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国主义的大学思修论文
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有关爱国主义的大学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爱国主义的大学思修论文篇一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新》
摘要:党的十八大之后,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梦的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新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倡导,95后大学生新主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内容,数据课堂新途径,创新人才新视野。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国梦;大学生
一、新目标:中国梦宏伟蓝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引导大学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青年大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二、新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版教材已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已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为独立的一节,既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忠诚的爱国者。
三、新主体:95后大学生
自2013年起,大学的校园们开始迎来了1995年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积极、健康、向上,胸怀远大理想,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欣喜地看到他们这一代主流的同时,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受互联网和外来文化影响,有些学生价值观迷惘、对社会问题敏感、张扬个性不计后果、甩也甩不掉的网络情结,甚至有些学生陷入网瘾和手机依赖症。针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对于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爱国主义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联,并努力让他们承担起属于他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2015年4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称,“近日,中国用战舰从冲突不断的也门撤离了近600名公民,这显示出北京从危险地区撤侨的能力日渐增强“。中国网友表达了对该行动的支持。一名微博用户写道:“祖国实力的强大不在于免签多少国家,而在于危险的时候能把你带回家。”另一则评论写道:“如果国家实力不雄厚,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喜欢互联网的特点,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业测评相结合,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积极调动95后群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情理交融、理性爱国,引导他们做到爱国情感、思想、行为相统一,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四、新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开展各种方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微课堂、微信课堂、动画课堂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发特色校园文化(家乡文化、大学精神、校史文化、景观文化、网络新语、微言集锦),夯实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五、新途径:数据课堂
2013年被称为世界“大数据元年”,翻转课堂、“慕课”(MOOC)和微课程这些数据课堂就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数据课堂借助于网络平台,可将传统的爱国课变得“活”起来。学生也能根据自身情况反复播放学习,教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学生的解疑释惑上,同时与传统课堂、实践课堂形成联动、互动,促进知识、能力、素质、智慧的培养,增强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为坚定的爱国者。
六、新视野:创新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首先,爱国是巨大的求学动力。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竞争的空间,加剧了竞争的烈度,从而也为爱国主义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被誉为“万能科学家”的钱伟长曾经说过:“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其次,爱国行和成才行是同步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这五个领域每一个都大有可为,“个人梦”也可以很丰富多彩。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梦”而奋斗,整体意义上的“中国梦”终会实现。
最后,爱国就要弘扬中国精神,要成为创新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就是弘扬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即中国精神。这将激励个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为国家争得荣誉,为国家争气,争气要赢得尊严,赢得尊严要靠具体行动,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在德才兼备的成长历程中唱响中国梦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EB/OL].
[2]百度文库.90后爱国主义教育可行性调研报告[EB/OL].
有关爱国主义的大学思修论文篇二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政治原则、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大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国的思想教育中是以爱国主义为整个思想教育的核心的,这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知道方针,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是叶落归根的那种发自于血脉和种族的归属感、彼此相依相存。我国自从有历史发展至今,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向心力逐渐形以爱国主义为根本的不屈不挠、团结顽强、奋进向上的优秀民族情怀。这种情怀,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总是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现今阶段,我们优秀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体现在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不顾身,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奋斗不息。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知识。知国才能爱国,“知其深”才能“爱之切”。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使大学生珍视自己祖国的历史。
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途径很多。首先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有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向大学生们正面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再通过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奋斗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中国的经验与教训,让他们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和了解我们党的过程中,产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树立爱国主义意志。其次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再次,在校园中,结合班会、团课等进行国情教育,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等等。
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热爱祖国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是源于血脉相连的一种情绪的奔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坚信要与祖国同荣辱、共命运。时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奋斗而做准备。这种具体的情感要使得大学生们感同身受,要让他们与具体的人和事件想联系、壮丽的山川,宏伟的建筑、团结而向心的劳动场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随时随处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例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课外活动,进行些旅游教,多让大学生们接触和亲眼看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容,多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自身去发现和去感悟。同时,要依兴趣进行引导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多从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入手,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并且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
三、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爱国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朴素的自发情感,我们必须先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以专题讲座和看教学片作为辅助手段。内容可以是有关法律、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培养大学生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认识。另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应该如何理智爱国,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四、引导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宏伟的、艰巨的任务。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和作用,肩负的重任和国家人民的殷切期望,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以他们高尚的气节、过人的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敢于冲破陈腐和落后观念的胆识,在史册上留下了千古佳话。现今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将挑起国家建设的重担,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向广大青年提出了五点希望:要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五点希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践行好胡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古有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要身体力行,报效祖国,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坚守岗位的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勤恳地创造社会价值,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支撑起未来国家脊梁的人,所以,更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到学有所成;更要提高思想水平,了解国情,将来把所学知识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到学有所用,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吴霞.李尚敏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08(24)
[2]、章洪丽.关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科教文汇2007(32)
[3]、张志平.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探讨河北农业科学2009(3)
[4]、吴燕端.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1)
[5]、许萌.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科教文汇2008(21)
有关爱国主义的大学思修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