?怎么还买火腿肠?老幺嘿嘿一笑说:“楼下宿管员没在,她那只宠物狗不让俺过,别看它长得凶神恶煞,可就是一纸老虎!俺冲它大喝:‘汪汪汪……’,它就吓跑了。这不,丢下了这根火腿肠,俺明天给宿管员送去……”什么?好好的“王中王”你还不进肚子,赶明儿给人送去?你傻吧你!
不仅如此,老幺还是一超级学“痴”。和她一起走在路上,就只听见她“叽里咕噜”背外语,要不就是“之乎者也”背“第二外语”,引得别人老盯着她看,弄得俺们都不好意思了。一晚,俺们都已睡着。睡在老幺下铺的老七蒙眬中觉得有东西掉在自己身上,一看是老幺的玩具绒毛熊,便把它扔了上去。可还没躺下,又一物体下落,是老幺的枕头!老七忍无可忍,想叫醒老幺,可又一庞然大物下落——老幺!只听“扑通”一声,接着是老幺的“哎呀”声,舍友都纷纷起身,问老幺何事。老幺一本正经地说起如下小令:
刚才考试入梦,题目真是轻松。心情正好中,失误掉下床铺。哎呀,哎呀,惊起舍友一屋。
舍友们先是惊愕,继而笑翻。哎,真是个超级学“痴”!
哎,你说俺们这老幺够“痴”了吧?可是俺就愣整不明白了,这样的“痴”人咋就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了呢!
评析:本文行文“明贬实褒”,让人从主人公的种种“痴”行中理解其宽容、节俭、诚实、好学等优秀品质,立意积极、明确。标题拟得也很形象。记叙时紧扣“痴”字展开,将“痴”分成“脾气痴”“嘴巴痴”“学痴”三个方面叙写,很好地表现了主旨。语言生动形象,选材新颖,文体特征也很鲜明。
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