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摄影中双人镜头语言表达技巧
电影拍摄中如何运用双人镜头语言技巧呈现?下面小编i为大家整理了电影拍摄中双人镜头语言技巧,供大家参考!
双人镜头语言简介
双人镜头语言,是指两个主体各自占据画面的一角,描述二人位置与及相对关系。这种电影镜头的特色是浪漫喜剧或好哥们、姊妹淘类型电影的主流,电影常让戏中谈恋爱的男女主角框取在同一画面里,让观众有这两人是天生一对的错觉。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观察一些较冷调或孤癖类型的主角,为了表达出不擅与人交际,使用双人镜头的机率甚少,若有的话,时间也会很短暂,甚至连主角的眼神也有所回避。
各位可以发现,电影画面的空间其实就是表达人物的关系,人是社会型的动物,无法离群索居,每个人的身边都围绕着五种人:亲人、友人、爱人、路人、或敌人。 在这世上,不熟识你的叫路人,不害你的叫好人,不放过你的叫敌人,不时关心你的叫友人,不离不弃的叫亲人,想要互相厮守一生的叫爱人。 但谁料得准哪一天,背后暗捅你一刀的,是你永远最意想不到的人。
双人镜头在30年代的美国片开始相当常见,初进入有声片时期的摄影机相当笨重,在对话场面上使用双人镜头大大减少移动摄影机的需要,但现今已变为构图上的一种需要。
双人镜其实主要区分为“平衡”与“不平衡”二种。所谓平衡的双人镜头,大家可以想像成像跳交际舞一样,舞步有来有往,双方彼此充满默契,才能够和谐共舞,它的画面是稳定,平和或温暖的。 不平衡的双人镜头则像场激烈的拳击赛,双方剑拔弩张,非战到有一方倒下,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它的画面是令人紧张,不安的,不平衡的双人镜头会形成冷酷尖锐的对比,但正也是这种对比,才能展现人物之间立场的差异性。
但如果一部影片,全是平衡镜头,一定会让观众感觉单调贫乏到审美疲劳,虽然温馨,但似乎缺少了些张力,所以切记要安排些冲突或转戾点;但整部片若全是不平衡镜头,观众可能又会气得半死,感觉正义无法伸张,所以也需要缓和调剂一下。虽然边看边骂,但至少还有些动力支撑到结局,如何拿捏分寸,往往要靠经验和实作的累积。
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另一个重点,就是人与人因个性与对象以及文化与性别差异,在拍摄画面上距离有不同的分寸要拿捏。 隐私感、私人空间、个人领域,每个人在下意识会因对象的改变,而出现一定的距离或领域,这被称为「距离学」(Proxemics)。例如,坐公车时,若空位很多,决大多数人宁可坐在旁边无人的位置,除非有熟人在,排队时也不可能紧贴在别人身上,搭电梯时就算被迫挤在一起,众人的眼神视线也不会做交流。如果有陌生人死盯着你看,你一会觉浑身不自在,也许你并不觉得拍摄须要去认识这些,但电影自六七零年代,精神分析理论渗入电影领域后,才让电影又走入另一个新阶段,摄影可以远比想像中来得更加宽阔和细腻。
双人 全景镜头
全景镜头,它是电影发展最初期类型的镜头,就像观众在戏院看舞台剧一样,可以看到人物整体和周围环境的全貌,但看舞台剧时观众的视线是固定的,或下意识只注意自己想聚焦的重点或演员,甚至有时忍不住拿出望远镜去观赏,而电影最大的不同,为了让观众快速掌握画面的重点,会去拍摄不同远近的场面。
所以才慢慢有了全景,近景,到特写画面的产生,它就像个引领者,观众明明全程都坐在椅子上,却像亲自走过去碰触、凝视它,进而为它流泪,如果创作者的主题思想不够明确,只懂得先拍再说,事后再去剪接,往往画面的品质与效果会大打折扣。全景的距离较远,正好是公众距离,如同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保持 2~3公尺以外的距离,或一般人在公共场合上行走,人与人会互相保持距离行走,有足够的空间感,若在公众场合突然多人都贴的很近,会让人感到紧张。 它常用来当人物和环境的确认镜头,当故事发展愈长我们对这人物愈熟悉时,镜头愈加拉近到中近景,但当到下个场景和人物时,又会从另一个全景开始。有时观众看不到任何表情,反而更增添不安感,另外全景构图不一定要两人并排,那样的构图稍嫌单调些,多尝试不同角度。
全景它除了让观众看到人物的体型、衣着打扮、用于身份交代外,还有肢体动作也是重点,尤其在舞蹈片或武侠片中所使用双人全景镜头,可看到人物对峙与双方的位置,像是尬舞或武打,观众可以看到人物将身体四肢,发挥到达极致。 另外在环境上因拍摄距离较远,画面较广阔,适合利用环境来营造出另一层气氛,举例来说平冲的双人镜头,也许看到二位主角在阳光沙滩下悠闲散步;若是不平冲的双人镜头,也许暴风雨突然来袭,二位主角开始逃命,画面拉得愈远,愈能感到被大自然所吞噬,以及主角的渺小与无力,通过特定环境与场景,对人物有着说明以及烘托之用。
例如,叶问2中比武的那场戏,出场人物众多,但一字排开几乎都被当背景给虚化掉,真正的主体只有前面过招的二位,乃当二人镜头来处??理,片中不乏全景的武打动作;但在叶问1中全景镜头反而相当少,因为咏春拳是南派短打的功夫,以近战技法为主,为了清晰展现这类拳派的武术特点,反而中近景运用较多,所以了解各种动作的特色,才能拍摄到适合的镜头
双人 中景镜头
这种画面的镜头正好是社交距离,差不多是人与人1.5至3公尺, 初次认识或点头之交,方便友好互动交谈,但空间可较让人自在有安全感。 中景在电影中当对话或叙事用镜头,是很重要的骨干,取景范围通常是腰部或膝盖上方开始。 中景最富戏剧型的就是双人镜头,因为它利用下列各种方式让人物来取得画面上的主导权,例如灯光、位置、角度、演技及面积都会影响谁在画面上的优势。 例如,偶像团体MV,领队成员的位置不是在中间,就是在最前面。
平冲的双人镜头,一人讲完,另一位在倾听完后表达他的感想,不平冲的双人镜头,像场拔河比赛一样,就二人同时都讲话,谁也不让谁,或是其中一位拼命讲,另一位就冷冷吐槽了他一句,那句话狠狠打中对方,胜利的人当下拿到画面上的优势,也引起观众的笑声,并制造出强烈的反差。人第一眼会先注意最靠近自己的东西,另外也会先观注先对上视线的人物。
双人 近景镜头
这距离可称为个人距离,约0.5公尺~1.5公尺之内,好友、家人或夫妻,一般人通常要相当熟识或感到有兴趣的人才能如此贴近。 它让人感到亲切与自在,但若是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就令人感到害怕或不舒服,下意识会拉开距离或回避。 举例来说恐怖片,鬼怪都是时常出现在某些角色旁边,或瞬间像要冲出画面一般,所利用的就是这一类的心理原理,这种画面通常取景范围是胸口以上。
另外,在双人近景的镜头中,也有一种被称「过肩镜头」或「拉背」,它的拍摄方式是前景隔着一个人物的肩膀拍摄,让身体成为虚拟的画框。 优点是可以压缩场景,但却有前、后的纵深感。 虽然在画面同时出现二个人,但却让观众可以只专心在其中一人身上,之后再交叉拍摄让人有真实对话的临场感。但若故意没有使用正反拍的方式,只能看到单一人物的背部,会因为无法看到表情,添增些许的不安感。电影是横式框架,它没有圆型,正方型,因为电影是模拟人类视觉的产物,横式是最接近肉眼所看的。因此才产生多种拍摄方式,让人们在短时间只专心在某个焦点上,过肩镜头就是个其中的方法。
双人 特写镜头
特写的拍摄范围在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的局部,但若用在双人镜头上,这取景范围正好可以被称为亲密距离,约50公分内,是最为私人的距离。 这种近距离不论是身体或是心灵,只允许最亲密的爱人与至亲,拥抱、亲吻等私密行为。 因风俗民情不同,有些国家的影片现今仍不被允许,甚至极难有接吻画面出现,所以顶多用二人极为靠近的特写来暗示关系非比寻常。二人近距离的特写镜头,有时也表达了一种心里距离,恋爱中的世界,仿佛没有其它人存在一样,眼中只有彼此。
电影摄影中双人镜头语言表达技巧的评论条评论