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种动物的尾巴最长

发布时间:2017-06-06 08:57

想知道世界上尾巴最长的动物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世界上动物尾巴最长——长尾鸡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长尾鸡(Gallus gallus var.domestica)

长尾鸡原产日本,是观赏型的家鸡,野生原鸡的后代。体型较家鸡略小些。头小,单冠,体羽有纯白色、褐色或花斑等色。成年雄鸡尾羽甚长而美丽,尾羽最长可达5—13米。为保护长尾的美观,需将雄鸡置于精美的高台或高梁上展出,使其尾羽自然下垂至地面,是观赏家禽中的最佳美态。

经8—10个月性成熟,年产卵20—30枚,孵化期约21天。寿命可达10年以上。单只饲养在高大的笼中,笼中设高栖架,栽草坪,环境洁净。饲喂谷物、营养窝头、昆虫、蔬菜、瓜果等,饮用水要清洁。尾羽长到2米后要特别小心护理。

长尾鸡是观赏品种的家鸡,它与当今广泛饲养的蛋用鸡和肉用鸡同属野生原鸡的后代。但长尾鸡纯属观赏品种,其蛋及肉的产量极低。相传在两三百年前,在日本育成现在的长尾鸡品种。经多年人工培育并具有特长尾羽的雄性长尾鸡,立于特制的高架或高台上,其尾羽可以下垂至地面,因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售价极高,是国际间观赏家禽中的佼佼者。

品种由来

日本用人工杂交培育成的长尾鸡,尾羽的长度十分惊人,一 长尾鸡(8张) 般长达6~7米长,最长的记录为1974年培育出的一只,为12.5米。如果让它站在四层楼房的阳台上,它的尾羽则可以一直拖到底楼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鸟类羽毛。长尾鸡体态甚似家鸡,但体形略小些。嘴壳短而略弯曲,头部有鲜红的肉质单冠;翅膀短圆形,不宜高飞和远距离的飞翔;雄鸡尾羽特长,壮年个体经特定环境培养最长的尾羽记录可达7米以上。雄鸡跗部有角质距。雌鸡体小,甚似普通家鸡。雄鸡有啼鸣报晓的习惯。长尾鸡体羽有白、褐、花斑及黑等不同颜色。

饲养条件

饲养长尾鸡的设备略同于一般家鸡,因其纯属人工玩赏品种,体质较弱,饲养温度最好能控制在5~35℃之间,据种用长尾鸡饲养观察,当气温15~28℃时其生活最适宜。种鸡饲养环境需有较干燥场地及充足的阳光,晚间供给以适宜的栖架栖息过夜。其饲料可选用一般种鸡混合精料,适当加喂青绿叶菜及少量昆虫,也可每天饲喂3~5个蚕蛹。 供作观赏的雄性长尾鸡,为培养其特长的尾羽,需在2~3岁以后单只关入 特制的笼箱,限制其活动量,以减少因自由活动对尾羽的磨损,同时饲与适口性强而营养丰富的饲料,每天上下午定时放出箱笼自由活动取食30~60分钟。即可培育成体羽丰满,尾羽特别延长的雄性长尾鸡。一般尾羽可生长至5~7米(最长10米)。其培养箱笼多以木板制成,宽度需依雄鸡的身体宽度加大4~6厘米。前后及上下均由活动木板控制其不能自由转动身体的方向,使被关入箱笼内的雄鸡只将头颈露出箱笼外自由伸缩取食及饮水,排出粪便落于箱外,尾羽伸出置于箱外。保持尾羽清洁美观。用这种箱笼培养美丽的雄鸡尾羽,需选择壮年雄鸡,在其陈尾羽脱落之后,新尾羽初生之际,开始关入培养箱笼内,经过13~15个月控制运动的饲养,特长的尾羽生齐,即可移至展览环境展出。被关入培养箱笼内的长尾鸡,因其运动受到限制,食欲较差,因此,需精心喂养,宜选择适口喜食的多种饲料,并应注意到营养丰富,方可保证其体质健康,尾羽正常生长。

生长周期

长尾鸡7~10个月龄开始性成熟,雌鸡开始产卵,雄鸡正常啼鸣。种用长尾鸡需有足够的运动量,不得关入培养尾羽的箱笼内饲养。因运动及配种等活动对雄鸡的尾羽磨损严重,致使观赏价值降低,但健康及精力良好,可进行自然交配,雌雄比例以2~4∶1为佳。种卵的保存、孵化及育雏均同于一般家鸡,但因长尾鸡雏鸡体质甚弱,取食能力较差,故需精心照料,育雏温度不宜有较大的变化,饲料及饮水供给尤需注意清洁适口。每只雌长尾鸡年产卵量20~30枚,卵椭圆形,卵壳淡褐色,卵大小为42~48毫米×38~40毫米,卵重32~35克。孵化期21天。饲养条件良好的长尾鸡,一般寿命可达10年以上。

我国也有一种尾巴很长的鸟类,叫白冠长尾雉。它的尾羽达1.36米以上,据以往的记载,甚至有超过2.44米的。这种雉是我国珍贵的特产动物,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山地,栖息于600-2000米的悬崖陡壁之间,以松柏的种子为食。它常常从树上垂直起飞,越过树顶后,再往前飞,飞速极快。因为它具有长尾,能起煞车的作用,所以在飞行中骤然停止、垂直下降的能力。它是我国重要的保护动物之一。

白冠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一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的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雄鸟头顶、颏、喉和颈白色,眼下有大形白斑;额、眼先、眼区、颊、耳区及后头等均黑色,形成一圈围着头顶的环带;白色颈部之后有一不完整的黑领;背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各羽具黑色羽缘,使羽呈鳞片状;翅上覆羽白色,具宽阔的栗色羽端,其间夹有黑色狭缘;三级和次级飞羽黑色,具白色和棕色横斑及斑点,并具宽阔的棕黄色端斑,其外更缀有黑色和栗色细缘;次级飞羽外翈仅有白点,并沾栗色,棕黄色羽端亦仅限于外翈。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翈具乳黄色横斑,内翈横斑浅棕栗色,尾上覆羽白色而缀有黑褐色,并具黑色和栗色并列横斑。尾羽20枚,中央2对最长,呈银白色,并具黑色和栗色并开横斑,羽干灰褐色而羽缘棕褐色,往外的3对尾羽依次变短,但羽色相似,仅棕褐色羽缘增宽,且仅限于外翈;更往外侧的尾羽更短,且几全为棕褐色,仅在内翈上具暗褐色横斑。胸上部与背相似,其余胸羽白色,具黑色同心斑和深栗色羽缘,由于羽毛彼此重叠,胸外表呈深栗色,仅微露白色和黑斑。两胁和胸相似。胸最下部具较宽的棕黄色羽端,并在端缘沾有栗色;腹中部黑色,尾下覆羽黑褐色。[2] 雌鸟头顶及后颈大部暗栗褐色,各羽中央黑色。额、眉、头侧、颏、喉,以及围绕颈部的一圈淡棕黄色。眼前后各有一小簇短羽,以及耳羽黑褐色;颊部有一黑褐色颊斑与黑褐色耳羽相连;上背上部黑色,具大形矢状白斑和浅栗褐色端斑;上背下部和两肩亦为黑色,但具狭长的棕黄色羽干纹和灰褐色羽端,并密被有黑色虫蠹状斑。其余上体灰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和黑色与棕色虫蠹状斑;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浅棕色羽干纹和灰白色端斑,并杂有黑色斑纹;飞羽黑褐色,具栗褐色横斑,初级飞羽外翈横斑栗白色。中央一对尾羽灰色,微具黄褐色横斑和斑点,羽端白色;再往外侧3对尾羽横斑由黄褐色转为黑褐色,再转为栗白相杂状。其余外侧尾羽逐渐转为栗色和具白色羽端。胸浅栗色,羽端灰褐色,具棕白色矢状斑;两胁相似,具棕白色羽干纹和羽端;腹淡皮黄色或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色,微具浅栗色横斑和细纹。 虹膜浅褐色,嘴峰绿角色,眼周裸出部红色,并满布以黑色小羽;脚灰褐色或角褐色,距长曲而尖。 大小量度:体重♂1425-1736g,♀700-1000g;体长♂1408-1967mm,♀558-695mm;嘴峰♂32-37mm,♀29-32mm;翅♂262-272mm,♀217-238mm;尾♂1013-1660mm,♀ 250-403mm;跗蹠♂73-83mm,♀66mm。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海拔400-1500m的山地森林中,尤为喜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多沟谷悬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有时可上到海拔2000-2600m的高度。

生活习性

食性

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幼芽、嫩叶、花、块茎、块根和农作物幼苗和谷粒为食,特别对农作物较为喜欢,常常于一早一晚飞到农田地边偷吃农作物,其中包括黄豆种子、黄豆芽叶、豌豆、玉米、油菜、小麦种子、麦苗、水稻等。野生植物主要有橡子、山茶种子、杜鹃、木姜子、麦冬、爬山豆、鱼腥草、马尾松种子、悬钩子、荚蒾、燕麦、袍栎、蕨、漆树、惠兰、薯蓣、胡颓子、胡枝子、茅栗、苔草、半夏、毛莨、柏树、麻栎等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花、果实、块根和种子。此外也吃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蜗牛、蚱蜢、螽斯等动物性食物。

习性

通常成群活动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较为空旷的林中沟谷和空地,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稍有动静,即刻逃离。善奔跑,亦善飞翔。飞翔能力强而持久,飞行速度亦甚快,特别是从高处向下滑翔时极为迅速,亦能直接向上飞行较长距离。在快速飞行时能利用长尾控制飞行方向和急行降落,因此,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 (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7]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世界上哪种动物的尾巴最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