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2 14:34

幼师是幼儿启蒙阶段的导师,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师美术教学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幼师美术教学研究论文范文一:废旧创作在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利用废旧物进行美术创作已经广泛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关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选择人们随手丢弃的一次性包装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育的幼师生来说,具有多重教育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 废旧物创作 幼师 美术教学

市场经济带来了商品品种的极大丰富,日趋发达的装潢业又为各种商品营造出了许多精美的包装,如造型各异、质地不同、色彩丰富的各种纸盒、饮料瓶、纸杯等。日常生活中将它们收集起来,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特质,大胆想像,合理组合,美化装饰,一个个生动的手工造型就会应运而生。近年来,利用废旧物进行美术创作已经广泛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选择人们随手丢弃的一次性包装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育的幼师生来说,具有多重教育意义。首先,在利用废旧物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情感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进而激发她们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随手扔掉一次性包装是学生们身边常见的现象,看似事小,实则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等大问题。利用废旧物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同学们细致的观察生活,关心社会,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另外,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后常在实际工作中配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以及布置教室等。因此,学会“变废为宝”,这也是幼师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基于上述目的,我选择了利用废旧物作为美术创作的题材,并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参与,探索创新及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收集材料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更应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于者、合作者。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设法发动和吸引学生参与。

1、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为此,我组织本班幼师生去周围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看幼儿园教师利用废旧物为幼儿制作的玩具教具,从而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废旧物的魅力”激发她们的创作欲望。同时,也让她们体会到学会“变废为宝”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电脑上搜集利用废旧物制作的各种美术作品,同时还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谈个人的所见所感,并尝试分析其制作方法。

2、收集材料

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很强的求知欲,所以,她们主动要求参与搜集各种废旧物,并进行集体分类清理。

二、展示实物,演示技法

实物的展示,往往比单一的图片欣赏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课余时间,我亲自制作了几个教具,当我拿出这些精美的作品时,同学们异常兴奋。“哇,这不就是利用我们平常扔掉的冰淇凌纸卷做成的……这是鸡蛋壳……”。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我开始以其中一个作品《大鸟》为例进行技法演示。第一步,取一个长方形纸盒,纸盒上面粘贴纸杯,用来做大鸟的躯干。第二步,将一个牙膏盒剪成两段,用于做大鸟的颈部。第三步,用两个大纽扣做眼睛。第四步,用彩纸条来做鸟的羽毛。(注意,连接部位可以用钉书器钉一下或用乳胶粘、针缝等方法处理)同学们看完我的分析演示后,教室里发出阵阵讨论声。与此同时,我还拿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同学们展示,“大家有没有信心创作出比这更好的作品。”大家异口同声:“有”。于是我抓住时机及时提出作业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将手中废品经过组合、粘贴,装饰成一件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美术作品。完成后,我们还要进行展评。

三、体验创作,适时点拨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因此,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的每个环节,从而大显身手,一展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1、体验创作

在整个创作中,我注重体现六“还”原则:还学生以课堂时间,还学生以教室空间,还学生以活动主动权,还学生以探索权利,还学生以创新可能,还学生以个性张扬。两节课的创作时间,学生拥有一半以上时间。课堂上,讨论、交流、演示、点评等妙趣横生。学生能说的说(说创作思路),学生能做的做(动手实践),学生能想的想(帮助别人出主意),学生能演的演(演示示范),学生能评的评(发表见解)。通过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让她们体会到发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适时点拨

在整个课堂中,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只是组织者,参于者和点拨者。如:当某些学生拿出冰淇凌小碗翻来覆去的看,就是不知道拿它能做什么时,我会过来帮她演示一下,适时引导她如何进行装饰、添加变成可爱的娃娃。通过师生之间教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得到不断激发。

四、互相交流,获得自信

作品完成后,需要展示,需要与他人交流。对作品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很难说谁的作品最好,谁的作品最漂亮,更不能说最漂亮的就是最好的。

1、说创意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发表个人主观见解。评价主要是区别和选拨功能,教师往往打个成绩或等级了事。久而久之,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等待教师的“宣判”,缺乏思维意识。因此,在《废旧创作》评价中,我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创作的灵感,作品的创意。对于学生们言之有理或能自圆其说的想法都给予鼓励和尊重。在师生互动中,我适时总结每个学生作品闪光点,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

2、交流学习

除了让学生自评外,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展示。鼓励她们大胆参于集体讨论,对其他学生的作品发表自己见解,同时反思自己作品。通过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强化了创作意念。

经过上述几个教学环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利用废旧物进行创作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尤其是创新能力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从中获得自信心,为她们后续的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也在学生们的交流、创作、评价中获得了大量创作新观念。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美术》马雪萍主编

2、2004年《中国美术教育》

幼师美术教学研究论文范文二:试论当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幼师美术教育为了适应市场、社会的的需求,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前提下,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应被忽视,美术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探讨更多形式的美术审美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幼教美术人才。

论文关键词:幼师美术审美教育;市场需求与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幼师美术教学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审美教育,使幼师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正确的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指导下进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是幼师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民族审美水平任务的承担者和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师的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幼儿师范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生毕业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很快投入到教学一线。但是在美术教学改革中过分强调实用、速成,很容易步入重技能、技巧,忽视审美教育的误区。笔者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一些观点与建议:“幼师只要学会画简笔画、做做手工就好了”;“幼师培养的不是艺术家,一些美术鉴赏课可以改为技能训练课,没必要介绍太多的美术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幼儿园园长直接说“我们不需要懂多少美术知识的人才,我只要一个能适应教学、懂得装饰教室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点和建议无疑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浅的。在市场急需实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中职幼师学校生源美术基础薄弱在校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审美教育更应加强。如果学生不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何谈创造美、传播美?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审美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作为美术教师须不断学习探索,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在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但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领略文化内涵的心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二、注意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

审美教育在每个学科都有所体现,各个学科——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是相通相融的。在教学中,一方面,美术的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例如:我校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类植物的叶子时,让学生将叶子做成书签、拼贴画;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认识、理解形体,用不同的几何体来做纸雕建筑;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画面感……这些都是与美术的审美教学相联系的。美术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引导、建议、评价,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可进行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例如:讲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时可以与钢琴、舞蹈、声乐相联系。讲到中西方绘画鉴赏时可以与中西方文学相联系,讲到儿童故事画创编时可与语文学科儿童文学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迁移其他学科的审美,旁征博引,会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三、把握审美教育的随机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变化。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的,在美术理论课、实践课中都应随机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方式在目前技能教育占“主要地位”,美术欣赏课的课时量被压缩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把握审美教育的适时性

人类对美的认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幼师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更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审美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审美教育的适时性要求教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审美取向要有敏锐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进行分析与解读,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结合;90后学生流行的“非主流”装扮;新近优秀电影的视觉处理;服饰的流行趋势;世博会馆所体现的建筑美学等等。这些时下流行的元素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相比较枯燥的美术史而言,教师不失时机的解析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意文化的多元性

当今世界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日益交融;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和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各种艺术流派和表现风格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人们的审美标准形成巨大的冲击,也为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提供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大量的美术作品、图片、影像资料为依托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是古今的对比;中外对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对比;不同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对比;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等等。例如:在介绍毕加索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写实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他与中国同时期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类来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审美的印象、增长见闻、提高鉴赏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这不仅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进修,而是包括了幼儿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要求。

七、培养学生将审美知识和技能表达之间的转化的能力

审美能力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实践上。学生在学会审美、产生创造美的动机的同时更要学会表达。美术审美教学不能只是在欣赏、分析,更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后,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所表达情感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或再创作,可以是以文学的方式创作例如:写一首诗歌或者散文诗,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内心或是悲愤或是哀伤。或者进行绘画的在创作,将画面进行解构、重构,或者以手工等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审美过程思想得以升华,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逐步渗透的过程,不是只靠几节美术欣赏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教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幼师的美术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途径为社会为国家的幼教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对立与统一,中国美术教育2009.(3).

[2]朱家雄,林琳,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

[3]王大根,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中国美术教育2009.(5)

幼师美术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幼儿美术活动的研究论文

2.关于幼儿美术教学的论文

3.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4.有关幼师教学论文

5.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幼师美术教学研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