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实验论文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通过生物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以及独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欢迎参考!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一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不良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1.教学功利性强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将高考当作生物教学的指挥棒,教师为了高考而教,学生为了高考而学。也正是由于师生对于高考应试的功利心理,导致无论是教师的实验教学,还是学生的动手实验,都只是一味追求对于实验器材名称、实验步骤、现象要点和结论的机械记忆,将原本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生物实验变成僵硬、死板的条条框框。
2.教学创造性弱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材应运而生,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实验方面,也有很多实验被设计成为师生或者学生自主设计和探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唯教材是从”,虽然课堂秩序井然,但是学生思维得不到启发,不仅学生学习得不到快乐,而且教师教学也很灰心。
3.客观条件制约
很多学校由于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严重缺乏甚至于没有实验器材和材料,使实验开设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二、新课改下开展有效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师生思想认识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它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取长补短,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享受结果的失败之苦、成功之乐,不仅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因此,师生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目的和作用的理解,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2.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学校应尽量争取教育部门的重视,获得经费上的支持,购入实验设备和药材;另一方面,教师应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做好实验教学工作。
3.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克服客观条件的制约,演示实验常被用到,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但是学生没有亲身动手实践,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中学生的实验开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生探究性实验。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二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酒泉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实验室设备仍是旧教材配套遗留,新教材中新加的实验无法进行,仅留的设备仪器使用力度有待提高。(2)具有一定生物专业素养的专职实验教师配备很少,兼职教师又受专业和其他工作的限制,使得实验效果一般。调查显示,酒泉地区9所高中配备专职实验员的只有3所。(3)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重视不到位,认为实验课只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和验证。(4)陈旧的“讲授—演示—学生验证”实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5)教师、学生实验课前准备不足,应该通过实验呈现的知识因为准备不足常常转为教师讲述实验。(6)实验课的考核评价制度单一,没有专门的实验评价方案。(7)部分学校不重视管理。(8)高二年级才开设生物课,生物课时明显不足。
二、对策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立足教材、学情分析和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如何渗透,实验选材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结果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的可能性分析,实验评价体系等,都必须经过教师精心地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合作探究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挖掘实验操作之外的知识。例如,在必修一有机物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在浓度、用量和AB液顺序上有严格要求,但在实际实验中偶现学生先加GuSO4溶液再加NaOH实验也出现紫色反应的现象.面对这样的“事故”,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提前预估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写进教学设计,将“事故”转换为“机遇”,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继续进行实验,验证发生紫色反应的条件是不是一定保持碱性环境。
(二)突破局限,创造条件,更好地进行实验。新人教版必修教材共要求进行19个生物实验,绝大多数实验都能不受实验材料和仪器限制而进行,但有些实验却较难进行。如观察胞质环流和叶绿体实验选用黑藻和水绵进行实验,这两种材料在西北地区很难培养,但可以用鲜嫩的菠菜叶代替;酒泉地区稀见白化、并指等遗传病,调查色盲又担心影响学生自尊心,可以单双眼皮等性状做调查;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比大豆、大蒜、葱、小麦等实验材料,发现大蒜根尖做此实验效果比洋葱好,等等。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对于难以进行的实验不能放弃为直接讲述,而应发挥个人能力去开发资源。
(三)建立针对生物实验的学生评价系统。除生物实验的综合评价外,评价还应注重生物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除进行实验报告册或考试成绩的量化评价外,还应有质性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描述和记录评价。例如,在必修一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首先教师要制作表格对实验的每一步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例如,取材3~5mm是否达到标准,解离时间和效果是否达到效果,等等,评价项目应设置相关的分值使之形成量化。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需要每一个学生全程记录,在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册和纸笔测试题,教师对学生绘制的分裂图像进行评判修正,实现对每一本实验报告册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同时,学生还应有对本实验成功与不足的反思及改进方案记录,并将这样的自我评价装入“成长记录袋子”、“学习日记”保存。
(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应精心设计,从分组策略、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以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既是能力的要求,也是人格发展的需要,在合作中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的奇妙和魅力。应允许学生提出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跑”出课堂联系生活,以生物实验课本为依据,将课本上的固定实验变为开放实验,这是产生探究的根源。教师应构建一套成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并认真落实,真正增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五)提升认识,加强对生物实验课的建设和管理。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和实验教学对每一位生物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下的教师首先要提升认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从硬件和软件方面给予支持建设和科学管理,在经费投入、实验条件、师资调配、课程设置及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均衡各学科发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教育宗旨。
总之,当前,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立足教材、学情分析和实验教学设计;突破局限,创造条件,更好地进行实验;建立针对生物实验的学生评价系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提升认识,加强对生物实验课的建设和管理等策略加以解决。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三
一、创新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在生物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尽管不进行实验教学,但是学生仍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显然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而有的教师尽管认识到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一般都是在课前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和用具准备好,把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流程提前设计好,在上课的过程中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操作,事无巨细地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问题,要特别注意哪些具体的事项。因此,在生物实验课上,学生犹如预先设定好的一台台机器,只需要按照设定的程序操作实验,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根本无从谈起。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完成生物教材中所列的演示实验,这能够保证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但是剥夺了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而模仿操作的验证性实验尽管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操作技能,但是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精神。因此,生物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有关具体要求,坚决摒弃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进行生物实验的传统观念,既不能以教师讲解代替实验操作,也不能在实验中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讲解实验步骤和方法,而是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从生物实验的准备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实验计划,对于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设计,尽量做到既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由学生拓展、设计实验,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相关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尽量不使用教材中所列的实验工具和材料,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选择。在这一要求下,学生会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相关材料,把实验方法设计得丰富多彩。通过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和自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促进知识性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
二、创新生物实验探究方式
1.提出实验的假设
依据教材相关的实验内容,教师立足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验基础,本着激发学生潜力的宗旨,相应地创设一定的实验教学环境,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大胆地提出实验的假设。在学生提出实验假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提出的假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鼓励学生进一步推理论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与引导。
2.优化实验设计
在学生提出实验假设后,下一步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可以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实验分组,各实验小组通过组内交流和讨论,提出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并就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分歧进行研讨和优化,力求使每一个实验环节都能够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最后,集中各实验小组的反馈意见,确定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
3.完善实验过程
各实验小组依据全班学生合力确定的最佳实验方案开展生物实验,每个小组成员要在实验中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认真记录各个具体的操作步骤,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记录产生的实验现象。同时,在分组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在最后评价实验结果的时候做到既有针对性又准确无误。
4.验证实验假设,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束以后,各小组学生要依据各自记录的实验结果,验证是否符合实验前提出的相关假设,这一过程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进行实验结果的拓展
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发展他们质疑并创新已经掌握的知识,才是培养人才的真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学生发现的有关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生物实验课的组织形式
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前面的实验操作台上边讲解、边操作实验步骤,学生在下面看清楚后再自己尝试着操作,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的巡视指导。学生完全没有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思考和预习,因而对整个实验过程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并没有全面了解和把握,一旦遇到问题只能不停地请教老师。如此一来,全班学生一会儿你问、一会儿他问,弄得老师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学生却还是一知半解,整个生物实验课秩序十分混乱。鉴于此,教师在实验课之前,可以大胆尝试在班级中挑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组织他们进行反复操作练习,使他们熟悉本次生物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然后再由他们去指导其他同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和兴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质量和教学质量。
四、创新模拟实验
高中生物教材中,为师生设计了很多的模拟实验,例如,模拟性状分离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生物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模拟进行这些实验的同时,对这些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挖掘,以期使生物实验教学更加有趣和直观。例如,在教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节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模拟实验,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并与具体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细胞膜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材料,如细铁丝、塑料球、彩色纸和塑料棍等材料。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思维、创新、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学生也更加充分、深刻、直观地认识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五、创新实验所需的材料
针对相同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要求各实验小组的学生事先准备不一样的实验材料。例如,在做提取和分离叶绿素的实验时,课本中把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而实际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菠菜或者甜菜和萝卜的叶子;又如,在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采用课本中列出的紫色洋葱的鳞片叶,而尝试去选择紫甘蓝叶或者白菜、花瓣等材料。学生利用自己选取的不同实验材料,得出的实验结论可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反复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实验时,也可以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也会习惯多角度地归纳和分析不同材料下的不同的实验结果。除此之外,学生更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创新实验材料,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形成创新意识。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对实验课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
目前,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课堂中,从而使动态与静态、微观与宏观、直观与抽象的教学内容,完全能够相互间进行随意的转化,并利用色彩、声音、动态图画等多种形式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具体的生物实验中,有的实验内容学生没有办法完成,或者因为实验条件有限而没有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有关生物实验的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实验现象,不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而且能够使抽象枯燥的生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也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
高一生物实验论文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