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春季如何养生
很多人都说中医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效果,中医讲究的是由内到外,从人体本源处调养,从而达到根除的作用。以下是春季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到中医养生的好处。,欢迎大家来到学习。
中医推荐的养生知识
为何“春捂”---初春之阳难御春寒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人和大自然只有实现和谐、同步、交融,才能健康长寿。一年四季,大自然的阳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经久不息。春天万物生气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一样,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蓬勃舒发。初生之阳如刚萌芽的幼苗,难以抵御早春严寒,所以人们要想办法使之去寒就温,对应养生的要求即需“春捂”,只有这样阳气才能不断生发,才能与自然界上升之阳气相合,才会有夏季阳气盛满的葳蕤景象。
北方的初春气温更是瞬息万变。故早春需捂,遇冷不可强忍,务必及时添加衣物,遇热不得急脱衣服,以助阳气的升发。
如何“春捂”---量体着衣
古人有“寒从脚下起”之论,故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即加强腿脚的保暖。上身衣服略减无妨,但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宁可穿得厚实一些、暖和一点。背部保暖也十分关键,古人有“春不露背”的说法。
量体“着”衣,各得所宜。孙志新指出,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一旦衣不“得”体,感受风寒,极易引发宿疾、陈病,经久难愈。衣服减得太快,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的情况;若女性急于脱下冬衣穿上靓衫,一天到晚都身着单薄的裙装,易致肢体关节疼痛等病症;尤其是小儿不耐寒冷,应以保暖为原则。孙志新告诫,人们一定要顺应天气变化,结合个人禀赋强弱,增减随“天”,一般是早晚增衣,中午减衣,为身体做好防护。
“春捂”适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来说,日夜温差大于8℃时要“春捂”。此外,冷空气过去后,气温逐渐回升,也别急着减衣,应至少再“捂”7天,身体才能适应。
春捂”也有限度,如果“捂”时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就早点儿换装。每人体质不同,体内阴阳状态并不一致,所以“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假如体质阳气偏盛,春天自身阳气足以与自然界相合,可适当少“捂”几天。如果一味追求“春捂”,使体内偏盛的阳气更亢盛,容易患温热之病。另外,“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变化情况而定,还要看自身体质状况如何。
减衣
“二月休把棉衣脱,三月还有梨花雪”。为适应春季天气多变的特点,人们创造了一个不无道理的“穿衣气候”。孙志新认为,在春季若将保健养生践行得好,就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年少生病,健康乐无忧。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猜你感兴趣:
1.中医春季怎么养生
2.春天养生方法和常识
3.冬季中医养生知识
4.中医教你怎么秋季养生
5.冬季中医怎么养生
中医理论 春季如何养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