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读后感
在“三查三看”的学习活动中,《论语新解》是我们教师必读的的读物之一,仔细品读,不难看出它告诉读者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并能把我们读者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新解读后感,欢迎阅读!!!!!
论语新解读后感篇一
在“三查三看”的学习活动中,《论语新解》是我们教师必读的的读物之一,仔细品读,不难看出它告诉读者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并能把我们读者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的确如此,通过认真研读,一方面让我感悟到,打开《论语新解》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虽然他的思想言行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另一方面使我发现了,《论语》好像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几乎每则语录都很简单,然而它对我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是深刻的。
就“仁”而言。众所周知,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他什么叫仁?孔子之回答两个字;“爱人”。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可见,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真令人受益。
就快乐生活而言,《论语新解》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总认为,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一旦钻进牛角尖就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是呀,只有将矛盾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了,那么学中不就真正快乐了吗?
就学习方法而言,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给我感触最深。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的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重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可成为良师益友。就说我身边的同事吧,就有教学能手、演讲能手、班务管理能手、绘画能手、书法好手、能歌善舞能手……多向他们学习,不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所以,只有“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着难道不是真理吗?
就学习和工作态度而言,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意思是: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学而不厌”,作为老师更要做到。老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首先老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老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老师教育学生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严格的讲,之前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有时在在课堂上不也生气吗?其实,老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学生的感情外,别无任何益处;老师的喋喋不休,智慧引起学生的心烦、讨厌,在没有其他功能可言了。这些都不是我们老师想要的,我们老师想要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如此而已。因此,当学生上课走神时,原谅他,提醒他,逼近学习是学生自个儿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更不要对学生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学生吸引过来;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耐心指导完成,使学生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学生犯了错误,要耐下性子,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问题的根本,有的放矢地跟学生交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诲人不倦”简简单单只四个字,但蕴含的不是我们老师的爱心吗?
总而言之,在此次“三查三看”的学习活动中,经过认真读《论语新解》,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为上,都使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忙中求职不间断,学中促工作有成效;二要把读《论语新解》时体会到的真谛,用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论语新解读后感篇二
近日读完钱穆先生所著的《论语新解》,对于儒家的道德学说有了一点新的感悟。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人自危,求取自己的利益,道德准则则被弃置一旁,属于一个新旧交替、方生方死的时代。为了使社会从动荡不堪解脱出来,孔子选择了复周礼的道路。孔子认为周代礼乐制度完善,以周礼为行事的基本规范能使社会井然有序,天下安定、百姓安乐。但是有礼还是不够的,孔子创造性地改造了古代仁的概念,将其赋予新的内容,把仁作为行礼的内在基础,从而有了儒家完整的道德学说。
一、礼——理想化的社会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但最初的仪式活动并不是礼。在仪式活动发展成为礼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出现了一批专门掌管仪式活动的人员,仪式活动变为少数人垄断,成为体现少数人意志的一种活动。显然,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起源又促进了这种分化与文明的形成。由于特定的亲属制度和发达的祖先崇拜,礼一经产生便具有重视现实和人伦的特质。同时,礼的关注重心是人而非神。与殷人尊神尚鬼的作法不同,周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到现世人间,通过礼的实践以行人事。
春秋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堪,方生方死的时代。盛极一时,成功运作数百年的周代礼乐制度,这时已经行不通了。孔子称这种情况为“天下无道”。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孔子提出了“复周礼”的主张。他看到了最初的“礼”的等级分化和重视人伦的特点,看到了构建安定的社会秩序的希望。
在孔子眼中,礼与政的定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正”、而礼则是“事之治也”。从狭义看,礼只是典礼、礼节的意思;从广义看,其含义是礼貌(好的行为);从哲学意义看,又具备了理想的社会秩序之义。
在我看来,对于孔子的“礼”的解释,最合适的是第三者,即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合理中节的封建社会。孔子追求礼,毋宁说是追求一种理想社会。这种社会人人相爱,尊敬当权者,等级分化明确,在社会上公众的拜祭喜庆符合礼乐之制。这种礼不仅包括了宗教的法规,也包括了生活的规范。周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依靠这种礼,整个社会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仁——诸德之家
孔子从来不没有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仁可以是“为人也孝悌”、可以是“爱人”、可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表现实在是太丰富了,其中每一个表现都是仁的一个子项,要想用其中任何一个子项,哪怕大一点的子项,去统一其他子项,都是不可能的。孔子从来没有用仁来具体指代某个人某件事,相反,他赋予了仁很多的变数。我看来,只要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符合人之为人的标准的,就能够被称为仁。可以说,仁应当是一种人的纯乎自然的状态,是合乎人情的思考,是儒家确立人之为人的道德标准。从这点来说,仁是诸德之名,凡是合乎道德的都能被称为仁。
仁的另一个说法是诸德之源。仁可以说是道德的根据和源头,是道德的根据,是道德的本体。没有了仁也就没有了一切道德。维护好了内心的仁,也就有了“德”。仁是内在的。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而非知识。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成为了道德的起源和根据。
关于仁,孔子有着极高极精的涵义,他绝不肯以仁这个字轻予许可任何人,也从不把仁的涵义具体化。仁对于孔子更是一种心境,描写做人所追寻、所获得的状态、心情宁静时的感受、心情中失去仁以后的情况、心中依于仁的感受。孟子所说“居于仁”可以说很好的说明了孔子仁的思想的内涵。
三、礼与仁的关系—— 外在目的与内在基础
那么,礼与仁之间又存在什么联系呢?孔子复周礼的进程并不顺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并不在于周礼当时已经湮落,散落在民间,而在于很多人明明知道了礼却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有了礼乐制度,还需要有仁,来保证礼乐制度得以实现,仁是更本质、更内在的东西。行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只有有了内在的基础,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的基础就是仁。
可以说,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如同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为人而不仁,再好的礼乐也没有用。人如果做不到仁,就不会自觉实行礼乐制度;反之,人如果做到了仁,就会将实行礼乐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四、礼与仁的现实启示——道德的重要
毋庸置疑,行礼必先以仁为基础,而要做到仁,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仁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不是靠学习就能会的东西,而礼是外在的、记录于典籍之上的。孔子使“仁”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础,维护好内心的“仁”,也就成就了“德”,才能做到“礼”。然而仁是易于流失的,这也就给人们提出了处事行为的要求,提出了如何保持“仁”的一大挑战,自然就引到了“德”上。因此,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孔子有关为人处世的评价,指出了很多人应该怎么做的道德准则。孝、悌、忠、恕等等,都是各种值得提倡的德,能够做好这些,并且一直保持警惕、坚持不懈,也就能不违仁了,这样,礼也自然能实现。
孔子礼和仁的思想尽管是针对他那个时代而发的,但这一思想有极大的普遍性,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其适应性。
在我们当今社会,虽然说不上礼崩乐坏,但是可以说,很多人的内心是没有信仰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道德的缺失。我们应该做的是给正确的“礼”找到一个内心的仁的基础,而不是将所有的礼教全盘否定,甚至也扔掉了仁。
首先要明确的是:礼非常重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若想稳定安泰,一定的“礼”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父母与子女、师长与学生、上级与下级之间必要的尊重和爱护,这些都是应该有的,不仅如此,这些更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骄傲。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味地否定礼教,盲目追求所谓的自由,只能引起社会的混乱。再比如,我们讲人人平等,可是这难道能作为对父母长辈大呼小叫、放肆无礼的借口吗?在去除了对长辈行礼问安之类的繁文缛节之后,我们又岂能连“孝”也一并舍弃?放眼现代社会,多少人以奇异的装束、中性的打扮为美;一些女孩子自认为任性刁蛮就是可爱、更惹人喜欢,以之为学习的榜样、努力的目标,这难道正常吗?而当这个社会在过度解放之后所产生的浮躁、轻薄,已经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造成了这个社会的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横行。
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这个时代了。是时候追求内心的“仁”了,是时候认识到儒家学说所崇尚的“德”了。如今,利欲的追求应该让位于道德的追求,而不是再让拜金主义占据时代的主流。道德的追求是人最崇高的追求,它揭示了人真正的生存意义。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人们找到生活的方向、实践生命的意义、使生命得到充实,犹如阳光遍洒大地,没有一丝的阴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因此而使心灵平静、灵魂坦荡,一如对上帝的信仰使基督徒获得了心灵的皈依和灵魂的救赎。追求道德,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让人学会牺牲、懂得责任,让人活得充实坦荡、活得无悔。对道德的追求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即使辛苦也应坚持。
在当今时代再度反思孔子关于仁与礼的学说,在如今这个缺乏道德感的时代更显出其重要。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或许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唤起学生关于道德感的思考与践行。
论语新解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